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4单元第8讲1840_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4单元第8讲1840_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4单元第8讲1840_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后限时集训.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8讲 18401912 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 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 【导学号:61600036】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C 材料是针对外国人能否入城的问题,与对外开放无关,故 A项错误;外国人能否入城与国家主权无关,故 B项错误;中方
2、反对外国人入城,以致引发反入城风潮,说明清政府消极抗拒南京条约 ,故 C项正确;根据南京条约 ,在通商口岸外国人要求入城符合条约规定,故 D项错误。2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进程B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D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
3、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 ,故 A项错误;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清政府没有彻底放弃,故 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表明清政府外交衙门的建立是被动的,故 C项错误;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名称上看,衙门体现了封建性,总理各国事务体现了殖民地的特征,故 D项正确。31875 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
4、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2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忧虑B 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并未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故 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俄入侵我国,对中国的边疆、沿海均造成威胁,故 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是工具,关键原因是“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故 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41895 年 5月 13日,光绪帝通过总理衙门电谕驻俄使臣许景澄:“辽东地方借三国之力,倭允归还,大有利益。现在和约已换,三国视事已了结。惟台湾众情不服,势将变乱,难以交接,此中国最为棘手之事。闻台民不愿从
5、倭,意在他国保护。著许景澄将此情形密商俄外部,能否仍联三国,设一共同保护之策”这反映了清王朝( )A希望三国干涉范围扩大到台湾B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C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战争影响D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A 材料的意思是光绪帝还希望三国共同干涉的范围扩大到即将落入日本囊中的台湾,故 A项正确;清政府高层已经将俄国视为共同拒日的可靠盟友,但是并未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故 B项错误;C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D 项与材料无关。5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 ,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
6、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 ) 【导学号:61600037】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 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可知外国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并把太后赶出了北京,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攻下北京,故 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慈禧还不是太后,故 B项错误;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她不可能被赶出皇宫,故 C项错误;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将太后皇族赶出了北京城,故 D项正确。6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
7、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 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A 材料中天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诸王向洪秀全建议,军队人数增加,为了筹集军3粮,安徽、江西应该“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得到洪秀全的赞同,说明他们主张维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故 A项正确。7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
8、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 。这说明了( ) 【导学号:61600038】A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发B鸦片战争战败对外交的冲击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实际需要D傲岸自大的观念发生新变化D 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故 A项错误;材料中洪仁玕的观点代表的是太平天国的外交,没有涉及“鸦片战争战败” ,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并未体现重振太平天国威风,故 C项错误;根据材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得出太平天国外交观念的转变,故 D项正确。8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
9、从 1860年到 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 21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B 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故 A项错误;督抚由满洲贵族担任变为由汉族地主担任,反映了清朝重用汉人超过满人,清朝的军政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切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故 B项正确;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故 C项错误;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以解决材料没有涉及,故 D项错误。9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中国近代 现代史 单元 1840 _1912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