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3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3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我们要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_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分数:2.00)A.文化环境B.社会环境C.人文环境D.地理环境2.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_(分数:2.00)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3.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_(分数:2.00)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4.在中国境内,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势最高的高原是_(分数:2.00)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
2、D.帕米尔高原5.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_(分数:2.00)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6.最南的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_杂居的地区。(分数:2.00)A.“南夷”B.“南蛮”C.“西南蛮”D.“西南夷”7.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_(分数:2.00)A羌B.吐蕃C.鲜卑D.回纥8.吐蕃在_时开始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分数:2.00)A.唐朝B.汉朝C.宋朝D.南北朝9.青藏高原因为距离印度比较近,所以_文化非常兴盛。(分数:2.00)A.印度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10.今阴山以南
3、的_,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分数:2.00)A.山西高原B.秦岭山脉C.汾河谷地D.河套地区11.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指_(分数:2.00)A.河北B.关中地区C.山西D.成都平原12.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_(分数:2.00)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13.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_(分数:2.00)A.云贵地区B.新疆地区C.西藏地D.甘肃地区14.四川盆地的中央是富饶的成都平原,汉族人在什么时候就已经大量居住在这一地区?_(分数:2.00)A.商以前B.周以前C.春秋战国以前D.秦汉以前15.根据现代的考古发
4、现,学者们一般认为,与青藏高原发掘的文化遗迹有着一定的影响关系的考古文化地区是_(分数:2.00)A.长江流域B.安徽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甘肃黄河流域16.在秦朝,人们开凿了一条把湘江和漓江沟通的水渠是_(分数:2.00)A.阳渠B.漕渠C.灵渠D.龙首渠17.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区,从_时代开始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分数:2.00)A.商周B.秦汉C.唐宋D.明清18.中国的地理面积差不多和地球的哪个洲一样大?_(分数:2.00)A.欧洲B.澳洲C.大洋洲D.非洲19.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自隋唐至北宋初期,便进入了_(分数:2.00)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
5、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20.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_ (分数:2.00)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21.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下列哪一条交通线附近?_(分数:2.00)A.渭水、黄河、济水一线B.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曲阳,南至河南新乡一线C.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一线D.在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到达榆林、府谷一线22.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分数:2.00)A.温带气候B.亚热带气候C.高原气候D.海洋气候23.在 1972 年考古学报第一期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_(分数:2.00)A.竺可桢B
6、.李四光C.夏鼐D.冯友兰24.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_(分数:2.00)A.基本不变B.时冷时暖C.由冷变暖D.由暖变冷25.历史上中国的灾荒发生的总趋势是_(分数:2.00)A.频率越来越低,程度越来越大B.频率越来越低,程度越来越小C.频率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小D.频率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大26.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_(分数:2.00)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27.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_(分数:2.00)A.威胁与恐吓B.和亲与共存C.吞并
7、与兼并D.联合与融会28.下列产生在地中海半岛和岛屿上的文明是_(分数:2.00)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玛雅文明29.历史上,文明古国一般都出现在大河流域,中国文化也是如此,它的发祥地是在_流域。(分数:2.00)A.黄河B.淮河C.珠江D.长江30.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_(分数:2.00)A.和睦B.统一C.和平D.友好31.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蒙古高原上最早的人群是_ A匈奴 B (分数:2.00)A.B.C.D.32.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_(分数:2.00)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
8、.帕米尔高原D.蒙古高原33.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_(分数:2.00)A.“天”B.“地”C.“天下”D.“地上”34.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的独特文明形态和_(分数:2.00)A.文化体系B.文化内涵C.文化结构D.文化方向35.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和经济的重心都在不断移动,总体趋势是_(分数:2.00)A.由南向北移动B.由东向西移动C.由西北向东南移动D.由东北向西南移动36.中国最早以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九州的文献是_(分数:2.00)A.尚书禹贡B.尔雅释地C.淮南子地形训D.周礼职方氏37.元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
9、是_(分数:2.00)A.南方是经济中心,北方是政治中心B.南方是政治中心,北方是经济中心C.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D.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38.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真正开始于_(分数:2.00)A.秦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唐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39.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_(分数:2.00)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40.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之一,下列说法能够体现这一因素的是_(分数:2.00)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C.扬州及周围地区盛极一时的商业文化D.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的“状元乡”、“秀才县”41.
10、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浙东一带重史学,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_(分数:2.00)A.王夫之B.黄宗羲C.章学诚D.龚自珍4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崇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_(分数:2.00)A.戴震B.魏源C.顾炎武D.俞樾43.被司马迁誉为“有泱泱大国之风”的国家是_(分数:2.00)A.齐国B.鲁国C.秦国D.楚国44.中国实施文化“大一统”的朝代是_(分数:2.00)A.商周B.秦汉C.南北朝D.唐宋45.比较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文献是司马迁史记中的_(分数:2.00)A.货殖列传B.河渠书C.平准书D.六国表46.儒家思想发源于
11、_(分数:2.00)A.齐、鲁两国B.三晋之地C.湘、楚一带D.关中地区47.被司马迁称为有“先王之遗风”的地区是_(分数:2.00)A.四川盆地B.关中地区C.山东地区D.河套地区48.司马迁曾经把楚国一分为三,今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被他称为_(分数:2.00)A.西楚B.东楚C.南楚D.北楚49.“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_(分数:2.00)A.中原文化B.齐鲁文化C.巴蜀文化D.屈原文学50.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_(分数:2.00)A.敦煌
12、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我们要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_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分数:2.00)A.文化环境B.社会环境C.人文环境D.地理环境 解析:解析 为了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环境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2.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_(分数:2.00)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 D.北冰洋解析:解析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3.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
13、势的走向是_(分数:2.00)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解析:解析 中国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呈西高东低的走向。4.在中国境内,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势最高的高原是_(分数:2.00)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帕米尔高原解析:解析 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地方是位于中国的境内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5.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_(分数:2.00)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解析:解析 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环境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
14、的。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地理条件;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6.最南的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_杂居的地区。(分数:2.00)A.“南夷”B.“南蛮”C.“西南蛮”D.“西南夷” 解析:解析 最南的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7.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_(分数:2.00)A羌B.吐蕃 C.鲜卑D.回纥解析:解析 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经常与唐朝发生战争,但和平的交流更多。8.吐蕃在_时开始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分数:2.00
15、)A.唐朝B.汉朝C.宋朝D.南北朝 解析:解析 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西藏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献对其已有记载。9.青藏高原因为距离印度比较近,所以_文化非常兴盛。(分数:2.00)A.印度教B.基督教C.佛教 D.伊斯兰教解析:解析 青藏高原距离印度较近,受佛教文化影响较深,佛教文化在当地十分兴盛。10.今阴山以南的_,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分数:2.00)A.山西高原B.秦岭山脉C.汾河谷地D.河套地区 解析:解析 今天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因此,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11.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指_(分数:
16、2.00)A.河北B.关中地区C.山西 D.成都平原解析:解析 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汾河谷地。谷地南面与渭河平原相接,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太行山脉中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山西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12.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_(分数:2.00)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 解析:解析 黄土高原地带是黄河及泾、渭流过的地区,沃野千里,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养育过辉煌的古代文化。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文化 概论 考题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