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1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15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1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分数:1.00)A.以人为本B.发展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2.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的标志是(分数:1.00)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B.中共八大召开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3.“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分数:1.00)A.生产力标准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提高综合国力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标准4.资本家从事生产所建筑的厂房属于固定资本,因为厂房
2、一旦建起就固定在所建地面上了。这种观点(分数:1.00)A.是一种正确的观点,准确地阐述了厂房何以成为固定资本的理由B.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厂房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属于劳动对象,以劳动对象形态存在的资本是流动资本C.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懂得固定资本的认定并不在于使用价值形态之空间的固定上,而在于所预付资本的周转方式上D.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厂房属于不变资本5.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是在(分数:1.00)A.八七会议B.中共二大C.中共六大D.中共七大6.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相对过剩人口,其根本原因是(分数:1.00)A.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
3、提高C.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物质资料增长的速度D.机器的普遍采用使妇女、儿童也加入了雇佣劳动大军7.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家不断地出台一系列经济法规。这说明(分数:1.00)A.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力直接决定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经济基础D.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上层建筑8.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分数:1.00)A.无产阶级要建立全民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B.要彻底摆脱必然王国,建立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王国C.原来受奴役的劳动将变为自觉自由的劳动,原来物对人的统治将变为人对物的统治D.唯心主义哲学不复存在9.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分数:1.00)A.本身的
4、使用价值表现出来B.抽象劳动表现出来C.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D.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分数:1.00)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1.在“625 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强调,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分数:1.00)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C.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D.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2.“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
5、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段话出自毛泽东的(分数:1.00)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井冈山的斗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3.经验论的错误在于(分数:1.00)A.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强调了感性认识的可靠性D.否认了理性认识的作用14.“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命题之所以需要哲学上的证明,是因为(分数:1.00)A.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总是有限的,而哲学可以从有限中把握无限B.具体科学的证明只能一次到位,不具有长期
6、性和持续性C.具体科学只能证明自然界的物质性,不能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D.具体科学的证明受条件限制,哲学的证明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15.200?年 9 月 18 日,第 62 届联合国大会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今年大会的一般性辩论的主题是(分数:1.00)A.千年发展目标B.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C.打击恐怖主义D.联合国改革1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分数:1.00)A.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 (分数:2.0
7、0)18.水在摄氏。度到 100 度之间是液体,这是规律的表现。但是要想这一规律起作用,需要:其一,水;其二,一定的温度;其三,标准的气压。太阳上只有构成水的元素而没有水,某些天体也没有水,因此,这一规律对于这些天体来说是不起作用的。由此而论(分数:2.00)A.规律发生作用是需要条件的B.由于在太阳等天体上并不存在着题干所说的关于水的这一规律,因而意味着这一规律是特殊规律,无论何时何地,不可能成为普遍规律C.无论何时何地,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只能自发形成,不可能被人们创造D.规律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重复性19.马克思的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学说的重要意义是(分数:2.00)A.解决了价值规律要求
8、等价交换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B.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法则来剥削整个无产阶级C.揭示了无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命运,无产阶级应当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D.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竞争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以满足社会的需要20.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分数:2.00)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C.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D.增强我国的软实力21.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做出较大贡献的中共领导人主要有(分数:2.00)A.毛泽东B.陈独秀C.李大钊D.王明22.20
9、0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 10 周年。10 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有(分数:2.00)A.坚持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国两制”方针B.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C.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D.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3.古人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巾国历史,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蜂起,此为分;秦始皇兼并六国,此为合;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继有楚汉之争,此为分;刘邦消灭项羽,创建汉朝,此为合;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此为分;司马炎灭魏建晋,此为合;东晋灭亡,南北朝对峙,此为分;隋文帝代周建隋,此为合;隋、唐之后,出现五代十周,
10、此为分,赵匡胤创建宋朝,此为合由此而论(分数:2.00)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趋向是自己的对立面B.历史的演化具有循环性,故而循环论是一种正确的观点C.历史的演化存在着重复性,但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回复D.合、分作为历史演化交替出现的两种趋势,无主次之分2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主要因为(分数:2.00)A.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尚需一个过程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长期存在C.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D.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25.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主要是由以下因
11、素决定的(分数:2.00)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B.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进程中又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法宝C.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D.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26.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格局是(分数:2.00)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C.服务业全面发展D.以农业为基础27.这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两个重要的公式: (分数:2.00)28.下面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说法是(分数:2.00)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B.我国的社会主义
12、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C.这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要经历的阶段D.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9.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分数:2.00)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经销代销D.统购包销30.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分数:2.00)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D.用力学解释一切运动31.借贷资本与股份资本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都具有返还性B
13、.都体现着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C.它们的所有者都可以获得收益D.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论利息还是股息,都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32.下列关于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有了优越的经济制度,就一定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一种经济体制只能为一种经济制度服务C.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不意味着经济制度的根本转变D.经济体制是否合理,影响着经济制度的巩固与完善33.2007 年 6 月 6 日至 8 日,一年一度的八国集团峰会将在德国北部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本次会议议题的重中之重是(分数:2.00)A.能源B.气候政策C.知识产权保护D.非洲发展三、分析题
14、(总题数:5,分数:50.00)34.(4)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这一事实能否证明目的论的正确?为什么?(分数:10.00)_35.(2)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定产物吗?为什么?简述股份公司的重要作用。(分数:10.00)_36.(3)根据材料 3,中国共产党当时进行“思想上整顿”的有效形式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效果?(分数:10.00)_37.(3)说明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分数:10.00)_38.(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分数:10.00)_考研政治-11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
15、数:16,分数:16.00)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分数:1.00)A.以人为本B.发展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又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的标志是(分数:1.00)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B.中共八大召开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解析:解析 这一探索是在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对苏联问题的反思中开始的,标志就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毛泽东通过听取国家各行业、部委的工作汇报,在基
16、本摸清了国家形势的情况下,提出了正确处理国内外各方面矛盾的十大关系。3.“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分数:1.00)A.生产力标准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提高综合国力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标准解析:解析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需要注意的是,生产力标准既可能从选择题角度考核,也可以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起来考分析题。4.资本家从事生产所建筑的厂房属于固定资本,因为厂房一旦建起就固定在所建地面上了。这种观点(分数:1.00)A.是一种正确的观点,准确地阐述了厂房何以成为固定资本的理
17、由B.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厂房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属于劳动对象,以劳动对象形态存在的资本是流动资本C.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懂得固定资本的认定并不在于使用价值形态之空间的固定上,而在于所预付资本的周转方式上 D.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厂房属于不变资本解析:解析 厂房乃是劳动资料,属于固定资本,固定资本的对立概念是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价值周转方式上。固定资本一次投入,其价值分次收回;流动资本一次投入,其价值一次收回。此外,厂房诚然属于不变资本,但它同时也是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据此,C为应选项,A、B、D 为淘汰项。5.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
18、著名论断,是在(分数:1.00)A.八七会议 B.中共二大C.中共六大D.中共七大解析:解析 八七会议是在国民党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的紧急情况下召开的,毛泽东认识到造成这种局面是由于忽视了军事,所以他才提出这一论断。6.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相对过剩人口,其根本原因是(分数:1.00)A.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C.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物质资料增长的速度D.机器的普遍采用使妇女、儿童也加入了雇佣劳动大军解析:解析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为了这一目的,资本家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致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劳动力的供给却绝对增大。另外,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资本主
19、义制度需要存在一个产业后备军,以便生产扩大时能够买到需要补充的劳动力。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还可以使资本家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据此,A 为应选项。B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不是相对过剩人,存在的根本原因;相反,它本身也决定于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C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物质资料的增长速度不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即便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了这种现象,也不是通常所说的相对过剩人口。D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它所表述的也不是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有着特定的含义,同一般意义上的人口增多不能画等号。7.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家不断地出台
20、一系列经济法规。这说明(分数:1.00)A.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力直接决定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经济基础D.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上层建筑 解析:解析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由三个环节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生产力直接决定了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之总和的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据此,B、C 为淘汰项。A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法规的出台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变化,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变化。D 之所以为应选项,是因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亦即经济基础范畴的变化。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8.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分数:1.00)A.无产
21、阶级要建立全民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B.要彻底摆脱必然王国,建立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王国C.原来受奴役的劳动将变为自觉自由的劳动,原来物对人的统治将变为人对物的统治 D.唯心主义哲学不复存在解析:解析 A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已经消亡,因而不存在着任何国家。B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在改造世界中,人们可以不断地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换,但不可能彻底摆脱必然王国。D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于人类思想史的全过程。只有 C 准确地表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特征,因而为应选项。
22、9.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分数:1.00)A.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B.抽象劳动表现出来C.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D.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解析:解析 我们以 1 只羊2 把石斧为例。在这个公式中,1 只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2 把石斧处于等价形式上,2 把石斧是 1 只羊的等价物。具体地说,2 把石斧以其使用价值表现着 1 只羊的价值,也可以说,2 把石斧以其具体劳动表现着 1 只羊的抽象劳动。据此,D 为应选项。A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是不能通过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的。否则,就等于说,1 只羊的价值就是 1 只羊。
23、这是没有意义的。B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构成对立概念,价值与使用价值构成对立概念,不可以让抽象劳动表现另一种商品的价值。C 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价值作为一种无形的东西难以成为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的表现者,只有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分数:1.00)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解析:解析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1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