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分数:2.00)_3.什么是期望一价值论?(分数:2.00)_4.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及其意义。(分数:2.00)_5.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数:2.00)_6.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分数:2.00)_7.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如何?(分数:2.00)_8.附属内驱力具有的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9.课堂上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
2、前提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10.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_11.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分数:2.00)_12.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分数:2.00)_13.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是什么?(分数:2.00)_14.试应用“同化”和“顺应”两个概念,分析知识建构的过程。(分数:2.00)_15.遗忘的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16.请用三种理论来解释遗忘的原因。(分数:2.00)_17.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的发生?(分数:2.00)_二、分析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18.必答题(分数:2.00)_19.归因理论
3、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分数:2.00)_20.根据你所学的学习动机理论的知识。谈谈你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建议。(分数:2.00)_21.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何启示?(分数:2.00)_22.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呢?试述增强学生内部动机的几点建议。(分数:2.00)_23.论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分数:2.00)_24.如何理解知识的建构过程。(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7,分数:14.00)25.学习动机(分数:2.00)_26.自我提高内驱力(分数:2.00)_27.自我效能感(分
4、数:2.00)_知识_同化_顺应_迁移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 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
5、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地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解析: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
6、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级的需要,有两层含义:完整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需要。最后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的需要,其特点在于永不满足。 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
7、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且引起的。如家境贫寒,温饱不能满足;父母离异,归属于爱的需要不能满足;教师过于严厉,尊重的需要不能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解析:3.什么是期望一价值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提出期望一价值论,也叫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在学习动机上成就动机对人的影响最大,个人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如果一个人对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他就敢于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一定量的失败,反
8、而会强化他们去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如果太容易成功,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动机。这种人属于高成就动机者。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得成就的动机,那么,他就有可能因失败而灰心,因成功而得到鼓励。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因为前者容易成功,而后者即使失败了也可以有借口挽回面子。 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量关系密切。高成就动机者内在动机强,即使失败也能坚持,且把原因归为自己努力不够。避免失败的学生相反,不够自信,如果成功他们认为是运气,如果失败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这种动机理论把人的情感和认识统一起来,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但是发展不是很完善。)解析:4.
9、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及其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天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对强化的看法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强化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们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决定人们对
10、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解析:5.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成就动机理论,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挑战性与胜任力同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是总成正比的,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最佳的动机水
11、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对于简单、容易的任务,尽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紧张一些;对于复杂、困难的任务,则要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气氛。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和反馈。一方面可以调整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不恰当的评定会有消极的作用,如使学生过分关注结果、抑制内在动机等。因此,在评定时应该注意:要用评定表示进步的快慢,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加上恰当的评语。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根据三条原理:奖励能激发动机,惩罚则不能;滥用外部奖励会破坏内部动机;奖惩影响成就目标的形成。表扬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整个人;态度要真诚;要强调学生的努力。 (5)合理设置课堂环
12、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 (6)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7)适当地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成败归因,有时候积极比正确更重要,尤其是差生,引导其将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不足,而不是能力不足。 (8)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9)注意内外部动机的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10)加强自我效能感。引起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学习动机,我们要做好三方面:直接经验训练;间接经验训练;说服教育。)解析:6.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定向作用。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使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2)激
13、发和维持作用。 (3)调节作用。动机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进而调整和改善学习行为。(如:如果学生的动机是取悦家长,那家长的表扬就可以强化他的积极学性的行为。) (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倾向采取多种途径完成任务。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进行有意义学习,而不是停在机械的水平上。)解析:7.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如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中提到了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是学习动
14、机的基础;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 关系: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和动机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学习的需要就不会通过学习活动去追求一定的学习目标;反过来,没有学习行为的目标或诱因,学生就不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需要。当学生达到了某种学习目标,满足了相应的需要后,相应的学习动机就会有所削弱。)解析:8.附属内驱力具有的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附属内驱力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它具有这样三个条件: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情感上具有依附性。
15、第二,学生从长者方面得到的赞许或认可能够使他们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所谓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所自居和效法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会使一个人的地位更加确定和稳固。)解析:9.课堂上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师应善于管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受到纪律不良学生的干扰。 (2)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教师有耐心、公正、友善,使学生感受到爱和归属感。(3)布
16、置给学生的任务,必须是学生既能胜任,又具有一定难度的,太易和太难的任务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任务必须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对学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解析:10.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确立正确的奖励标准。考试分数的高低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教师不能只依据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奖励。 (2)注意奖励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奖励,这些奖励有些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些可能是无效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注意奖励的方式。运用奖励重要的不是奖励的数量,而是奖励的方式。不同的学生希望得
17、到不同的奖励方式。)解析:11.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陈述性知识关心“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如教育学是关于什么的学问。程序性知识主要关心的是“怎么样”“如何去做”的问题,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根据表述形式不同对知识进行的分类,二者的差异如下: (1)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只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就包含着许多的过程。 (2)陈述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也很容易遗忘;程序性知识比较复杂,获得的过程比较难,但是一旦获得,巩固性比较好,不容易遗忘。 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心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