【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4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4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48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148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7,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分数:1.00)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 )(分数:1.00)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B.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 )(分
2、数:1.00)A.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C.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D.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4.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在( )(分数:1.00)A.1935 年遵义会议讲话B.1935 年瓦窑堡会议讲话C.1938 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D.1945 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5.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烧毁的中国的“万园之园”是( )(分数:1.00)A.颐和园B.畅春园C.圆明园D.清漪园6.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分数:1.00)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劳动价值论
3、和科学社会主义D.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7.控制中国海关时间最长的外国人是( )(分数:1.00)A.赫德B.巴夏礼C.华尔D.瓦德西8.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 )(分数:1.00)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B.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C.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党D.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党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分数:1.00)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10.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指导思想中,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 )(分数:1.00)A.居民收入增长B.和谐社会建设C.
4、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D.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经济11.古人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集中反映的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 )(分数:1.00)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12.在人生观的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分数:1.00)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意义13.将我国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具体化、法律化的规范性文件是( )(分数:1.00)A.国防法B.国防教育法C.国家安全法D.反分裂国家法14.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1.00)A.勇于实践、艰苦奋斗B.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C.争取
5、实现理想的广泛支持D.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5.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 )(分数:1.00)A.科学发展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保障和改善民生D.包容性增长16.“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 )(分数:1.00)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 )(分数:2.00)A.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
6、系B.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实现了可知论和唯物论、辩证发展观和辩证实践观的统一18.恩格斯曾经说过:“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这一命题表明( )(分数:2.00)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存在状态B.静止和运动一样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C.生命就是静止的状态D.静止是生命产生的条件19.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分数:2.00)A.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
7、发展的要求C.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D.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0.关于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B.社会理想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C.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应当使个人理想服从于社会理想D.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应当使社会理想适应于个人理想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这就是说(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要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发
8、挥作用就必须民族化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D.要批判继承,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结合并且创造出新的文明成果22.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 )(分数:2.00)A.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B.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C.推进社会不断进步D.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2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 )(分数:2.00)A.体现“三个面
9、向”的要求B.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C.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D.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24.作为“瓜分狂潮”开端事件的“三国干涉还辽”,其中的“三国”指( )(分数:2.00)A.美国B.俄国C.法国D.德国25.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是( )(分数:2.00)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扩大内需C.改善民生D.深化改革26.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们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人类
10、自身的繁衍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27.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理想中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B.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和现实可以是完全等同的C.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D.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2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中国的具体实际C.中国的历史实际D.中国的时代特征29.哲学基本问题包括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B.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11、C.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30.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有( )(分数:2.00)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推翻军阀官僚的反动统治C.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D.建立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指( )(分数:2.00)A.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B.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D.实现中国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换32.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包括( )(分数:2.00)A.粗放
12、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B.投资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和投资消费协调型转变C.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转变D.环境破坏型向生态建设型转变33.关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德国强租山东的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B.沙俄强租辽东半岛,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C.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D.法国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下面是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几则故事,请回答:(分数:9.99)(1).“双向调节”包含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理?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方法论?“单向度”思维在哲学认识上错在哪里?(分数:3.33)_(
13、2).“又好又快”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是什么样的哲学依据?“适可而止”又意味着什么样的哲学方法论?在以上两个问题上又容易出现哪些哲学方法论错误?(分数:3.33)_(3).“刻舟求剑”在哲学认识上错在哪里?“不折腾”又蕴含什么哲理?(分数:3.33)_下面是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9.99)(1).为什么“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数:3.33)_(2).怎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数:3.33)_(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正确处理哪些关系?(分数:3.33)_下面是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9.99)(1).简述中国半殖
14、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分数:3.33)_(2).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数:3.33)_(3).说明帝国主义最终为什么没有能够瓜分中国。(分数:3.33)_下面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10.00)(1).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分数:2.50)_(2).环境立法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分数:2.50)_(3).怎样认识 2010 年的“异常气候”?(分数:2.50)_(4).怎样正确理解中国、俄罗斯、印度等 13 国的“野生老虎保护峰会”?(分数:2.50)_下面是中国 GDP 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10.00)(1).
15、为什么说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分数:5.00)_(2).中国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大国作用,承担什么样的大国义务、大国责任?(分数:5.00)_考研政治-148 答案解析(总分:99.97,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分数:1.00)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解析: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 )(分数:1.00)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B.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
16、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解析: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 )(分数:1.00)A.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C.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D.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解析:4.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在( )(分数:1.00)A.1935 年遵义会议讲话B.1935 年瓦窑堡会议讲话C.1938 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 D.1945 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解析:5.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烧毁的中国的“万园之园”是( )(分数:1.00)A.颐和园B
17、.畅春园C.圆明园 D.清漪园解析:6.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分数:1.00)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C.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D.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解析:7.控制中国海关时间最长的外国人是( )(分数:1.00)A.赫德 B.巴夏礼C.华尔D.瓦德西解析:8.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 )(分数:1.00)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B.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C.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党D.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党解析: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分数:1.00)A.共产党
18、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解析:10.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指导思想中,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 )(分数:1.00)A.居民收入增长B.和谐社会建设C.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经济解析:11.古人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集中反映的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 )(分数:1.00)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解析:12.在人生观的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分数:1.00)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意义解析:13.将我国
19、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具体化、法律化的规范性文件是( )(分数:1.00)A.国防法B.国防教育法C.国家安全法D.反分裂国家法 解析:14.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1.00)A.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B.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C.争取实现理想的广泛支持D.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解析:15.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 )(分数:1.00)A.科学发展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保障和改善民生D.包容性增长解析:16.“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 )(分数:1.00)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
20、.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 )(分数:2.00)A.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B.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实现了可知论和唯物论、辩证发展观和辩证实践观的统一解析:18.恩格斯曾经说过:“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这一命题表明( )(分数:2.00)A.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14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