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法与人权、法治与社会建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法与人权、法治与社会建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法与人权、法治与社会建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理学(法与人权、法治与社会建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1.有些论者认定,只要符合相应的颁布法令之程序,那么相关文件就都应当被视为法律,而不管其是否符合某种道德标准。此种观点可称之为“恶法亦法”。而另一些论者则强调,只有那些符合一定的外在标准(譬如说自然理性、民族精神等)的规范才能被称为“法律”。这后一种观点要表明的其实是“恶法非法”。(厦门大学 2010 年研)请结合有关知识围绕这两种观点谈谈你对法律与道德(价值标准)之关系的看法。(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
2、2.人权(中山大学 2011 年研;南京理工 2011 年研)(分数:2.00)_3.人权的法律化(南京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4.法律文化(南京大学 2011、2008 年研;中南财大 2008 年研;南京师大 2008 年研;吉林大学 2003 年研)(分数:2.00)_5.法治(南京大学 2009、2002 年研)(分数:2.00)_6.法治国家(南京师大 2008 年研)(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26.00)7.人权和公民权有何区别?(对外经贸 2009 年研)(分数:2.00)_8.简述中国社会主义人权纲领。(厦门大学 2011 年研)(分
3、数:2.00)_9.除了宪政保障以外,人权的国内法保护还包括哪几个方面?(武汉理工 2009 年研)(分数:2.00)_10.简述法与政治的关系。(山东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11.简述法对政治有哪些功能或者作用?(中南财大 2008 年研)(分数:2.00)_12.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道德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武大 2004 年研)(分数:2.00)_13.简述法律文化的结构。(南京大学 2000 年研)(分数:2.00)_14.简述法律文化的作用。(厦门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15.试析“法治就是依法办事”。中财 2010 年研)(分数:2.00)_16.简
4、述法治与法制有何基本区别?(中南财大 2008 年研)(分数:2.00)_17.简述法治国家的内涵和优点。(南京师大 2004 年研)(分数:2.00)_18.简述三种引导和维护人与人和谐的法律机制。(武汉理工 2008 年研)(分数:2.00)_19.你如何看待市民社会的成长与法治的关系?(浙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5,分数:50.00)20.论述基本权利中“基本”的含义。(中南财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21.论人权的价值。(山东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22.试述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南京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
5、.00)_23.谈谈你对法与人权关系的理解。(中山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24.论人权和法律相互结合的过程。(武大 2008 年研)(分数:2.00)_25.论法治与人权保障。(厦门大学 2009 年研)(分数:2.00)_26.论述执政党政策与国家法律的一般关系。(厦门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27.对于马克思“无论是政治的还是市民的立法,都是对于经济关系的反映”的理解。(南京师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28.通过法律与市场经济的历史逻辑关系论证法律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南京师大2008 年研)(分数:2.00)_29.试论
6、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华侨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30.常言道:杀人偿命。刑法:杀人判处。两者属于什么规范。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吉林大学2006 年研)(分数:2.00)_31.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中财 2011 年研)(分数:2.00)_32.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比如禁止偷盗等即属于道德演化而来。请结合中国部门法的规定论述法律的道德性。(清华大学 2004 年研)(分数:2.00)_33.试论法与道德的冲突及其解决。(北师 2007 年研)(分数:2.00)_34.试述道德对法律的影响。(中山大学 2005 年研)(分数:2.00)_35.试从法与道德的优
7、劣长短出发。谈谈你对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两种调整机制结合的必要性以及怎样结合问题的认识。(中南财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36.试述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南京大学 2005 年研)(分数:2.00)_37.试述法治的基本理念。(对外经贸 2008 年研)(分数:2.00)_38.在英国 17 世纪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詹姆斯一世曾一度主张国王的意志就是法,以谋求使自己的命令凌驾于普通法之上,爱德华.科克(EdwardCoke)就援引了 13 世纪布雷克顿的一句名言加以反对。这句名言是:“国王不应在任何人之下。但应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试论这句话所要说明的原理及其现代意义。(浙大 20
8、07 年研)(分数:2.00)_39.请试述我国法治的主体、客体和标准。(厦门大学 2006 年研)(分数:2.00)_40.试论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南京师大 2002 年研)(分数:2.00)_41.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具有的实质性标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05 年研)(分数:2.00)_42.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的基本内涵。(首都师范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43.分权制衡理论和制度对现代法治的贡献。(清华大学 2004 年研)(分数:2.00)_44.1999 年 3 月 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请从法理层面阐述当代中国建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目标和制度建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法理学(法与人权、法治与社会建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1.有些论者认定,只要符合相应的颁布法令之程序,那么相关文件就都应当被视为法律,而不管其是否符合某种道德标准。此种观点可称之为“恶法亦法”。而另一些论者则强调,只有那些符合一定的外在标准(譬如说自然理性、民族精神等)的规范才能被称为“法律”。这后一种观点要表明的其实是“恶法非法”。(厦门大学
10、2010 年研)请结合有关知识围绕这两种观点谈谈你对法律与道德(价值标准)之关系的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与道德的含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道德是指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2.“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 “恶法亦法”是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奥斯丁提出的。其主张法(实在法)是主权者
11、以制裁作为后盾或威胁的强制命令。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律即使是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但只要是合法地制定的,仍应具有法律效力。 “恶法亦法”以法是否具备某些被称为法的形式为衡量法律的结果。只要其具备了形式上法的概念,不管其内容是不是符合道德的要求都应当被认为有效的法律。也就是说主张法律与道德相区分,强调二者的差别。 自然法学派主张“恶法非法”。它认为,法律和道德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在法必须和自然法相符合,如果实在法违背了道德,违背了自然法,就被称之为“恶法”,这样的法律是不正义的,是非理性的,所以它不具备道德上的效力,也就当然地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 “恶法非法”以道德作为衡量
12、法律善恶的标准,不符合道德的法律不应该被认为是法律。将法律与道德之间联系在一起,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 总之,“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是指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的关系,法与道德之间并不是矛盾或对立的,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 法与道德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道德的相互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相互作用。具体体现在: (1)社会主义法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社会主义法制之所以能够有效地促进道德风尚的建设,是因为: 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及其他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国家职能的同
13、时,法律实际上保证了社会主义道德形成和发展所需要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基础。这些基础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不能缺少的。 社会主义法是批判旧道德,传播社会主义新道德,用新道德改造旧社会、塑造人的强大的制度力量。在我们现实社会的道德领域,除了社会主义道德外,还有封建道德传统、资产阶级道德和其他非社会主义道德。当国家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吸收在法律中、变为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时候,实际是确认了社会主义道德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流地位。法律的公布和实施,有力地传播和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对违法犯罪的制裁,也表达了对这些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的否定性评价。正因如此,社会主义法在传播社
14、会主义道德和批判旧道德方面,发挥着其他措施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把道德原则具体化,把遵守某些重要道德规范确认为公民特别是官员的法律义务,据此国家和社会能够对公民或官员的重要道德行为实行直接的监督,为社会和公民制止严重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能够提高公民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勇气和积极性。 (2)社会主义道德对法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良好的道德条件。社会主义道德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影响社会主义法的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在功能上补充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在内容上受社会主义道德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是在吸收人类优秀道德成果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15、起来的先进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由于社会主义法及道德在产生基础和调整目的上具有共同性,社会主义法在内容上必然受到社会主义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影响。比如说,诚实、信用、公平、正义、尊老、爱幼、助弱、扶困、和睦、和谐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规范,在民法、家庭法和社会保障法中都得到重述或体现。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中以人为本和注重和谐的价值理念,对我们的立法和法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保证着社会主义法作用的发挥和补充其作用的不足。在法律的实施领域,忠于国家和人民、廉洁奉公、秉公办事的道德信念和实践,保证了国家公职人员对法律的忠诚和严格实施法律;在守法方面,尊重他人利益、社
16、会利益及公共规则的道德意识和实践,保证了社会成员普遍的守法。也就是说,官员们的严格依法行事和公民的守法,是需要道德自觉作为基础的,没有这种基础,法律就难以运行。同时,在社会活动的许多领域,法与道德的功能是互补的,道德的功能越强,社会对法律调整功能的需求相对越弱,反之亦然。比如,家庭关系、民商事关系,通常是大家越守道德,纠纷就越少,需要法律介入就越少。 社会的道德实践方式也影响着法律调整方式的选择。比如,我国重人际和谐、重义轻利的道德传统,导致了长期以来协商和调解在民间纠纷解决中的重要地位,今天的法律选择仍旧受着这种道德实践方式的影响。)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2.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理学 人权 法治 社会 建设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