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业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关于建筑变形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建筑变形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宜采用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或所在地方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也可采用独立系统B.建筑变形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必须采用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或所在地方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也可采用独立系统C.建筑变形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宜采用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或所在地方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但不可采用独立系统D.建筑变形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
2、和高程系统必须采用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或所在地方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但不可采用独立系统2.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关于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设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建筑位移和特殊变形观测应设置平面基准点,必要时应设置高程基准点B.建筑沉降观测应设置平面基准点C.当基准点离所测建筑距离较远致使变形测量作业不方便时,宜设置工作基点D.变形测量的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应定期复测3.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关于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下列说法
3、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共四个等级B.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属于建筑变形测量级别的一级C.对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的变形测量,其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为3mmD.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属于建筑变形测量级别的二级4.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下列不满足高程基准点布设与测量要求的是( )。(分数:1.00)A.特级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 4 个;其他级别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 3 个B.高程基准点的标石应埋设在基岩层或原状土层中C.在建筑区内,高程基准点的点位与邻近建筑
4、的距离应大于建筑基础最大宽度的 1 倍D.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避开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他可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方5.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一级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应满足( )。(分数:1.00)A.视线长度10,前后视距差0.3B.视线长度30,前后视距差0.7C.视线长度10,前后视距差0.7D.视线长度30,前后视距差0.36.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二级水准观测的视线高度应满足 _ 。(分数:1.00)A.0.5B.0.2C.0.8D.0.37.建
5、筑变形观测所使用的水准标尺应进行定期检验,其检验后应满足 _ 。(分数:1.00)A.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不应大于 0.1mm,对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 00.5mmB.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不应大于 0.5mm,对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 0.1mmC.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不应大于 0.1mm,对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 0.3mmD.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
6、尺不应大于 0.3mm,对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 0.1mm8.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下列不符合水准观测作业要求的是 _ 。(分数:1.00)A.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B.使用数字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并避免视线被遮挡C.观测前一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D.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9.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下列不符合静力水准测量作业规定的是 _ 。(分数:1.00)A.观测前向连通管内充水时,不得将空气带入B.连通管任何一段的高度都应低于蓄
7、水罐底部C.观测渎数时应在液体完全呈静态下进行D.使用同定式仪器时,应有校验安装面的装置,校验误差不应大于0.1mm10.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下列有关各级水平角观测作业的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使用的仪器设备在项目开始前应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检验B.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C.对于大倾斜方向的观测,应严格控制水平气泡偏移。当垂直角超过 5时,应进行仪器竖轴倾斜改正D.控制网观测宜采用双照准法,在半测回中每个方向连续照准两次,并各读数一次11.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下列有关沉降观测的规定,不正
8、确的是 _ 。(分数:1.00)A.建筑沉降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场地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以及基础和上部结构沉降B.各类沉降观测的级别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确定C.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坑施工时开始D.布设沉降观测点时,应结合建筑结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应顾及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12.关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载情况而定B.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C.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
9、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 23 天一次的连续观测D.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比的大小判定13.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其观测次数应满足 _ 。(分数:1.00)A.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 56 次,第二年观测 23 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 1 次,直至稳定为止B.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 34 次,第二年观测 23 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 1 次,直至稳定为止C.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 34 次,第二年观测 12 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 1 次,直至稳定为止D.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 34 次,第二年观测 23
10、 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 12 次,直至稳定为止14.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判定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时,应由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当最后 100 天的沉降速度小于 0.010.04mm/d 时,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B.当最后 100 天的沉降速度小于 0.010.03mm/d 时,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C.当最后 100 天的沉降速度小于 0.020.04mm/d 时,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D.当最后 100 天的沉降
11、速度小于 0.020.03mm/d 时,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15.关于基坑回弹观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基坑回弹观测的主要目的是,应测定建筑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卸除基坑土自重而引起的基坑内外影响范围内相对于开挖前的回弹量B.应在基坑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选设工作基点及为寻找标志用的定位点C.回弹标志应埋入基坑底面以下 2030cmD.对深基坑开挖前的回弹观测,可以采用水准测量配辅助杆垫高水准尺读数的辅助杆法16.在基坑回弹观测工作中,最弱观测点相对邻近工作基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 _ 。(分数:1.00)A.0
12、.1mmB.0.5mmC.1.0mmD.2.0mm17.关于基坑回弹观测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回弹观测不应少于 4 次B.回弹观测不应少于 3 次,即基坑开挖之前、基坑挖好之后和浇筑基础混凝土之后C.当基坑挖完至基础施工的时间间隔较长时,不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D.当基坑挖完至基础施工的时间间隔较长时,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18.关于高层和大型建筑物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应在建筑地基中心附近 2m2m 或各点问距不大于 50mn 的范围内,沿铅垂线方向上的各层土内布置B.点位数量与深度应根据分层土的分布情况确定C.最
13、浅的点位应在基础底面下不小于 50cin 处D.最深的点位应在有效压缩层顶面以上不大于 50cm 处19.下列有关建筑水平位移观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建筑水平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应选在墙角、柱基及裂缝两边等处B.标志可采用墙上标志,具体形式及其埋设应根据点位条件和观测要求确定C.水平位移观测的周期,对于不良地基土地区的观测,可与一并进行的沉降观测协调确定D.对建筑物,屋顶转角处是最佳的水平位移观测点位20.关于建筑物挠度观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建筑基础和建筑主体以及墙、柱等独立构筑物的挠度观测,应按一定周期测定其挠度值B.挠度观测的周期应根
14、据荷载情况并考虑设计、施工要求确定C.建筑基础挠度观测可与建筑沉降观测同时进行D.挠度观测点应沿基础的轴线或边线布设,每一轴线或边线上不得少于 4 点21.关于建(构)筑物日照变形观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日照变形观测应在高耸建筑物或单柱受强阳光照射或辐射的过程中进行B.日照变形观测的目的在于测定建筑物或单柱上部由于向阳面与背阳面温差引起的偏移量及其变化规律C.日照变形的观测时间,应选在夏季或冬季的晴热天进行D.在每次观测的同时,应测出建筑物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并测定风速与风向22.关于建筑场地滑坡观测的周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建筑场
15、地滑坡观测的周期应视滑坡的活跃程度及季节变化等情况而定B.当发现滑速变快,或遇暴雨、地震、解冻等情况时,应增加观测次数C.一般情况下,雨季应比干旱季节观测次数多些D.滑坡体上部荷载减小时可以减少观测次数23.关于树根桩的构造,下列要求不合适的是 _ 。(分数:1.00)A.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小于 C20B.钢筋笼外径宜小于设计桩径 4060mm,主筋不宜少于 3 根C.对软弱地基,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时的钢筋长度不得小于 1/2 桩长;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时应全长配筋D.对强度较高的地基土,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时的钢筋长度不得小于 1/2 桩长;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时应全长配筋24.树根桩施工时,关于注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当采用一次注浆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于 1.5MPa,开始注浆时,需要 1MPa 的起始压力B.当采用一次注浆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于 1MPa,开始注浆时,需要 1.5MPa 的起始压力C.当采用一次注浆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于 1.5MPa,开始注浆时,需要 2MPa 的起始压力D.当采用一次注浆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于 2MPa,开始注浆时,需要 1.5MPa 的起始压力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25.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 GJ8 2007)的规定,下列建筑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的是( )。
17、(分数:2.00)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C.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D.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建筑26.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有关高程基准点的布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特级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 5 个B.其他级别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 4 个C.特级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 4 个D.其他级别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 3 个27.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关于沉降观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_ 。(分数:2.00)A.建筑沉降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场地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以及基础和上部结构沉降B.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时开始C.各类沉降观测的级别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确定D.布设沉降观测点时,应结合建筑结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应顾及蒯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28.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 GJ 82007)的规定,高程控制测量可以采用( )。(分数:2.00)A.水准测量方法B.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C.短视线三角高程测量方法D.短视线水准测量方法29.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
19、07)的规定,关于各等级水准测量仪器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特级水准测量,可使用 DSZ05 或 DS05 型水准仪B.对一级水准测量,可使用 DSZ05 或 DS05 型水准仪C.对二级水准测量,不可使用 DSZ05 或 DS05 型水准仪D.对三级水准测量,不可使用 DSZ1 或 DS1 型水准仪30.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 GJ 82007)的规定,有关水准观测作业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B.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C.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D.由往
20、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31.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 GJ 82007)的规定,关于静力水准测量作业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观测前向连通管内充水时,不得将空气带入B.连通管任何一段的高度都应低于蓄水罐底部C.观测前向连通管内充水时,可以将空气带入D.连通管任何一段的高度都应高于蓄水罐底部32.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 GJ 82007)的规定,关于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导线网或 GPS 网的最弱边边长中误差,不应大于所选级别的观测点坐标中误差B.工作基点相对于邻近基准点的
21、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级别的观测点点位中误差C.用基准线法测定偏差值的中误差,不应大于所选级别的观测点坐标中误差D.为测定区段变形独立布设的测站点、基准线端点等,必须考虑其点位误差33.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 GII 82007)的规定,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作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项目开始前,应对使用的测距仪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应对其定期检验B.测距应在成像清晰、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C.视线离地面或障碍物宜在 1.3m 以上,测站不应设在电磁场影响范围之内D.当一测回中读数较差超限时,应重测整测回34.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包括以下 _ 内容。(分数:2.00)A.测定
22、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和沉降速度B.计算建筑物基础的倾斜、局部倾斜C.计算建筑物的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D.测定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35.高层和大型建筑物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的内容包括以下 _ 方面。(分数:2.00)A.测定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沉降量B.测定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沉降速度C.测定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D.测定地基内部各分层土有效压缩层的厚度36.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主要包括( )。(分数:2.00)A.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及倾斜速率B.测定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及倾斜速率C.计算建筑物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和倾斜速度D.可通
23、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间接确定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37.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下列有关建筑水平位移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建筑水平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应选在墙角、柱基及裂缝两边等处B.水平位移观测的周期,对于不良地基土地区的观测,可与一并进行的沉降观测协调确定C.标志可采用墙上标志,具体形式及其埋设应根据点位条件和观测要求确定D.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的水平位移38.建筑物裂缝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_ 。(分数:2.00)A.测定建筑物上裂缝的分布位置B.测定建筑物上裂缝的走向、长度和宽度C.测定建筑物上裂缝的变化程度D.判定建筑物上裂缝的发
24、展趋势39.关于建筑物风振观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分数:2.00)A.风振观测应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受强风作用的时间段内同步测定建筑物的顶部风速、风向和墙面风压以及顶部水平位移B.风振观测应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受强风作用的时间段内同步测定建筑物的顶部风速、风向、风压以及顶部水平位移C.采用经纬仪观测建筑物风振位移时,观测点相对于测站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0mmD.采用经纬仪观测建筑物风振位移时,观测点相对于测站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5mm40.建筑场地滑坡观测点位的布设应符合以下 _ 要求。(分数:2.00)A.滑坡面上的观测点应均匀布设B.滑坡周界外稳定的部位和周界内稳定的部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专业知识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