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辽宁省申论分类模拟题26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辽宁省申论分类模拟题2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辽宁省申论分类模拟题26及答案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辽宁省申论分类模拟题 26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背景材料】 2016年 3月 4日,山东滨州某街头,一男子被扒得只剩一条红色短裤,还被用胶带绑在了公交站牌杆上,内裤塞入杂物,该男子告饶后才被放开,立马落荒而逃,奔跑中被人拽抓内裤,险些走光,引来围观人群哄笑不断。经询问得知,这是一位新郎官娶得漂亮媳妇回家时被众亲友团堵在了家门口闹婚。为了显示喜庆热闹,一些地方的婚礼真的“闹”得不可开交,这固然是一种地方习俗的体现,显示了独特的婚俗文化。不过,山东滨州的这场婚礼,实在闹得有些过分。 诚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浓郁的民俗文化,不过民俗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地呈现出
2、现代文化气息。试想,新郎街头仅穿红内裤被绑公交站牌,内裤还被塞上杂物,这算哪门子的民俗文化?说它低俗还算较委婉,不客气一点儿说,这简直就是恶俗,俗不可耐!婚礼的主色调是热烈、热闹,前来祝贺的亲朋宾客整新郎新娘一下,取个乐子,这无可厚非,但也不能让一些不堪人目的习俗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行其道。尤其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如此婚礼场面真的很煞风景,很不合时宜。 在如今的诸多婚礼中,一直延续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婚礼元素,时代的与时俱进,对婚礼这一文化形式,更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婚礼习俗不应与伦理道德相悖,更不应与文明习惯冲突,而应是认真体会婚姻的神圣意义,把婚姻当作双方建立的美好精
3、神家园。 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既是老百姓共同认可的情感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生活方式。冯骥才先生曾提到,“保护民俗需要唤起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感情”。请结合背景材料,以“莫让民俗恶俗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30.00)_2.【背景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曾经说过,“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体会经岁月洗汰而
4、不见褪色的绝代才情、历风雨消磨而未曾消减的人生智慧;更可以饱览灿烂深厚的中华文化、传承受忧患锻冶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国学的回归,顺应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的召唤,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国学,借助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精神,匡正这种不正之风,营造诚信和谐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照搬照抄、囫囵吞枣,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转化。在他看来,必须“使中华民族最
5、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请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参考背景材料,但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分数:35.00)_3.【背景材料】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近年来,类似
6、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文化节目引起社会关注,节目所倡导的“拯救汉字危机”“领略汉字之美”的理念,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的眼球。而“癞蛤蟆难倒七成人”“成人汉字书写能力低”的话题,更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而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 绘画大师毕加索说过,“如果我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决
7、不愿当“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请以“拯救汉字危机,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语言流畅; 3总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35.00)_辽宁省申论分类模拟题 26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背景材料】 2016年 3月 4日,山东滨州某街头,一男子被扒得只剩一条红色短裤,还被用胶带绑在了公交站牌杆上,内裤塞入杂物,该男子告饶后才被放开,立马落荒而逃,奔跑中被人拽抓内裤,险些走光,引来围观人群哄笑不断。经询问得知,这是一位新郎官娶得漂亮媳妇回家时被众亲友团堵在了家门口闹婚。为了显示喜庆热闹,一些地方
8、的婚礼真的“闹”得不可开交,这固然是一种地方习俗的体现,显示了独特的婚俗文化。不过,山东滨州的这场婚礼,实在闹得有些过分。 诚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浓郁的民俗文化,不过民俗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地呈现出现代文化气息。试想,新郎街头仅穿红内裤被绑公交站牌,内裤还被塞上杂物,这算哪门子的民俗文化?说它低俗还算较委婉,不客气一点儿说,这简直就是恶俗,俗不可耐!婚礼的主色调是热烈、热闹,前来祝贺的亲朋宾客整新郎新娘一下,取个乐子,这无可厚非,但也不能让一些不堪人目的习俗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行其道。尤其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如此婚礼场面真的很煞风景,很不合时宜。 在如今的诸多婚礼中
9、,一直延续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婚礼元素,时代的与时俱进,对婚礼这一文化形式,更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婚礼习俗不应与伦理道德相悖,更不应与文明习惯冲突,而应是认真体会婚姻的神圣意义,把婚姻当作双方建立的美好精神家园。 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既是老百姓共同认可的情感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生活方式。冯骥才先生曾提到,“保护民俗需要唤起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感情”。请结合背景材料,以“莫让民俗恶俗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范文 莫让民俗恶俗化“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作为一个
10、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文化表达,民俗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表达着民族的精神,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 然而随着生活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便捷和频繁,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意义丧失,内涵空洞,甚至变异为“恶俗”的代名词。祭奠奢侈却无哀思,婚礼狂欢却无爱情,节日破费却无温情。为了避免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被随意改造、哗众取宠和过度开发,需要“软硬兼施”,从增强意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做出努力。 遏制民俗恶俗化,需要“软环境”的建设。唤醒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是打造“软环境”的关键。传统社会的教化手段是从典籍熏陶到社庙说书,从戏曲故事到宗教仪式,而民俗文化
11、却是口口相传、代代相承,这种文化培养了民族的独特性,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社会的解体伴随着民间文化的衰落,致使很多人缺乏对中华民族民间风俗文化应有的了解,导致他们传统文化观念曰渐匮乏。要想在新的时代继承我们的优秀文化,必须结合时代特色,导入传统精神内涵,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唤醒公众的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创建“软环境”,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的精髓。 遏制民俗恶俗化,需要“硬管理”的匡正。仅仅依靠公众的自觉意识,无法有效遏制民俗文化的恶俗化,还需要政府切实有效的执法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民俗文化保护机制,研究和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使民俗文化保护呈现协调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辽宁省 申论 分类 模拟 2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