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GCT(语文)4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GCT(语文)4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GCT(语文)43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CT(语文)43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企业经营者能够把市场盲点变成亮点,这表明_(分数:1.00)A.事物之间存在着先行后续的因果关系B.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2.目前“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等名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接受,社会的确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的变化,企业组织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典型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模式向组织扁平化转变,许多原有的组织层次被“砍“掉了,权力开始向下移动对于企业采取这种变革举措的缘由,理论界
2、不断地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下四种描述,你认为最不合适的是_(分数:1.00)A.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大量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替代了人,进而促使组织扁平化B.传统的工业社会强调稳定性和秩序,信息社会强调的是速度、快速反应和灵活性C.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设备和机器显得特别重要,信息社会中人和知识等更重要D.工业社会时代市场变化速度缓慢,信息社会时代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几句诗反映作者对*(分数:1.00)A.海外生活B.城市生活C.军旅生活D.田园生活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分数:1.00)A.贫穷国家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穷人
3、们感觉非常辛苦B.以前村里的人在茶余饭后,喜欢到村头聊天C.自从最亲近的人去世后,他一到晚上就觉得长夜慢慢D.这位将军经常打胜仗,简直就是长胜将军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分数:1.00)A.虽然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我们依然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B.小王和小张的妹妹考上了重点大学C.小李到这个单位没多久,很多人都不认识D.张燕回到家,看到母亲和她的朋友正在等着她一起吃饭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_(分数:1.00)A.中、日两国部长今天就贸易争端最终达成协议,新晚报就此登发了一则题为“入世第一仗”嘎然收枪的消息B.张学良将军的坟墓在这里是惟一中西结台的建筑,依照将
4、军生前的信仰,坟墓的后面还树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C.美藉华人黄海涛驾驶“信天翁”帆船穿洋过海,抵达新西兰,从而在世界航海史上为炎黄子孙写下了光辉的一笔D.既然你自己早巳不再对往事作无益的回顾与忏悔,那么,面对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又何须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呢7.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分数:1.00)A.密密(精致)匝匝 趋(追求)吉避凶 染(感染)化而迁B.衾(被子)寒枕冷 遣(释放)兴陶情 绵(丝绵)里藏针C.倾巢来犯(侵犯) 禽息(呼吸)鸟视 认妄(荒诞)为真D.人多语乱(杂乱) 勉(努力)为其难 累(多次)见不鲜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1.00
5、)A.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_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天山春天的美丽B.田间的诗,深入田间_用拈连的修辞手法,表现田间的诗深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黄河之水来势的汹涌D.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_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海水的颜色浓、味醇厚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_(分数:1.00)A.觊(ji)觎胴(t6ng)体恫(tong)吓纨绔(ku)子弟B.忤(chUi)逆扒(pa)窃伉(kang)俪垂涎(xidn)三尺C.不啻(chi)谄(chan)媚隽
6、(juan)永稗(bai)官野史D.刹(cha)那篡(cuan)改狙(zu)击岿(kui)然不动10.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分数:1.00)A.老李仍在考虑,他现在还不愿意把计划公布于众B.重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C.3 月 20 日,我国北方新疆、内蒙、宁夏和河北的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强烈沙尘暴的侵袭D.我想劝说他,又怕磨不开11.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_(分数:1.00)A.尚书B.春秋C.诗经D.论语12.黄花岗起义的直接指挥者是_(分数:1.00)A.孙中山B.黄兴C.蒲殿俊D.熊柬坤1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1.00)A.瑕(xia)疵蓦(mo
7、)然绀(gan)青恃才放旷(kumg)B.踌(chou)躇刚愎(bi)高峻(jun)嗷嗷待哺(pu)C.篡(cuan)改惭(can)愧羹(geng)匙飞扬跋扈(hn)D.怠(dai)惰肱(gang)骨金钗(chat)浮(fu)家泛宅14.亚洲最南部的大高原是_(分数:1.00)A.青藏高原B.帕米尔高原C.伊朗高原D.德干高原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分数:1.00)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B.今天,一股由疏而密、由徐而疾的网络世纪风已经登陆中国,并且正以一种令人眩目的速度扫荡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C.冬天
8、星湖地区的景色有些凄清:湖水结了冰,四周枯草萋萋,树林里落满了橡子与松果,到处是一片寂静D.张洪决定利用“五一”节的七天假期到中旬旅游妈妈在为他准备行装时反复叮嘱:出远门要穿好鞋,每天晚上要用热水泡泡脚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6.依次填入空格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_|-教学中应重视 -|_|-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通过多种方法 学生积极思考, -|_|-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分数:1.00)A.B.C.D.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_|- 惩治腐败,打击贪赃枉法, -|_|-贪污分子是当前政法工作
9、的首要任务 今天是校庆的日子,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又 -|_|-在一起 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对自己孩子一味 -|_|-,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 -|_|-(分数:1.00)A.揭发 汇聚 溺爱 裁决B.揭露 会聚 宠爱 裁定C.揭发 会聚 溺爱 裁决D.揭露 汇聚 宠爱 裁定18.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_|-这是一片生命的风景,整个的底色是绿(1) -|_|-,每座山都像一个披着哈达的丽人 (2)江流如带, -|_|-带着一股野性 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袅袅, 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袅袅 从远处飘来,波光闪闪
10、,雄浑、强健 波光闪闪、雄浑、强健,从远处飘来(分数:1.00)A.B.C.D.19.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话*(分数:1.00)A.互相吸纳、互相并存、共同发展B.互相并存、互相吸纳、共同发展C.互相并存、共同发展、互相吸纳D.共同发展、互相并存、互相吸纳20.神经细胞又被称为(*(分数:1.00)A.胞体B.神经元C.突起D.细胞质21.下列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_|- (分数:1.00)A.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背后是真理还是谎言?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认真的探讨B.老教授对古籍书店的负责人说:“这些古书陪伴了我 50 年,倒不是为了缺钱用,而是想给它
11、们找到更年轻的读者”C.我愿意跟你们谈谈我在文学创作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免你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D.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在城市,甚至在农村,封建迷信也在死灰复燃22.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他对自己“独有”的领导方式感到颇为自豪他对手下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回家去,干好了月底多拿奖金”可以认为,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是 -|_|-(分数:1.00)A.只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B.只有生理需要和归属需要的人C.只有归属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D.只有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2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于
12、 -|_|-(分数:1.00)A.于谦的石灰吟B.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C.荀子的劝学D.施耐庵的水浒传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D.中国共产党25.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的最大失误莫过于 -|_|-(分数:1.00)A.一直镇压人民革命B.改善与美英的关系C.同日寇的四次大会战D.实施“攘外必先安内”政策26.“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这一名句出自于 -|_|-(分数:1.00)A.陆游文章B.苏轼腊日游石C.陆游示子聿D.杜甫戏为六绝句2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13、的论述,正确的是 -|_|-(分数:1.00)A.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并不完全大面积分布B.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问的比例适当C.除耕地外,其他类型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D.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地区差异显著2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_|- 他跟着大队跑近前线,炮声越来越响了,清膪的枪声也渐渐地清楚了,淡淡的白烟也 -|_|-了,心头反而一步步平静下来(叶圣陶金耳环)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 -|_|-下笔(鲁迅藤野先生) 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
14、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_|-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朱自清燕知草序)(分数:1.00)A.看见难以 徘徊B.望见难以 徜徉C.望见不能徜徉D.看见不能徘徊29.在 17 世纪至 18 世纪殖民争霸战争中,印度成为英法争夺的焦点的原因是 -|_|-(分数:1.00)A.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B.是潜在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当地较落后,容易被控制D.属于东西方交通要道,易守难攻30.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_|-这么一只小船他的动作完成得简直无可挑剔, -|_|-全体裁判员无一例外地亮出了满分我们在对某些教育现
15、象进行分析后, -|_|-应该思考教育的更深层次问题(分数:1.00)A.况且以至进而B.何况以至进而C.况且以致从而D.何况以致从而三、阅读理解(总题数:5,分数:5.00)199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这两种根源或方法,本来应是平衡的但不同的学者重视的方面有所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比较注重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
16、大卫李嘉图等更注重工程学方面现代经济学则大大发展了工程学方面,却忽略了伦理方面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作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了,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当这种追求损
17、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其中也包括借助经济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程序,使伦理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关于道德权利的分析便可证明这一点人们常常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待权利,即表现为他人必须遵守约束这类义务论结构可能不大适用于对道德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等复杂问题的解释例如,甲侵犯了乙的权利,那么丙有义务去制止吗?丙有权利,但不一定出于义务如果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去解释丙的行为,可能更有 利用福利主义的根据事物状态的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原则,又用结果主义的根
18、据效用结果来 判断事物状态好坏的原则,那么丙去制止甲,因其结果是好的,他便有道德权利去行事评价一个道德行为,不应只看内在价值(自我完善),还要看结果(与人为善)显然,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由此可见,经济学应具有伦理的方法,伦理学也可引进经济学的方法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引进,是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本身相互关联决定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的创造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是否肯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任何人的行为都带有社会性,不管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而这种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 (分数:1.00)(1).下列
19、表述,与第一段中阿马蒂亚森的看法不相吻合的一项是_(分数:0.25)A.人类研究经济学,既是由于对财富的关注,也源于更深层次的目标追求B.理性的逻辑方法和伦理的方法,都是研究经济学的有效方法C.现代经济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研究者却不能像那些经典的研究专家那样,始终注意两种根源和方法的平衡D.历史上某些著名经济学家的经典论述,尚未能引起现代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2).以下不属于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的一项是_(分数:0.25)A.把人当作单纯的理性对象来看待,因而难以避免现实的失误B.常常忽略人的感情、意志、理想和道德的巨大作用C.常常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程序,来解释和说明伦理学问题D.常常只看
20、到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却忽略应有的伦理约束(3).关于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_(分数:0.25)A.承认同情心、伦理考虑等非理性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人们在追求自利时不违背伦理正当的原则B.使伦理学不离开经济学,因而避免空洞;使经济学不离开伦理学,因而避免贫困C.使人们提高乐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从而发挥其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潜能,提高创造能力D.发掘出人的社会性中属于伦理因素的一面,使人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能实现自利,还能达到互利(4).依据原文的论证分析,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_(分数:0.25)A.从全文看,第一段所说的“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应当包括注重经济活动中理想、道
21、德的影响,注重人在内在价值方面的自我完善等项内容B.我们还不大习惯借助经济学原理来阐释伦理学问题,仅仅从义务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权利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例C.依据某人的行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而肯定他具有完成这一行为的道德权利,这是将经济学原理引入伦理行为判断的一个尝试D.因为人的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因此用经济原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也是理由充分、十分必要的火山爆发时喷出的高温岩浆,蕴藏着巨大能量,如何利用地下的高温岩浆发电,是能源科学研究的一大课题美国能源部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进行火山岩浆发电的可行性基础研究并在夏威夷岛基拉厄阿伊基熔岩湖设立实验场,实验是成功的美国于 1
22、989 年选定了用岩浆发电的发电厂址,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隆巴列伊地区打了一口 6000 米的深井,利用地下岩浆发电,90 年代中后期建成岩浆发电厂其设计思想是用泵把水压入井孔直达高温岩浆,水遇到岩浆变成蒸汽后喷出地面,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计算机模拟表明,从一口井中得到的蒸汽热能发电,可以抵得上一台 5 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美国能源部计算后宣称,美国的岩浆能源量可折合为 250 亿一 2500 亿桶石油,比美国矿物燃料的全部蕴藏量还多日本也从 1980年开始进行高温火山岩发电的实验日本新能源开发机构成功地从 3500 米深处的地下高温岩体中提取出了 190的高温热水方法是在花岗岩体中打两口井,往其中一口
23、井中灌入凉水,再从别一口井中抽出高温热水每分钟灌入 1*(分数:1.00)(1).本文最合适的标题是( )(分数:0.25)A.岩浆发电B.能源科学研究课题C.美国开始岩浆发电D.英国开始岩浆发电(2).下列有关美国岩浆发电试验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0.25)A.美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选定了用岩浆发电的发电厂址B.美国能源部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才开始进行火山岩浆发电的可行性基础研究C.美国能源部没有在夏威夷岛基拉厄阿伊基熔岩湖设立实验场D.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隆巴列伊地区打的一口深井有 8000 米(3).日本开始进行高温火山岩发电实验的目标是( )(分数: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GCT 语文 4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