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0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分数:2.00)A.乐师B.祭师C.巫师D.史官3.在我国教育史上,首次而鲜明地提出“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4.汉代地方官学发轫于蜀郡太守文翁的一次创举,这就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这一事件发生于
2、( )时期。(分数:2.00)A.汉文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5.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6.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别头试”制度是在( )时确立的。(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7.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 )举办的两所著名书院,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书院官学化和科举化的风潮中独树一帜。(分数:2.00)A.颜元B.湛若水C.阮元D.毕沅8.著有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分数:2.00)A.王韬B.冯桂芬C.龚自珍D.魏源9
3、.京师大学堂筹办时,清廷派( )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分数:2.00)A.梁启超B.李鸿章C.左宗棠D.孙家鼐10.“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 )主张。(分数:2.00)A.章炳麟B.吴稚晖C.蒋观D.蔡元培11.新教育大纲是教育家( )写的。(分数:2.00)A.杨贤江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12.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 )提出的。(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D.柏拉图13.( )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数:2.00)A.昆体良B.奥古斯丁C.西塞罗D.阿奎那14.1828 年,( )的成立,打开英国近代“新大学运
4、动”的序幕。(分数:2.00)A.剑桥大学B.利物浦大学C.伦敦大学D.牛津大学15.1819 年,( )在柏林设立最早的托儿所。(分数:2.00)A.福禄培尔B.巴西多C.瓦德蔡克D.裴斯泰洛齐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马克思D.福禄培尔17.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 )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为此英国兴办了许多大学。(分数:2.00)A.苏霍姆林斯基B.罗宾斯C.马卡连柯D.让泽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
5、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分数:2.00)_20.两面学校是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分数:2.00)_21.在古埃及的学校中,体罚被认为是一种正当合理的教育手段。(分数:2.00)_22.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概念仅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分数:2.00)_23.蒙台梭利主张赋予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体验自己的力量,因而排斥、否认纪律。(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4.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分数:2.00)_25.简述早期地
6、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分数:2.00)_26.列举古希腊教育的特征。(分数:2.00)_27.改造主义教育有哪些主要观点?(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28.必答题(分数:2.00)_29.试述官学和私学的差异。(分数:2.00)_30.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31.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分数:2.00)_32.试论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数:2.00)_33.试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0 答案解析(
7、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分数:2.00)A.乐师B.祭师C.巫师 D.史官解析:3.在我国教育史上,首次而鲜明地提出“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孟子 B.孔子C.荀子D.庄子解析:4.汉代地方官学发轫于蜀郡太守文翁的一次创举,这就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这一事件发生于( )时期。(分数:2.00)A.汉文帝
8、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 解析:5.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解析:6.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别头试”制度是在( )时确立的。(分数:2.00)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解析:7.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 )举办的两所著名书院,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书院官学化和科举化的风潮中独树一帜。(分数:2.00)A.颜元B.湛若水C.阮元 D.毕沅解析:8.著有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分数:2.00)A.王韬B.冯桂芬C.龚自珍D.魏源 解析:9
9、.京师大学堂筹办时,清廷派( )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分数:2.00)A.梁启超B.李鸿章C.左宗棠D.孙家鼐 解析:10.“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 )主张。(分数:2.00)A.章炳麟B.吴稚晖C.蒋观D.蔡元培 解析:11.新教育大纲是教育家( )写的。(分数:2.00)A.杨贤江 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解析:12.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 )提出的。(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D.柏拉图 解析:13.( )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数:2.00)A.昆体良B.奥古斯丁 C.西塞罗D.阿奎那解析:14.1828
10、年,( )的成立,打开英国近代“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分数:2.00)A.剑桥大学B.利物浦大学C.伦敦大学 D.牛津大学解析:15.1819 年,( )在柏林设立最早的托儿所。(分数:2.00)A.福禄培尔B.巴西多C.瓦德蔡克 D.裴斯泰洛齐解析: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 C.马克思D.福禄培尔解析:17.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 )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为此英国兴办了许多大学。(分数:2.00)A.苏霍姆林斯基B.罗宾斯 C.马卡连柯
11、D.让泽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科举考试创立于隋代,而非唐初。)解析:20.两面学校是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抗日战争时期,游击区创办了多种多样的办学形式,如“游击小学”、“两面小学”、“联合小学”等。两面学校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解析:2
12、1.在古埃及的学校中,体罚被认为是一种正当合理的教育手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在古埃及的学校教育中,教学方法简单粗暴,主要采用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罚被认为是一种正当合理的教育手段,学校中体罚盛行。)解析:22.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概念仅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但从更深层次卡,它也包括一个人在志趣、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即作为一个真正“完整的”、“全面的”人的发展,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解析:23.蒙台梭利主张赋予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让儿童在自
13、由活动中体验自己的力量,因而排斥、否认纪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其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她强调儿童的自由活动,但并不排斥纪律。纪律必须通过自由来获得,纪律与自由是不矛盾的。同时,儿童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即在维护集体利益的范围之内并按规定的程序使用教具。因此蒙台梭利主张的自由是一种有纪律的自由。在其教育体系中,是通过“工作”来解决自由和纪律这一对矛盾的。)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4.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
14、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有尊严,使人敬服;二是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是讲授解说准确适当,不违背师道,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解析:25.简述早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分数:2.00)_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