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峡习题课件语文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峡习题课件语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峡习题课件语文版.ppt(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3三峡,走近作者 郦道元(约470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主题解说 本文先总写三峡概貌形势,然后分别描写四季特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山水四季图,读来令人心驰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触勾画出三峡奇险、清秀的特点,表达了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结构图解,重点探究 师: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是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生甲: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生乙: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江水漫上丘陵,
2、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生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泉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生丁: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凉怪异的叫声连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写作借鉴 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水经注介绍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书中详细记载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与之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
3、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qu,zhn,x,xin,s,tun,yn,sh,zh,zhun,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至于/夏水襄陵 C猿鸣/三声泪沾裳 D每至/晴初霜旦 【点拨】猿鸣三声/泪沾裳 4按要求默写。 (1)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水清的句子是:_。 (2)文中直接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 (3)文中表现夏季时三峡水流之快的句子是:_。 (4)文中直接描写高猿长啸情景的句子是:_。,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属引凄异,空
4、谷传响,哀转久绝,5填空。 (1)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_的总称。 (2)三峡选自_一书,作者_, _(朝代)的_家、_家。,瞿塘峡、西陵峡、巫峡,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散文,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景,描绘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B本文布局匠心独运,先写七百里山势,再写夏水迅猛,接下来依次描绘秋、冬、春三季的景物。 C作者描写景物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写山为静,写夏水为动。 D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丰富,可谓穷三峡风光,尽四时景物。 【点拨】接下来按照春冬、秋的顺序写景,B,(一) 阅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3 三峡 习题 课件 语文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