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中国现当代史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中国现当代史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中国现当代史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史及答案解析 (总分: 45.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5,分数: 15.00) 1.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 )年。 A 1958 B 1962 C 1964 D 1965 (分数: 1.00) A. B. C. D. 2.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 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
2、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分数: 1.00) A. B. C. D. 3.2005 年 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由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的贺幛。这是为了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 ( )。 (分数: 1.00) A. B. C. D. 4.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 )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 镇压反革命,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势力 进行抗美援朝运动,保卫国家安全 解放全国领土,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建立各级地 方人民政权 A B C D (分
3、数: 1.00) A. B. C. D. 5.下列会议中,被称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的是 ( )。 A 1949 年新政协会议 B中共八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分数: 1.00) A. B. C. D. 6.1959 年庐山会议以后,开展了 ( )。 A反右派斗争 B反右倾斗争 C反对右倾翻案风 D纠正“左”倾错误斗争 (分数: 1.00) A. B. C. D. 7.标志着我国社会 主义制度建立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建设的完成 (分数: 1.00) A. B. C. D.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相对于 1958 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而言,其根本进步之处在于 ( )。 A打破了“一大二公”局面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分数: 1.00) A. B. C. D. 9.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他错误地估计 了国内和党内的形势,他认为 ( )。 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混进革命队伍里 相当多单位的领导权已不在人民手里 林彪、江青等进行篡党夺权活动 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 A B C D (分数: 1.00) A. B. C. D. 10.在抗美援朝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的是 ( )。 A彭德怀 B朱德
5、 C陈毅 D贺龙 (分数: 1.00) A. B. C. D. 1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由下列哪位国家领导人提出的 ?( ) A邓小平 B 毛泽东 C杨尚昆 D周恩来 (分数: 1.00) A. B. C. D. 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分数: 1.00) A. B. C. D. 13.“文化大革命”中周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是在 ( )。 A“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B“一月革命”后 C“二月抗争”后 D“九一三”事件后 (分数: 1.00) A. B. C. D. 14.1952 年 冬
6、,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 (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D富农经济 (分数: 1.00) A. B. C. D. 15.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国家授予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B李四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分数: 1.00)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5.00) 16.1979 年,邓小平提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 )。 (分数: 1.00)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E.坚持对外开放
7、 17.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左”倾思想曾给革命事业带来严重危害,下面哪些运动或主张是“左”倾思想的反映 ?( ) (分数: 1.00) A.全线出击,御敌于根据地之外 B.“大跃进”运动 C.四五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18.1958 年“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 ( )和“共产风”。 (分数: 1.00) A.纯公有 B.大集体 C.高指标 D.瞎指挥 E.浮夸风 19.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有 ( )。 (分数: 1.00) A.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B.通过共同纲领 C.确定以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D.选举产生政务院总理、副总理 20.我国的下列外交成就,哪些是
8、 70 年代取得的 ?( ) (分数: 1.00) A.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D.我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三、判断题 (总题数: 5,分数: 5.00) 21.1958 年 8 月在北戴河召开中共中 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全国迅速掀起了以人民公社化为中心的“太跃进”运动。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22.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23.1997 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 (分数: 1.00
9、) A.正确 B.错误 24.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设立了珠海、深圳、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特区。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25.从 1997 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国 营企业。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 (总题数: 4,分数: 20.00) 26.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和推广的过程。 (分数: 5.00) _ 27.简述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分数: 5.00) _ 28.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分数: 5.00) _ 29.简述“大跃进”运动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 (分数: 5.00) _ 中国现
10、当代史答案解析 (总分: 45.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5,分数: 15.00) 1.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 )年。 A 1958 B 1962 C 1964 D 1965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识记题。 1964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2.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 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
11、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同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最高权力机关”,就会明白答案为 A。 3.2005 年 9 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由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的贺幛。这是为了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 ( )。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西藏自治区成立于 1965 年。 2005 年 9 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向西藏自治区赠
12、送由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幛。这是为了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 40 周年。应注意区别两个概念,一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二是“西藏和平解放”。 4.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 )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 镇压反革命,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势力 进行抗美援朝运动,保卫国家安全 解放全国领土,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 A B C D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建立。三项均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5.下列会议中,被称为建国以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中国 当代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