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真题2009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真题2009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真题2009年及答案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农学硕士联考化学真题 2009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1.在相同条件下,水溶液甲的凝固点比水溶液乙的高,则两水溶液的沸点相比为_。 A.甲的较低 B.甲的较高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分数:2.00)A.B.C.D.2.已知Co(NH 3)63+的 =0,则 Co3+的杂化方式、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_。 A.sp3d2杂化,正八面体 B.sp3d2杂化,三方棱柱体 C.d2sp3杂化,正八面体 D.d2sp3杂化,四方锥(分数:2.00)A.B.C.D.3.生物化学工作者常将 37时的速率常数与 27
2、时的速率常数之比称 Q10。若某反应的 Q10为 2.5,则反应的活化能约为_。 A.15kJmol-1 B.26kJmol-1 C.54kJmol-1 D.71kJmol-1(分数:2.00)A.B.C.D.4.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为 sp 杂化的是_。 A.H2O B.NH3 C.BH3 D.CO2(分数:2.00)A.B.C.D.5.测得某种新合成有机酸的 为 4.35,其 (分数:2.00)A.B.C.D.6.Mg(OH)2和 MnCO3的 (分数:2.00)A.B.C.D.7.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为_。 A滴定开始时 B标准溶液滴定了近 50%时 C滴定至近终点时
3、D滴定至 (分数:2.00)A.B.C.D.8.配位滴定中,Fe 3+、Al 3+对铬黑 T 有_。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分数:2.00)A.B.C.D.9.等温等压下,已知反应 A=2B 的 (1)及反应 2A=C 的 (2),则反应 C=4B 的 为_。 (分数:2.00)A.B.C.D.10.某有色物质溶液,测得其吸光度为 A1,第一次稀释后测得吸光度为 A2,再稀释一次,测得吸光度为A3,已知 A1-A2=0.500,A 2-A3=0.250。透光度比值 T3/T1应为_。 A.5.62 B.5.16 C.3.16 D.1.78(分数:2.00)A.
4、B.C.D.11.已知 (分数:2.00)A.B.C.D.12.饱和、1molL -1和 0.1molL-1三种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依次用 1、 2和 3表示。电极反应为:Hg2Cl2(s)+2e-=2Hg(1)+2Cl-(aq),25时电极电势大小的关系为_。 A. 1 2 3 B. 2 1 3 C. 3 2 1 D. 3 1 2(分数:2.00)A.B.C.D.13.氢气的燃烧反应为:2H 2(g)+O2(g)=2H2O(g)。若 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水,反应进度 为_。 A.2mol B.1.5mol C.1mol D.0.5mol(分数:2.00)A.B.C.D.14.已知 298K
5、 时,反应 N2(g)+3H2(g)=2NH3(g)的 ,该反应的 (分数:2.00)A.B.C.D.15.电势分析中,pH 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一般为_。 A.标准氢电极 B.Ag-AgCl 电极 C.铂电极 D.银电极(分数:2.00)A.B.C.D.16.化合物 与 HBr 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_。 (分数:2.00)A.B.C.D.17.化合物 (分数:2.00)A.B.C.D.18.下列化合物中,取代基与苯环形成 p- 共轭体系的是_。 A.氯苯 B.氯化苄 C.苯甲酸 D.苯磺酸(分数:2.00)A.B.C.D.19.苯乙醛与甲醛在稀碱作用下加热生成的主要产物是_。 (分数:2.
6、00)A.B.C.D.20.下列化合物中,不是饱和脂肪酸的为_。 A.亚油酸 B.硬脂酸 C.软脂酸 D.柠檬酸(分数:2.00)A.B.C.D.21.下列化合物中,能与水合茚三酮发生显色反应的是_。 (分数:2.00)A.B.C.D.22.-D-呋喃核糖经 HNO3氧化得到的产物及旋光性质为_。(分数:2.00)A.B.C.D.23.在弱碱性条件下,制备 直接使用的原料是_。 (分数:2.00)A.B.C.D.24.将某中性氨基酸溶于水,调节溶液 pH 至其等电点,此时溶液的 pH 是_。 A.小于 7 B.大于 7 C.等于 7 D.无法确定(分数:2.00)A.B.C.D.25.室温条件
7、下除去苯中少量噻吩的最佳方法是_。 A.蒸馏 B.分馏 C.过滤 D.浓 H2SO4洗涤(分数:2.00)A.B.C.D.26.制备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原料是_。 A.间羟基苯甲醛和醋酐 B.邻羟基苯甲醛和醋酐 C.邻羟基苯甲酸和醋酐 D.间羟基苯甲酸和醋酐(分数:2.00)A.B.C.D.27. (分数:2.00)A.B.C.D.28.尼古丁 经酸性 KMnO4氧化,得到的主要产物是_。(分数:2.00)A.B.C.D.29.化合物 (分数:2.00)A.B.C.D.30.化合物 (分数:2.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23,分数:35.00)31.已知反应 (分数:
8、2.00)填空项 1:_32.Cr 价层电子构型为_,Cu 价层电子构型为_。(分数:2.00)填空项 1:_33.NH4CN 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分数:1.00)填空项 1:_34.用 EDTA 滴定 Pb2+、Zn 2+混合溶液中的 Pb2+时,加入酒石酸的作用是 1,加入 KCN 的作用是 2。(分数:2.00)填空项 1:_35.摩尔(Mohr)法是以 1 作指示剂,用 2 标准溶液测定 Cl-(Br-)的银量法。(分数:2.00)填空项 1:_36.用等体积的 1.0molL-1HAc 溶液和 1.0molL-1NaAc 溶液配制的缓冲溶液,其 pH_,在 100mL 该缓冲溶
9、液中加入 1mL0.1molL-1HCl 溶液,溶液的 pH 将_。已知: (分数:2.00)填空项 1:_37.KMnO4法测定 Ca2+时,n(Ca 2+)/n(KMnO4)=_。(分数:1.00)填空项 1:_38.将 0.5050g 的 MgO 试样溶于 25.00mL0.09257molL-1H2SO4溶液中,然后用 0.1112molL-1NaOH 溶液滴定,消耗 24.30mL。MgO 的质量分数为_,这种滴定方式称为_法。已知:M(MgO)=40.31gmol -1。(分数:2.00)填空项 1:_39.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酸铵的化学式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0、1:_40.相对分子质量为 86,且含有伯、仲、季碳原子的烷烃结构式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41.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分数:2.00)填空项 1:_42.化合物 (分数:1.00)填空项 1:_43.4-氨基-3-吲哚乙酸乙酯的结构式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44.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分数:1.00)填空项 1:_45.对映异构体的比旋光度大小相等,旋光方向 1,熔沸点值 2;非对映异构体的比旋光度大小 3。(分数:3.00)填空项 1:_46.与 HOCl 反应,生成主要产物的结构式是 1。 (分数:1.00)填空项 1:_47.D-甘油醛-
11、3-磷酸的 Fischer 投影式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48.水合三氯乙醛的结构式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49.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分数:1.00)填空项 1:_50.甲基碳正离子是 1 杂化,该离子有 2 个杂化轨道和 3 个 p 轨道。(分数:3.00)填空项 1:_51.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分数:2.00)填空项 1:_52.完成反应式(只写主产物): (分数:1.00)填空项 1:_53.化合物 (分数:1.00)填空项 1:_三、B计算、分析与合成题/B(总题数:8,分数:55.00)54.分光光度法中,在一定波长下,为了使吸光度
12、在最适宜的读数范围内,通常采取哪些措施?(分数:4.00)_55.试解释下列事实:(1)碘的熔沸点比溴的高;(2)乙醇的熔沸点比乙醚的高;(3)邻硝基苯酚的熔点比间硝基苯酚的低。(分数:6.00)_56.对于生命起源问题,有人提出最初植物或动物内的复杂分子是由简单分子自发形成的。例如,尿素(NH2CONH2)的生成可以用如下反应方程式表示:CO2(g)+2NH3(g)=NH2CONH2(s)+H2O(1)(1)利用下表中的热力学数据计算上述反应在 298.15K 时的 ,说明该反应在 298.15K、标准状态下能否自发进行。(分数:8.00)_57.已知电极反应: (分数:7.00)_58.某
13、试样可能含有 Na3PO4、Na 2HPO4、NaH 2PO4或它们的混合物以及其他不与酸作用的杂质。称取试样2.0000g,溶解后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以 0.5000molL-1HCl 标准溶液滴定时消耗 32.00mL,称取相同质量的试样,用酚酞作指示剂,消耗 HCl 标准溶液 12.00mL。判断试样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已知: (分数:5.00)_59.用简便并能产生明显现象的化学方法分别鉴别下列两组化合物(用流程图表示鉴别过程): (1)2,4,6-三硝基苯酚、2,4,6-三甲基苯酚; (2)1-己炔、1-己烯、正己烷、甲苯。(分数:6.00)_60.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14、A(C4H11NO),在室温下与 NaNO2和 HCl 反应生成 B(C4H10O2),并放出 N2。B与浓 H2SO4共热生成 C(C4H6)。C 与 O3反应,并在 Zn 存在下水解,生成乙二醛和甲醛。写出 A、B、C 的结构式,并写出相关化学反应式。(分数:6.00)_61.按照要求制备下列物质(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和主要反应条件):(1)由苯制备 4-乙酰基-2-溴苯甲酸(两个及两个以下碳原子的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任选);(2)由 CH3CHO 制备 (分数:13.00)_农学硕士联考化学真题 2009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
15、:30,分数:60.00)1.在相同条件下,水溶液甲的凝固点比水溶液乙的高,则两水溶液的沸点相比为_。 A.甲的较低 B.甲的较高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此题考察考生对稀溶液通性的掌握。详解 若此二溶液均为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根据T f=KfbB可知 bB(甲)b B(乙);又根据Tb=KbbB,可知T b(甲)T b(乙),即甲的沸点升高较低。故答案为 A。评注 此题未指明二溶液中溶质是否为难挥发物质。若有一种或两种溶质易挥发,则此题答案应为 D。若溶质难挥发,则其为电解质或为浓溶液时,虽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公式不适用,但答案仍为 A。
16、考生应掌握稀溶液通性的适用条件,能熟练进行有关计算。2.已知Co(NH 3)63+的 =0,则 Co3+的杂化方式、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_。 A.sp3d2杂化,正八面体 B.sp3d2杂化,三方棱柱体 C.d2sp3杂化,正八面体 D.d2sp3杂化,四方锥(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此题考察配合物结构的共价键理论,其中涉及离子外层的电子结构知识。详解 Co 3+外层电子排布为 3d6;因配合物磁矩为 0,无未成对电子,可知形成配合物时发生了电子重排,6 个电子成对占有 3 条 3d 轨道,余下的 2 条空的 3d 轨道与 4s 及 3 条 4p 轨道杂化,形成 6 条
17、空的 d2sp3杂化轨道,接受配位原子提供的成对电子形成此配合物,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故答案 C 正确。评注 考生应基本掌握配合物结构的共价键理论要点,能根据磁矩数据判断配合物中未成对电子数,根据磁矩以及配位原子的性质判断一般情况下配合物为内轨或外轨型。3.生物化学工作者常将 37时的速率常数与 27时的速率常数之比称 Q10。若某反应的 Q10为 2.5,则反应的活化能约为_。 A.15kJmol-1 B.26kJmol-1 C.54kJmol-1 D.71kJmol-1(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此题考察阿伦尼斯方程的应用。 详解 根据阿伦尼斯方程: * 得: * 故答
18、案 D 正确。4.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为 sp 杂化的是_。 A.H2O B.NH3 C.BH3 D.CO2(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此题考察简单共价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的基本知识。 详解 答案 D 正确。 评注 农林院校普通化学考试中,一般只需考生对简单分子中,中心原子为主族元素原子,即无内层 d 轨道参与杂化的情况下,中心原子的杂化做出判断。考生可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简单地根据“ 键数+孤电子对数=杂化轨道数”做出合理判断。中心原子采用的杂化形式,直接影响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等性质。5.测得某种新合成有机酸的 为 4.35,其 (分数:2.0
19、0)A.B.C. D.解析: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掌握有效数字位数概念。 详解 对数首数,仅起定位作用,计算有效数字位数时,对数首数不应包括在内。故*=4.35,为 2 位有效数字,所以将之换算为氢离子浓度后,所得结果应依然为 2 位有效数字。故答案 C 正确。 评注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有效数字位数与测量值准确度的关系以及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是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6.Mg(OH)2和 MnCO3的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此题考察溶度积概念及其与溶解度的关系。详解 设 Mg(OH)2和 MnCO3两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分别为 x、ymolL -1,则
20、c(Mg2+)=xmolL-1,c(OH -)=2molL-1,c(Mn 2+)=ymolL-1,c(*)=ymolL -1,根据溶度积*的定义及已知条件,则*,所以xy,即 c(Mg2+)c(Mn 2+)。故答案 A 正确。评注 溶度积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考生必须掌握。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不同。但是溶度积与溶解度二者之间,只有在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完全离解、且无副反应发生时才有如题解中的简单定量关系,而这种情况是较少的,所以实际工作中应注意。7.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为_。 A滴定开始时 B标准溶液滴定了近 50%时 C滴定至近终点时 D滴定至 (分数:
21、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碘量法中指示剂的使用方法。详解 淀粉是碘量法的通用指示剂。由于淀粉强烈吸附 I2,生成不易解吸的蓝色复合物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故间接碘量法中,淀粉应在接近终点,即溶液中 I2浓度很小时加入。故答案 C 正确。评注 定量分析化学,实践性极强。故考生应对一些重要分析方法的原理、反应条件、操作等理解、掌握。8.配位滴定中,Fe 3+、Al 3+对铬黑 T 有_。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此题考察考生对重要的金属指示剂铬黑 T 正确使用条件,以及金属指示剂僵化、封闭等的掌握。 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农学 硕士 联考 化学 200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