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服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2、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2、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D、封建等级秩序森严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4、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 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政权系统,并不完备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D、秦始皇帝,才能非凡5、典故“指鹿
3、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B、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C、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D、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6、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A、门下省 B、尚书省 C、参知政事 D、中书省7、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的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
4、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 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 2 -A、魏晋南北朝 B、秦朝 C、唐宋 D、两汉8、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9、藏文史籍萨迦世系史载 :“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三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八司巴的住地和教法所
5、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司巴。”管理这个省的中央机构是( )A、西藏行省 B、刺史 C、宣政院 D、中书省10、明代大学士福建人叶向高曾说过:“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由此可见明代阁臣( )A、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B、是为高权重的宰相C、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D、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11、“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到 1000 人以上。这
6、从实质上表明( )A、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B、清朝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C、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D、清朝中央政府广开言路12、康熙在 1711 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 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13、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
7、人犯法难逃罪责 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14、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 3 -的深刻变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领事裁判权( )A、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C、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5、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更清晰地了解到英方要求后,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部分内容):“一、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再次强调不准久住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开放
8、,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只是询问款项如何筹措。”该谕旨( )A、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B、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C、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16、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 ) A、增强了民族意识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实现了民族独立17、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收后,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
9、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这主要 是由于( )A、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精美商品扩展中国市场B、是美国侵华政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C、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确立了美国霸主地位D、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既得了利益又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感激18、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9、1940 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邢台市 第七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