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考纲明考情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b 元朝行省制度 b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d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c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 d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的统一 b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 化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b 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b唐朝三省六部制 b 清朝军机处 c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b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清朝的边疆政策 c复习线索 (1)夏商周时期: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具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和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等特点。(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3)汉到元:官僚体制和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第 3 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汉朝州刺史的设置1设置: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22作用: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知识链接1汉承秦制(1)承袭
3、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2)汉初沿袭三公九卿制,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时,改为“中朝”和“外朝” ,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权力,使三公无实权。(3)承袭秦朝的监察制,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汉武帝将秦朝的御史台发展为刺史制度;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4)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5)在货币使用上,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继续使用圆形方孔钱。2关于刺史制度的全面认识西汉设置刺史制度,设置的十三州部为监察 区域,而非地方行政区划;刺史也只行使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职权,地方行政权仍然由地方郡县长
4、官行使,二者不能混淆。东汉成帝时,刺史改称州牧,职权有所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二、唐朝三省六部制1内容: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职能:三省职能有别,各司其职。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实施。3发展:唐初, 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知识链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加强皇权。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31宋代设中书门下(
5、习称政事堂)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简称“同平章事” ,职务相当于宰相。2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 ,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四、元朝行省制度1设立:元代 确立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 ,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2职能(1)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的诏旨,行省
6、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能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2)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3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 要。易错提醒 元朝的行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五、
7、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朝代 中央政治制度 地方管理制度秦朝 三公九卿制、皇帝制 郡县制史实两汉 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郡国并行制州、郡、县4唐朝 三省六部制 道、州、县宋朝 二府三司制 路、州、县元朝 一省二院 行省制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 设军机处 改土归流结论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自主性越来越受压抑知识链接1汉、唐、宋三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特点(1)分散宰相权力,在权力上相互牵制。(2)增加宰相的人数,增设相当于宰相的职位。2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于中央。(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
8、多渠道管理,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考核。六、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主要内容西汉时期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唐代 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 狱视察执法情况宋朝 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元朝 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2认识评价(1)积极: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关贪赃枉法的情形也司空见惯,先斩后奏又损害了司法制度的正常进行。 七、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专题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 政体 演进 强化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