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网络工程师-计算机硬件结构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网络工程师-计算机硬件结构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网络工程师-计算机硬件结构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网络工程师-计算机硬件结构及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46.00)1.在输入输出控制方法中,采用_可以使得设备与主存间的数据块传送须 CPU 干预。(分数:1.00)A.程序控制输入/输出B.中断C.DMAD.总线控制2.若某整数的 16 位补码为 FFFFH(H 表示十六进制),则该数的十进制值为_(分数:1.00)A.0B.-1C.216-1D.-216+13.某指令流水线由 5 段组成,第 1、3、5 段所需时间为 t,第 2、4 段所需时间分别为 3t、2t,如图 15-1 所示,那么连续输入 n 条指令时的吞吐率(单位时间内
2、执行的指令个数)TP 为_。(分数:1.00)A.B.C.D.4.关于在 I/O 设备与主机间交换数据的叙述,_是错误的。(分数:1.00)A.中断方式下,CPU 需要执行程序来实现数据传送任务B.中断方式和 DMA 方式下,CPU 与 I/O 设备都可同步工作C.中断方式和 DMA 方式中,快速 I/O 设备更适合采用中断方式传递数据D.若同时接到 DMA 请求和中断请求,CPU 优先响应 DMA 请求5.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为分析执行一条指令,其_(分数:1.00)A.操作码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地址码应存入程序计数器(PC)B.操作码应存入程序计数器(PC),地址
3、码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C.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D.用二进制加法器对二一十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求和,当和的本位十进制数二一十进制编码小于等于 1001且向高位无进位时, (16) ;当和小于等于 1001 且向高位有进位时, (17) ;当和大于 1001 时, (18) 。(分数:3.00)A.不需进行修正B.需进行加 6 修正C.需进行减 6 修正D.进行加 6 或减 6 修正,需进一步判别A.不需进行修正B.需进行加 6 修正C.需进行减 6 修正D.进行加 6 或减 6 修正,需进一步判别A.不需进行修正B.需进行加 6 修正C.需进行减 6 修正D.进行加 6 或
4、减 6 修正,需进一步判别在计算机中,最适合进行数字加减运算的数字编码是 (8) ,最适合表示浮点数阶码的数字编码是 (9) 。(分数:2.00)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6.在 CPU 中,_可用于传送和暂存用户数据,为 ALU 执行算术逻辑运算提供工作区。(分数:1.00)A.程序计数器B.累加寄存器C.程序状态寄存器D.地址寄存器7.设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 3 个子部件完成,每个子部件的工作周期均为t。采用常规标量单流水线处理机。若连续执行 10 条指令,则共需时间_t。(分数:1.00)A.8B.10C.12D.148.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时,下列寄
5、存器中,程序员可访问的是_。(分数:1.00)A.程序计数器(PC)B.指令寄存器(IR)C.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D.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9.现有四级指令流水线,分别完成取指、取数、运算、传送结果四步操作。若完成上述操作的时间依次为9ns、10ns、6ns、8ns。则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设计为_ns。(分数:1.00)A.6B.8C.9D.1010.计算机中常采用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表示数据,其中,0 编码相同的是_。(分数:1.00)A.原码和补码B.反码和补码C.补码和移码D.原码和移码11.计算机在进行浮点数的相加(减)运算之前先进行对阶操作,若 x 的阶码大于 y 的阶码,
6、则应将_。(分数:1.00)A.x 的阶码缩小至与 y 的阶码相同,且使 x 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左移B.x 的阶码缩小至与 y 的阶码相同,且使 x 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右移C.y 的阶码扩大至与 x 的阶码相同,且使 y 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左移D.y 的阶码扩大至与 x 的阶码相同,且使 y 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右移12.在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中,各处理单元必须_。(分数:1.00)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B.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C.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D.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13.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总线结构,
7、便于实现系统的积木化构造,同时可以_。(分数:1.00)A.提高数据传输速度B.提高数据传输量C.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数量D.降低指令系统的复杂性14.在 CPU 中用于跟踪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_。(分数:1.00)A.地址寄存器(MAR)B.数据寄存器(MDR)C.程序计数器(PC)D.指令寄存器(IR)15.下面的描述中,_不是 RISC 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分数:1.00)A.指令条数应少一些B.寻址方式尽可能少C.采用变长指令,功能复杂的指令长而简单指令短D.设计尽可能多的通用寄存器16.以下关于 CPU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CPU 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并将操作
8、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进行控制B.程序计数器 PC 除了存放指令地址,也可以临时存储算术/逻辑运算结果C.CPU 中的控制器决定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D.指令译码器是 CPU 控制器中的部件若每一条指令都可以分解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步。己知取指时间 t 取指=4t,分析时间 t 分析=3t,执行时间 t 执行=5t。如果按串行方式执行完 100 条指令需要 (3) t。如果按照流水方式执行,执行完 100 条指令需要 (4) t。(分数:2.00)A.1190B.1195C.1200D.1205A.504B.507C.508D.51017.采用_不能将多个处理机互连构成多处理器系统。(分数:1.0
9、0)A.STD 总线B.交叉开关C.PCI 总线D.Centronic 总线18.某计算机的时钟频率为 400MHz,测试该计算机的程序使用 4 种类型的指令。每种指令的数量及所需指令时钟数(CPI)如表 15-5 所示,则该计算机的指令平均时钟数约为_。表 15-5 指令情况表指令类型 指令数目(条) 每条指令需时钟数1 160000 12 30000 23 24000 44 16000 8(分数:1.00)A.1.85B.1.93C.2.36D.3.75某计算机有 14 条指令,其使用频度分别如表 15-3 所示。表 15-3 指令集指 令 使用频度 指 令 使用频度11 0.15 18
10、0.0412 0.15 19 0.0313 0.14 110 0.0314 0.13 111 0.0215 0.12 112 0.0216 0.11 113 0.0117 0.04 114 0.01这 14 条指令的指令操作码用等长码方式编码,其编码的码长至少为 (22) 位。若只用两种码长的扩展操作码编码,其平均码长至少为 (23) 位。(分数:2.00)A.3B.4C.5D.6A.2.8B.3.4C.3.8D.4.219.若某个计算机系统中 I/O 地址统一编址,访问内存单元和 I/O 设备是靠_来区分的。(分数:1.00)A.数据总线上输出的数据B.不同的地址代码C.内存与 I/O 设备
11、使用不同的地址总线D.不同的指令操作数所处的位置,可以决定指令的寻址方式。操作数包含在指令中,寻址方式为 (11) ;操作数在寄存器中,寻址方式为 (12) ;操作数的地址在寄存器中,寻址方式为 (13) 。(分数:3.00)A.立即寻址B.直接寻址C.寄存器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A.立即寻址B.相对寻址C.寄存器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A.相对寻址B.直接寻址C.寄存器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20.计算机内存一般分为静态数据区、代码区、栈区和堆区,若某指令的操作数之一采用立即数寻址方式,则该操作数位于_。(分数:1.00)A.静态数据区B.代码区C.栈区D.堆区21._不属于计算机控制器中的部件
12、。(分数:1.00)A.指令寄存器 IRB.程序计数器 PCC.算术逻辑单元 ALUD.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PSW22.在 32 位的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为 1000MHz,总线上 5 个时钟周期传送一个 32 位字,则该总线系统的数据传送速率约为_Mb/s。(分数:1.00)A.200B.600C.800D.100023.若内存按字节编址,用存储容量为 32K8bit 的存储器芯片构成地址编号 A0000H 至 DFFFFH 的内存空间,则至少需要_片。(分数:1.00)A.4B.6C.8D.1024.若计算机采用 8 位整数补码表示数据,则_运算将产生溢出。(分数:1.00)A.-127+
13、1B.-127-1C.127+1D.127-125.设有 7 项任务,分别标记为 a、b、c、d、e、f 和 g,需要若干台机器以并行工作方式来完成,它们执行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如表 15-2 所示。表 15-2 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任 务时 间a b c d e f g开始时间 0 3 4 9 7 1 6结束时间 2 7 7 11 10 5 8在最优分配方案中完成这些任务需要,_台机器。(分数:1.00)A.2B.3C.4D.5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排列方式会影响 I/O 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 10 个物理块,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 R1,R2,R10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
14、录的安排顺序如表 15-1 所示。表 15-1 记录的安排顺序表物理块 1 2 3 4 5 6 7 8 9 10逻辑记录 R1R2R3R4R5R6R7R8R9R10假定磁盘的旋转速率为 20ms/周,磁头当前处在 R1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4mS,则处理这 10 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14)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 10 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15) 。(分数:2.00)A.180msB.200msC.204msD.220msA.40msB.60msC.100msD.160ms高速缓存 Cache 与主存间采用全相连地址映像方式,高速
15、缓存的容量为 4MB,分为 4 块,每块 1MB,主存容量为 256MB。若主存读写时间为 30ns,高速缓存的读写时间为 3ns,平均读/写时间为 3.27ns,则该高速缓存的命中率为 (29) %。若地址变换表如表 15-4 所示,则主存地址为 8888888H 时,高速缓存地址为 (30) H。表 15-4 地址变换表0 38H1 88H2 59H3 67H(分数:2.00)A.90B.95C.97D.99A.488888B.388888C.288888D.18888826.在中断响应过程中,CPU 保护程序计数器的主要目的是_。(分数:1.00)A.使 CPU 能找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
16、地址B.为了实现中断嵌套C.为了使 CPU 在执行完中断服务程序时能回到被中断程序的断点处D.为了使 CPU 与 I/O 设备并行工作27.处理机主要由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组成。总线包括_。(分数:1.00)A.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B.并行总线、串行总线、逻辑总线C.单工总线、双工总线、外部总线D.逻辑总线、物理总线、内部总线28.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_。(分数:1.00)A.提高从内存获取数据的速度B.提高从外存获取数据的速度C.降低操作码的译码难度D.扩大寻址空间并提高编程灵活性29.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由_。(分数:1.00)A.单一控制器、单一运算器和单一存储
17、器组成B.单一控制器、多个执行部件和多个存储器模块组成C.多个控制部件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对同一数据进行处理D.多个控制部件、多个执行部件和多个存储器模块组成30.以下关于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在 CISC 中,其复杂指令都采用硬布线逻辑来执行B.采用 CISC 技术的 CPU,其芯片设计复杂度更高C.在 RISC 中,更适合采用硬布线逻辑执行指令D.采用 RISC 技术,指令系统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网络工程师 计算机硬件 结构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