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四川省南充市).doc
《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四川省南充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四川省南充市).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四川省南充市)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共 14分 ) 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 。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差愧 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 ,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
2、升高到足有 1 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 “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 ” 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 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 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1960年罗马奥
3、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距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 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 “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 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
4、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小题 1】第一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分 ) 错别字 改正 【小题 2】品读选文,题目 “只管向前奔跑 ”换成 “金牌 ”好不好 为什么 (2分 ) 答: 【小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对表现贝基拉有何作用 (2分 ) 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 答: 【小题 4】第 段中 “他既羡慕又难过 ”,他羡慕什么 为什么难过 (2分 ) 答: 【小题 5】选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2分 ) 答: 【小题 6】贝基拉成功了
5、,你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分 ) 答: 【小题 7】品味选文,谈谈你对人生有何感悟。 (3分 ) 答: 答案: 【小题 1】聘 骋 ( 1分) 【小题 1】不好。 (1分 )“只管向前奔跑 ”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金牌 “则 有这种效果(意近即可) 【小题 1】 “三十二岁 ”“不仅 ”表现他作为运动员年纪偏大,但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弟一个蝉联 ”说明他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强调了贝基拉面对困难,勇敢跨越,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小题 1】他羡慕那些运动员能有机会参加训练 (1分 )又为自己拿不出训练费,买不起跑鞋不能参加训练,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难过
6、。 (意近即可 )(1分 ) 【小题 1】总结全文,点明并深化中心。 (意近即可 ) (2分 ) 【小题 1】一是靠自己勇敢,不 放弃梦想而努力训练。二是遇到一个给他希望和鼓励的教练。 (意近即可 ) (2分 ) 【小题 1】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3分 ) 【小题 1】第一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此题考查的是最基础的知识点,能够正确的写字。但往往是失分较多的题目。平时应对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小题 1】品读选文,题目 “只管向前奔跑 ”换成 “金牌 ”好不好 为什么 此题考查学生是非分析能力,第一问很容易得出正解,困难的是写出理由,这就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然后得出
7、结论。 【小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对表现贝基拉有何作用 (2分 ) 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 此题考查关键词在语境中的作用, “三十二岁 ”与 “不仅 而且 ”强调贝基拉在取得成功的背后,付出的比别人多。 【小题 1】第 段中 “他既羡慕又难过 ”,他羡慕什么 为什么难过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语境,很容易得出正解。 【小题 1】选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此题考查学生对最后一段作用的理解。选文的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有:照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等作用,注意根据实际分析。 【小题 1】贝基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
8、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能力,也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怎样做才能成功。 【小题 1】品味选文,谈谈你对人生有何感悟。 此题考查学生的整合能力,答案:不唯一,写出人生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共 8分 ) 赵州桥横跨在 由希 鞘澜缰 墓糯 扒牛 彩窃斐珊笠恢笔褂玫较衷诘淖罟诺氖 拧庾 判藿诠 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 82米, 两端宽 9 6米,中部略窄,宽 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
9、朝的张嘉贞说它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 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 )大拱由 28个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 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
10、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鸷说,远望这座桥就像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小题 1】品读选文,概括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 (1分 ) 答: 【小题 2】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分 ) 【小题 3】选文是按 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 (2分 ) 答: 【小题 4】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 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 答: 【小题 5】选文在遣词炼字方面颇具功夫
11、。用 “ ”一词突出赵州桥在世界石拱桥史上的地位与成就;用 “ ”一词表明赵州桥造成后使用至今的悠久历史;用 “ ”一词来介绍赵州桥施工技术的独具匠心;用 “ ” 一词赞颂设计者的不凡智慧,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 (2分 ) 答案: 【小题 1】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分 ) 【小题 1】列数据 (列数字 )、打比方、引用 (答对任意两种即可 )(1分 ) 【小题 1】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 (2分 ) 【小题 1】不能。 (1分 )“当时 ”是从时间上限定, “可算 ”是从程度上限定,说明只是当时可算,而现在就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12、去掉后说明语言就不严密准确。 (意近即可 )(1分 ) 【小题 1】著名、最古、巧妙绝伦、杰出 (2分,每空 O 5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8分 ) 低碳与城市生活 张华 低碳经济更需要城市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需要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丹麦哥本哈根市是城市绿色能源和绿色出行的典范,市民摒弃汽车,习惯用自行车或地铁等环保方式出行。哥本哈根以其风力发电出名,城市内共有 5600座风车,为丹麦提供了 l0的发电量。 瑞典马尔默是 “明日之城 ”住宅示范区,住宅区供暖空调利用海水和地下水能量,市内交通重点在于推广使用自行车,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将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连接在一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年高 中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语文 四川省 南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