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2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2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礼记.王制所记载的“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实施这一教学内容的是西周时期的(分数:2.00)A.小学B.大学C.乡学D.社学3.荀子又将儒者加以分类,其中能使“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的是(分数:2.00)A.俗儒B.雅儒C.大儒D.硕儒4.被黄济等学者认为是我国第一部教育哲学著作的典籍是(分数:2.00)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5.
2、以进士科三场考试的帖经、杂文、时务策为学习内容的学习机构是(分数:2.00)A.律学B.书学C.算学D.广文馆6.在学校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的人物是(分数:2.00)A.蔡京B.范仲淹C.王安石D.胡瑗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体现的是“朱子读书法”中的(分数:2.00)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切己体察8.下列选项中,为我国近代最早的官办西医学堂的是(分数:2.00)A.天津医学堂B.北洋水师C.福建船政学堂D.湖北武备学堂9.康有为设计了一套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如果有学者想具体了解康有
3、为的这一思想,他应该去阅读的著作是(分数:2.00)A.大同书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D.变法通议10.1912 年-1913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师范学校课程标准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这些课程标准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科”B.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如小学的修身课、中学的修身课都强调“本国道德之特色”C.提高了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D.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的态度11.1923 年,余家菊、李璜合著的国家主义的教育出版。这一著作标志着一种教育思潮的重振,并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这一教育思潮是
4、(分数:2.00)A.职业教育思潮B.实用主义教育思潮C.国家教育思潮D.平民教育思潮12.国民政府对高中学生实施的军事训练始于(分数:2.00)A.1912 年B.1922 年C.1929 年D.1937 年13.下列选项中,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的是(分数:2.00)A.指导青年梳理正确的人生观B.教育要谋求素质的全面发展C.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全面的生活D.指导学生的在校生活、校外生活14.下列选项中,不是陶行知的教育活动的是(分数:2.00)A.和晏阳初等人倡议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B.创办了晓庄学校C.倡导“科学下嫁”活动D.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15
5、.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包括了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这个国家是(分数:2.00)A.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16.下列选项不属于教会学校的是(分数:2.00)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城市学校17.在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中,创办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的人物是(分数:2.00)A.伊拉斯谟B.莫尔C.拉伯雷D.蒙田18.反对大学进行实用性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主张坚持纯粹的科学教育的学校中不包括(分数:2.00)A.柏林大学B.波恩大学C.慕尼黑大学D.哈勒大学19.卢梭把儿童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以道德教育为主的是(分
6、数:2.00)A.婴孩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20.下列人物中提出了国民义务教育思想的是(分数:2.00)A.马丁.路德B.托马斯.莫尔C.加尔文D.蒙田21.下列关于新教育发展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新教育联谊会的建立B.新时代教育杂志的创办C.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转向社会中心D.代表人物是罗素22.确立了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三条办学原则的是(分数:2.00)A.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B.教育改革法C.富尔法案D.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23.下列著作中“强调教学计划应授予学生基本知识,教学大纲应体现出教学的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接受性原则
7、,教科书应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的是(分数:2.00)A.凯洛夫.教育学B.布鲁纳.教育过程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24.在德国,主张“初等师范学校教师由师范学院来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由四年制大学来培养,担任中等学校的教师需经学业考试合格方能获得见习教师的资格,见习两年后,经专业考试合格者担任助理教师,以后再经正式任命才能成为任期终身的中学教师”的历史时期是(分数:2.00)A.一战前的帝国时期B.魏玛共和国时期C.纳粹时期D.“二战”后的重建时期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6.颜
8、元主张培养“实德实才”。(分数:2.00)_27.1922 年学制总体框架沿用至今。(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8.简述美国的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2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礼记.王制所记载的“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实施这一教学内容的是西周时期的(分数:2.00)A.小学B.大学 C.乡学D.社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
9、是西周时期大学学习的季节性和计划性。书、数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小艺,在小学完成。大学的学习内容则发生变化,加入了诗书。如礼记.王制所记载的“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3.荀子又将儒者加以分类,其中能使“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的是(分数:2.00)A.俗儒B.雅儒 C.大儒D.硕儒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苟子的“大儒”的教育目标。荀子将儒者分成三等:俗儒、雅儒、大儒。俗儒徒有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对儒家经典仅仅是记诵,不知其用,且善于谄谀当权者,人格低下:雅儒能基本理解儒学的精神,言行合乎法度,讲原则,虽不能知类通达,但决不自欺欺人,能使“千乘之国安”;大
10、儒知类通达,“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从已知推测未知,能自如地处理新问题,能自如地治理好国家,是最理想的人才。在荀子看来,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因为大儒治国即使只凭借“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4.被黄济等学者认为是我国第一部教育哲学著作的典籍是(分数:2.00)A.大学B.中庸 C.学记D.乐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庸的思想。司马迁认为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共 33 章,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中庸相对于大学来说,更富于哲理意味,可以说是一篇教育哲学论文。也有学者
11、认为中庸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哲学著作,如大陆的黄济、台湾的贾馥茗。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5.以进士科三场考试的帖经、杂文、时务策为学习内容的学习机构是(分数:2.00)A.律学B.书学C.算学D.广文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教学制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从学习的课程内容来看是儒家经典。律学,以唐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也兼习之。书学,以学习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也兼习之。算学以算经为专业。广文馆,以进士科三场考试的帖经、杂文、时务策为学习内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6.在学校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的人物是(分数:2.00)A.蔡京B.范仲淹C.王安石D.胡瑗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胡瑗
12、的分斋教学法。“苏湖教法”(又称“分斋教学法”)为宋代学者胡瑗所创。胡瑗(993-1059)为宋代学术开创者之一。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进行教学时,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校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学习六经,治事斋学习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使学生各择一专业再兼学一专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体现的是“朱子读书法”中的(分数:2.00)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 C.虚心涵泳D.切己体察解析:解析
13、:本题考查的是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熟读静思包括熟读、精思两部分。题目的内容体现的是“精思”。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8.下列选项中,为我国近代最早的官办西医学堂的是(分数:2.00)A.天津医学堂 B.北洋水师C.福建船政学堂D.湖北武备学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学堂。在洋务学堂中,我国近代最早的官办西医学堂是天津医学堂,而北洋水师、福建船政学堂,湖北武备学堂都是洋务学堂的军事技术方面的学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9.康有为设计了一套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如果有学者想具体了解康有为的这一思想,他应该去阅读的著作是
14、(分数:2.00)A.大同书 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D.变法通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康有为的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康有为的有关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的思想具体体现在大同书中。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0.1912 年-1913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师范学校课程标准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这些课程标准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科”B.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如小学的修身课、中学的修身课都强调“本国道德之特色”C.提高了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D.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的态
15、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国初年的一系列的课程标准的特点。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标准的特点有:(1)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科”课。(2)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如小学修身课突出孝悌、亲爱、信实、义勇、恭敬、勤俭等传统德目,中学修身课要求注意“本国道德之特色”,大学文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各门都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史、哲的教授研究与发扬。(3)提高了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1.1923 年,余家菊、李璜合著的国家主义的教育出版。这一著作标志着一种教育思潮的重振,并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这一教育思潮是(分数:2.00)A.职业教育思潮B.
16、实用主义教育思潮C.国家教育思潮 D.平民教育思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标志性事件有:(1)1923 年,曾琦、李璜在法国成立“国家主义青年团”(即中国青年党),开始组织宣传国家主义。(2)1923 年,余家菊、李璜合著的国家主义的教育出版。这本书标志着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重振,并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12.国民政府对高中学生实施的军事训练始于(分数:2.00)A.1912 年B.1922 年C.1929 年 D.1937 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政府时期的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国民政府对高中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始于1929 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