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沁县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答题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22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汉代司马迁史记首篇五帝本纪 ,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时期的历史。对这样一个时期,学术界或称为五帝时代,或称为传说时代、英雄时代、酋邦时代等。 五帝本纪所记载的是信史还是传说?如何看待五帝时期的历史记载?这成为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争论的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说,有关文献上对中国历史的记载浩若烟海,但互相抵触的情况不少,让人莫衷一是,特别是五帝时代的文献
2、记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20 世纪初疑古派出现,他们从疑古书开始疑古史,对史书记载的真实性发生怀疑,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始打破数千年来有关史书的神话,极大地解放了思想,人们可以对历史进行重新审视,但问题出在疑过了头,对春秋战国之前尤其是商代之前的历史全盘否定。上个世纪 20 年代以后,考古学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动手动脚寻找历史。80 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丰硕成果,新的考古材料对西周之前乃至夏王朝的历史,有了一个轮廓性的记录。同时,人们也认识到, 史记上有关五帝时代的记载,绝不完全是杜撰,其中有历史的影子,传递着历史的信息。从二十多年前夏鼐先生最早提出文明起源课题以来,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
3、持续性热点。 “九五”期间展开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 ,完成了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年表,开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者联合攻关共同解决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问题的先例,为研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年代的框架。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以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为主体,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考虑到探源工程的复杂性,牵扯面之广,头绪之多,远比断代工程复杂, “十五”期间在中原地区进行了“预研究”和第一阶段研究,为“十一五”全面开展探源工程提出可行性报告和实施方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解决古老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
4、怎样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问题。”王巍说,这里有几个层面,首先是文明起源和形成发展的概念,所谓文明起源就是社会从一个平2等简单的结构走向复杂的、有等级的结构(阶级、国家的产生)的变化。其次,文明的形成以国家的出现为标准。国家是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但是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是某一天突然形成的,国家出现后还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叫“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 ,夏商西周都在这个范围之内。1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概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是研究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的一项探索工程。B. 是研究中华文明为何延续几千年的一项探索工程。C. 是探索中华民族从一个平等简单结构走向复杂的、
5、有等级的结构的变化的奥秘的工程。D. 是为研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奠定年代框架的系统工程。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3 分)A. 一些中外学者对五帝时期的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B. 中国文献中对中国历史的记载存在不少互相抵触的情况。C. 20 世纪初疑古派对春秋战国之前尤其是商之前的历史全盘否定。D. 上世纪 20 年代后,中国考古学应运而生,且取得丰硕成果。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多家机构联合攻关,众多知名学者共同参与同一项目,这在中外文明探索史上尚无先例。B. 学术界所称的传说时代、英雄时代就是特指中国的五帝时代,
6、这一点目前尚无争议。C. 鉴于探源工程的复杂性,尽管有多种力量合作,但是“十一五”期间的研究工作还是会遇到相当的困难。D. 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国家形成后还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所以,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
7、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 ,可在我们老百姓的3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 ,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
8、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 ,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不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 ,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 “好你个司马迁, ”刘彻震怒了, “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
9、的胆量?”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做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 ,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 。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 ,为了“究天
10、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 “就极刑而无愠色” 。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1、!4(选自当代散文精品有删改)4.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B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的形象,生动而传神。C作为短小精简的传记,文章第一段通过写塑像介绍了司马迁的身世和经历,直入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凸显了人物精神,是人物传记的典型笔法。D “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句中的“我们”表现了作者对司马迁由衷的敬佩及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5.“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其中的“
12、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4 分)答:提升精神:_一根骨头:_6.文章结尾处,集中点染了司马迁的风骨与精神,对我们今天确定人生价值、成就事业颇有启发与补益。请结合全文,选择他人格精神的两个方面来进行评析。(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7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8 小题,38 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 710 题。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遍封功臣
13、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5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
14、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及成王用事,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 ,作毋逸 。 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 ”作此以戒成王。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 ,官别其宜。作立政 ,以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周公世家7.下列各项两个句子中分别有通假字和词类活
15、用现象的是一项是(3 分)A. 以夹武王,衅社 诸侯咸服宗周B.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 旦常辅翼武王C.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D. 于是卒相成王 作此以戒成王8.下列对文中(含出处)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公,古代的爵位名称,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B崩,指帝王的离世。古代“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日不禄,庶人曰死” ,这反映了古代社会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 “践阼”就是走上阼阶主位。后来引申为天子登基,即位
16、。D世家,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古代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司马迁撰写史记时用“世家”来记述王侯诸国及大臣之事。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周灭殷商后武王大封功臣,把辅政有功的弟弟旦封到曲阜,称为鲁公,但是旦没有到封地6去,而是留下来继续辅佐武王。B成王长大后周公就把朝政治理权归还给成王,自己面向北回到臣子的位置上,谦恭谨慎,不再接受其他臣子的朝拜了。C虽然天下安定了,但是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没有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制定了官吏职责次序,天下的百姓得以便利,很高兴。D周公去世后,成王并没有按照周公的遗嘱把他葬在成周,而是把他葬在毕邑伴随文王,表明白己并不
17、敢把周公当做臣子。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5 分)(2)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太子得毋废。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
18、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仓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七年秋,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
19、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喋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7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选自史记吕太后
20、本纪第九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 怨:埋怨B. 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 用事:掌权C. 王陵让陈平、绛侯曰 让:责备D. 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 全:保全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这里指的是汉高祖刘邦,谥号为高皇帝,按照唐朝以前的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应该称汉高帝,汉高祖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提法。B.汉代以前,夫人也可用于称帝王之妾,汉代以后,王公大臣(即官在执政以上人)之妻称夫人,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和下人对主人的妻妾的称呼。C.崩本义为山的倒塌,古代把天子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沁县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