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11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有教无类 (分数:5.00)_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分数:5.00)_3.苏格拉底法 (分数:5.00)_4.初等教育法 (分数:5.00)_5.概括化理论 (分数:5.00)_6.努力管理策略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80.00)7.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分数:10.00)_8.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分数:10.00)_9.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 (分数:10.
2、00)_10.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做深入剖析。 (分数:10.00)_11.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分数:20.00)_1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分数:20.00)_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0)13.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 (分数:20.00)_14.试论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11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有教无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
3、:有教无类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有教无类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不论贫富、贵贱和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适应了“士”阶层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他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蔡元培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
4、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于 1912 年初提出的教育方针。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其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为美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强调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他倡导五育并举,认为五育同样重要,都不可放松。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3.苏格拉底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苏格拉底法是指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又称产婆术。产婆术把教学过
5、程分成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4.初等教育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初等教育法是英国于 1870 年颁布的教育法令,也称“福斯特法令”。该法令奠定了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最初基础,结束了国家以往不
6、管教育的情况。这一法令的中心要求在于保证义务初等教育的实行。法案规定: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对 512 岁的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学校;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以后,英国又相继通过有关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法规,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5.概括化理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概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来的。贾德以水中打靶的实验说明了原理、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概括化的
7、原理和经验是产生迁移的关键,对原理学习得越透彻,对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强,迁移也就越好。后来,亨得里克森等人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并指出,概括化的过程不是自动化的,而且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6.努力管理策略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尽力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习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努力管理策略主要是指掌握一些方法来排除学习干扰,使自己的精力有效地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主要方法包括激发内在动机、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以及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等。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80.00)7.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
8、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正确认识和调节教学中的几种主要相关因素的关系,对有效而优质地进行教学的影响极大。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有以下几种: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忽视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 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偏向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
9、思想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提高思想是现代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 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偏向。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 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或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8.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分数:1
10、0.00)_正确答案:()解析:我国教育目的表述虽几经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包含一个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人。其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坚持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般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
11、美等方面的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这种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的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他们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 总之,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9.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人的发展受到很
12、多因素的影响,但归纳起来,主要是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四个基本因素。 (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 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
13、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以及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是不能选择的。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原因如下: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了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 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领导和组织的,可以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不断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教育对环境的自发影响给予调节,加以选择,充分地发挥环境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排除和克服不
14、良环境的消极影响。 (4)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个体的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10.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做深入剖析。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主要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 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一直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但对学生的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甚至一个字看上几十、上百遍。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 课程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硕士 入学考试 综合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