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2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2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2浙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 题 第二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日 期教学目标1.学会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传播的快慢。2.会学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会综合分析声音与光传播的异同;会把学到的知识解释各现象。3.爱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把兴趣学习逐步提高到主动学习。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和声音如何传播 。难点: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在启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一)导入新课:1先用收音机播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到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2我讲的话同学们都听到了吧?
2、这些都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声音。3请学生翻开课本,老师板书第二章 声现象接着请学生看第一段书,以了解本章学习的内容。4声音与我们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密切的联系,今天先讲解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板书)(二)新授:第一层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1老师先演示实验:(1)重新用收音机播放音乐,大家听到了声音,同时请学生仔细观察机身及扬声器在振动。(2)拨动胡琴琴弦,听到声音,看到琴弦在振动。(3)敲击锣时,听到声音,看到锣上放的纸片在振动。(4)敲击音 叉,听到 声音,将它放在水中溅起水花音叉振动。(5)请学生高声朗读“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时摸住喉头,感觉到声带在振动。2总结:“声音的产生是由于
3、物体的振动”(板书)3再请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举例说明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4老师在总结的基础上讲:“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请学生回答刚才的观察与实验中哪些物体是声源。第二层次:“声音的传播”1那末声源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如何传到我们人耳的呢?板书:“声音的传播”。2先研究扬声器的振动是如何传入我们耳朵:(1)请学生看课本及一段文字解释,并请学生说明:扬声器纸盆振动压缩周围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波动向远处 传播。(2)老师解释:这好像铅笔敲击水面振动形成一串水波向外传播。(板书:传递声音的波叫声波)(3)老师讲解:我讲的话是由于声带的振动,引起空气疏密变化,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听到声
4、音(4)学生小结: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板书)- 2 -3声音可否在水中传播呢?请学生解释:(1)潜水员在水中可听见岸上人讲话;(2)鱼在水中可以感受到岸上风吹草动。学生小结: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板书)4声音可否在固体中传播呢?(1)老师讲解“伏地听声”的故事: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啼声,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2)请学生做几个实验:将机械手表放在桌子一端,另一端 耳朵贴在桌面上听一下有什么感受,说明什 么?展示“土电话”,请几位学生演示,有什么感受,说明什么?看课本贝多芬听音乐的办法。(3)学生小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板书)从以上事例说明:声音传播需要物质(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科学 下册 声音 产生 传播 教案 浙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