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3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3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36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36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分数:2.00)_2.巴甫洛夫在其经典性条件作用说中提出了哪些学习规律?(分数:2.00)_3.简述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学习观点。(分数:2.00)_4.简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数:2.00)_5.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分数:2.00)_6.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有什么不同?(分数:2.00)_7.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分数:2.00)_8.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的异同。(分数:2.0
2、0)_9.在采用行为矫正法处理学生违规行为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_10.说明发现式教学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11.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包含哪些过程?(分数:2.00)_12.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有哪些?(分数:2.00)_13.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区别是什么?(分数:2.00)_14.简述行为矫正的原理和基本程序。(分数:2.00)_1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16.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为哪些基本阶段?(分数:2.00)_17.激进建构主义的原则是什么?(分数:2.00)_18.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的启示。(分数:2.00)_二、分析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19.必答题(分数:2.00)_20.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述这种观点。(分数:2.00)_21.论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分数:2.00)_22.比较奥苏伯尔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分数:2.00)_23.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说其对实际教育有怎样的指导作用。(分数:2.00)_24.比较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分数:2.00)_25.请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分析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成,并给出有效的干预建议。
4、(分数:2.00)_26.论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以及对教学的启示。(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学习_28.接受学习(分数:2.00)_29.有意义学习(分数:2.00)_30.移情理解(分数:2.00)_31.先行组织者(分数:2.00)_32.探究性学习(分数:2.00)_33.支架式教学(分数:2.00)_34.泛化与分化(分数:2.00)_35.负强化(分数:2.00)_36.发现法(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36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简
5、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他认为,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规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 SR联结被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
6、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据此,桑代克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令人感到愉快的或可能需要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解析:2.巴甫洛夫在其经典性条件作用说中提出了哪些学习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通过狗分泌唾液的实验,他得出条件反射作用的一些重要规律,并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7、中,可将其学习规律归纳如下: (1)习得、强化、消退。 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的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阶段。该阶段必须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或近于同时地多次呈现,才能建立这种联系,这就是条件反射的习得。这种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就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如果反应行为得不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即使重复条件刺激,有机体原先建立起的条件反射也将会减弱并且消失,这被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2)泛化:泛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这被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 (3)分化(辨别):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只对特定刺激给予
8、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 (4)高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作高级条件作用。)解析:3.简述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学习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斯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他们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本来的面目一致,尽管永远达不到一致。另外,他们也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学习者在自己
9、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形成大量的个体经验,这叫“自下而上的知识”。而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所以也可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解析:4.简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罗杰斯将他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移植到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信任、安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实现潜能,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教师要遵守以下原则
10、: (1)教师要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并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习的决策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学生单独或协同制定学习方案,并对其后果分担责任; (3)学习班集体的着眼点应放在促进学习过程的发展上,学习内容退居第二位; (4)课程安排是无结构的,主要从事自由讨论; (5)教师是一个非强制的知识资源,在学生提问时要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并鼓励学生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这种资源中,形成“滚雪球效应”: (6)自律是学习达到目的的必备条件,学生必须把自律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7)学习评估主要由学生自己做; (8)促使学习以一种更快的速度更加深刻地进行,并渗透到学生广
11、泛的生活和行为中去。)解析:5.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斯金纳强调强化的概念。强化是指增强反应率的效果,根据强化的目的和性质将强化划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或称为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频率的过程,其中令人愉快的刺激包括给予奖励、表扬等;而负强化则是指通过消除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频率的过程。不论是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还是令人厌恶的刺激(即强化物),强化的结果是反应频率的增加。 惩罚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以降低行为发生频率的过程。惩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其结果会导致行为频率在短期内降
12、低。 由此可见,正强化和负强化都会导致行为频率的变化,不同的是,二者使用的手段不同,正强化是给予愉悦刺激,而负强化则是消除厌恶刺激。奖励是正强化物的一种;惩罚是强化的对立,目的是降低行为的发生率,手段可以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解析:6.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有什么不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例如风吹眨眼;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这些反应由于受到强化而成为在特定情境中随意的或有目的的操作。 它们的区别有如下几点:
13、 (1)经典性条件反射进行的是应答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的是操作性行为。经典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诱发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自发的。 (2)应答性行为是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下进行的,而操作性行为需要及时的强化使行为得以巩固。 (3)应答性行为只有对特定刺激才能产生反应,而操作性行为不需要特定的刺激,却重在对自发的行为进行多次的强化。)解析:7.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加涅的学习分类按照学习结果分为 5类: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言语信息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解析:8.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的异同。(分数:2.00)_正
14、确答案:(正确答案: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后,认为强化分为正、负强化,负强化包括两种形式,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的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二者的异同:两者都是消极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但是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别。在逃避条件作用中,厌恶刺激已经发生了,个体已经遭受到这种痛苦;在回避条件作用中,厌恶刺激还没发生,有机
15、体事先做出反应回避了它的发生,所以并没有遭到厌恶刺激的攻击。“防患于未然”就属于回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是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解析:9.在采用行为矫正法处理学生违规行为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行为矫正的原理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操作性行为与其随后出现的行为结果之间的相倚关系,控制着该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即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或消退的原理来消除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不适当行为或不良习惯。 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有:确定行为目标;建立目标行为的基线水平;选择强化物;必要时确定惩罚与惩罚标准;实施行为矫正程序,观察目标行为并与基线水平做比较;减少强化频率。)
16、解析:10.说明发现式教学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法就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寻找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该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研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优点:发现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局限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心理学 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