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学案1(无答案)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学案1(无答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学案1(无答案)浙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耳和听觉【学习目标】:1.了解耳的结构,2.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3.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4.探究为什么用两只耳听。【学习重点】: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习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探究两耳的功能【预习导学】:1.耳的结构(1)耳的结构:人的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其中外耳包括 、 ;中耳包括 、 、 、 ;内耳包括_ _、 、 。(2)耳的各部分功能:耳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咽鼓管: 。2.听觉的形成(1)形成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便会引起鼓膜 ,听小骨将其放大再传入耳蜗,引起耳蜗内的液体 ,听觉感受器(耳蜗内)把这一信息沿 传给 ,引起听觉
2、。(2)听觉感受器位于 内,而听觉的形成在 。3.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耳朵,同时应迅速张嘴,是因为:能使 张开,使得 内外的压力平衡,从而起到保护作用。4.列举能降低听力的可能原因: 。5.内耳除了具有听觉感受器,还有位觉感受器,能够保持身体 , 通常晕车、晕船就是 感受器过于敏感造成的。6.双耳效应。声源产生的声波传到人的两耳时,存在着时间差和强度差,这种现象为_ ,人和动物利用双耳效应能够辨别声源的 。【学习研讨】: 目标一:人耳的结构及功能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22耳的结构。耳廓:收集声音。外耳道:声波传人耳的通道。鼓膜:随声音振动。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鼓室
3、连咽鼓管。听小骨:传递声音振动并放大。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调节鼓室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的听力。耳蜗:里面充满了液体听觉感觉细胞。前庭半规管 3.耳的功能:(1)听觉器官,内耳的耳蜗内充满了液体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的刺激后产生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里面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能维持人体平衡。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等症状,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目标二:听觉的形成。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 ,使其产生振动,从而带动鼓室
4、内的 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内耳中的 ,耳蜗中充满了液体的 ,当声音传至内耳时,听觉感受器把信息沿着 传至 ,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我们就听见了声音。小结:听觉的形成过程: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放大)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目标三:影响听觉的原因学生讨论,小结:(1)人的听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得不灵敏。(2)听觉器官的某一部分而导致听力的下降,甚至失聪,如: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会产生传导性耳聋。(3)耳膜破裂造成失聪,声音不能传入到内耳。耳膜破裂的原因有:患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因巨响或被打耳光形成内外压力差等。(4)耳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科学 下册 听觉 答案 浙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