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讲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 单项选择题1. (2018河北邯郸一模)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 。陈独秀强调的是 ( )A.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C.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2. (2018湖南衡阳二模)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如图),封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面由副标题为“LA Jeunesse”(法语:青年)与一群讨论的青年组成;下面是美国“钢铁大王
2、”卡耐基的头像。据陈独秀解释,设计这样的封面并非偶然。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 宣传实业救国思潮B. 借媒体发动留学生C. 突出兼容并包方针D. 高举民主科学旗帜3. (2018广东茂名二模)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 ( )A. 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B.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C. 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D. 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4. (2019山东青岛期初)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
3、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 )A. 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 B. 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C. 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 D. 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5. (2019广东百校联考)1917 年 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 。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 。材料可用来说明 ( )A. 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 B. 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C. 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D. 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6. (2019广东湛江调研)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
4、阅读困难,因此 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 。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 )A. 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2B. 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C. “尊孔复古”受到批判 D. “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7. (2018安徽蚌埠二模)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 )A. 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B. 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C. 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D. 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
5、致8. (2018安徽合肥二模)1919 年 10月,沈仲九在五四运动的回顾中指出:“前清时候的学生也有做革命事业的,但他们都是离了学生的地位,而且是个人行动的,若用学生的资格,大家联合起来,去做关系国家社会的事业,是没有的。 ”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 学生社会地位的提高 B.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 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D. 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9. (2018湖南衡阳一模)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 )A. 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B. 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
6、地位C. 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D. 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10. (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1923 年,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 。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 ( )A. 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B. 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C. 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11. (2019广东惠州一调)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 “体” “用” 范
7、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 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 )A. “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C.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12. (2019河北邢台月考)观察右下图,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在 20世纪初期 ( )3“麦喀士(马克思),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 ”梁启超新民丛报1902 年A.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华传播B.
8、 梁启超认可了社会主义理论C. 马克思主义已在华产生影响D. 梁启超思想开始出现巨大转变二、 非选择题13. (2019广东惠州一调)“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晚清以来, 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 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 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 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 。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
9、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材料二 “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 。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
10、,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据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414. (2018山东泰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五四时期,在四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文化氛围中, 梁漱溟以“仁”为核心重新诠释儒学,高度赞美儒家的“直觉人生”,反对西洋“理智人生”和“功利人生” 。同时,他以一种开放的视野对待西方文化,充分肯定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做出科学和民主是有绝对价值、普遍价值的判断,对于这两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传播 试题 解析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