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教育目的 (分数:5.00)_2.分支型学制 (分数:5.00)_3.课程方案 (分数:5.00)_4.教学评价 (分数:5.00)_5.人文主义教育 (分数:5.00)_6.道尔顿制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分数:10.00)_8.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 (分数:10.00)_9.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实践对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 (分数:10.0
2、0)_1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对结构主义教育进行评述。 (分数:20.00)_12.试论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 (分数:20.00)_13.试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分析我国书院教育的宗旨、特点与意义。 (分数:20.00)_14.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教育目的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
3、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历史上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论述,大致可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类。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从个体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是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2.分支型学制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代表国家是苏联。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
4、的高等学校学习。它进入中学阶段时才开始分叉,即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是分叉;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它既有单轨制有利于普及教育的优点,又有双轨制学术性水平和职业培训扎实的优点。其缺点包括统得过严,管得过死,不利于学生自由发展;课程过多,教学计划、大纲、教科书严格统一,学生负担过重等。3.课程方案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
5、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4.教学评价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它是为了解、诊断、评定、调整与促进教学服务的。教学评价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学评价的原则
6、有客观性、指导性、发展性等,教学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自我评价法等。5.人文主义教育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人文主义教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倡的新文化、新思潮。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核心,提倡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反对封建教会宣扬的神性至上;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级制对人的压抑和束缚;肯定现世的生活幸福和享乐,反对教会所宣扬的禁欲主义和出世思想;提倡科学,推崇理性,反对封建教会和经院哲学宣扬的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弗吉里奥、维多利诺、莫尔、蒙田等。其基本特征包括人
7、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和贵族性等。人文主义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巨大进步意义,同时,也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才。6.道尔顿制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造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其具体做法是: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有一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可以使学生管理简单化。道尔顿制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
8、合作,强调给儿童以自由和师生合作。要注重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道尔顿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实行中易形成放任自流。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个人、社会以及教育自身都有着重要意义。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分类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
9、和纵向两个方面。 教育的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作水平的流动; 教育的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作纵向的提升,改变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 (3)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只能在统治阶级内部一个较小的范围中进行; 现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愈显重要,不仅在很大限度上引导着个体素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结构局部或整体的变化; 当代社会,教育能否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甚至成为社会生死攸关的问
10、题。 (4)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提升,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起着基本的主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教育的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8.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策略,又称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要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1、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现以谈话法为例,说明教学策略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 (1)谈话法的含义 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又称问答法。谈话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话法。 (2)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运用谈话法要在上课前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课堂中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 (3)谈话法的应用 例如有一位教师运用谈话法进行植物的果实的教学。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果实(只要
12、自己认为是果实即可)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籽、胡萝卜等。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争论,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相类似的东西相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答案就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问道: “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呢?为什么都叫它果实呢?” “都能吃。”一个学生回答。 “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果实都能吃。”教师说。 “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 “苹果和梨是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果实都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 “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
13、一个同学说。 教师立即加以肯定。 “都有核”一个学生猛然想起,脱口而出。 “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 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 “是种子”同学们回答。 教师说:“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 “叫果肉”。一个同学答。 这时,教师总结:“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 “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 (4)评论 植物的果实一课教
14、学内容比较晦涩难懂,但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比较贴近。该教师运用谈话法来讲解这节课,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既避免了单纯讲授的枯燥无味,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因此提高了教学效率。9.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实践对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在其任校长期间,改革北京大学的各项制度,他对高等教育的实践对于我们现代的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蔡元培的高等教育实践 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蔡元培聘请名人来校访学,吸取不同流派的学术思想;在教师聘任方面,蔡元培先生唯才是
15、用;在课程安排上,蔡元培主张兼顾中西。 在大学管理上,倡导学术自治,推行教授治校,首倡男女同校。 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上,沟通文理,培养完全人格。 (2)蔡元培的高等教育实践对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 采用先进的办学理念,进行管理制度改革 a在办学理念上,需要明确高校的办学理念对它的未来发展的引领作用。 b在管理制度上,要逐步改变学校的行政职能,进一步加强学术权力;要加快完善教师评聘制度;要改革现有的科学与科研管理组织模式,不断提高大学学科建设和科研的管理水平。 创建一流的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 a要培养和引进高质量的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科研人员,加强国内外高校教师之间的互访和交流,建立起
16、固定教师和流动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b在学校的学科和专业领域中引进大师级的学术带头人物,他们可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在学术上获得更大的突破。 c可以通过建立研究所和实验室,为科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倡导学术自由 a提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给予大学更多的自由空间,让高校可以坚持自己的学术本性,将学术研究作为高校的生命源泉。 b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在学术问题探讨上要保证学者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并且可以自由阐述、自由辩论,从而带动学校的学术科研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1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硕士 入学考试 综合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