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17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ocx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17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17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强化练 1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年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图是一幅 20 世纪 50 年代的入社年画,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它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土地改革运动迅速发展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材料的主旨是入社的问题,故 A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材料不能反映工农业生产信息,故 B 项错误;材料“入社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员私有的耕畜、大中型农机按合理价格
2、由社收买,成为集体财产,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农民入社的情景,不符合土地改革的特点,故 D 项错误。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我国农业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是( )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社C.公私合营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 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社会化是指将农业私有化转变为农业集体化,故 B 项正确。1950 1952 年土地改革把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排除 A 项;
3、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排除 C 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 20 世纪 80 年代初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排除 D 项。3.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A、B、C 三项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的革命,其任务是
4、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 D 项正确。4.1956 年,浙江一些地区曾出现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按产量来计算社员报酬的“包产到户”的做法。这一做法( )A.表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建立B.承认了农民个体的土地所有权C.贯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有利于弥补社会主义改造的缺陷答案: D解析: 根据时间信息“1956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人民公社尚未建立,故排除 A 项。“包产到户”是一种责任制,并不是承认农民土地所有权,故排除 B 项。此时家庭联产2承包责任制尚未实施,故排除 C 项。通过生产责任来刺激农民生产,这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5、的弥补,故选 D 项。5.(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期末)“河西是个好地方,水库相连像珍珠。千里戈壁变良田,鱼米之乡花果园。石油似海铁成山,地下宝藏数不完,河西英雄志气昂,大搞工业劲冲天。河西英雄千百万,敢想敢说又敢干,天地都在手中掌,亩产定能上五千。”这是某一时期河西地区的口号,该史料( )A.真实地反映了河西地区的富饶B.反映人民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热情C.体现了“大跃进”的“浮夸风”D.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河西地处西北干旱区,“水库相连”“亩产定能上五千”等口号明显夸大了河西地区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农民参加合作社,
6、无法反映人民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热情,故 B 项错误;根据“水库相连”“石油似海铁成山”“大搞工业”“天地都在手中掌,亩产定能上五千”等可知该口号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改革开放,故 D 项错误。6.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毛泽东曾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毛泽东说这话最有可能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改革时期,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是强调粮食和钢铁的重要性,故 A 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工
7、业化建设奠定基础,没有如此突出钢铁的地位,故 B 项错误;“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表明以钢为纲,最有可能是在“大跃进”时期,故 C 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强调阶级斗争,故 D项错误。7.在中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有的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来描绘时代背景以抒发美好愿望。下列春联可能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是( )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B.“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C.“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D.“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答案: C解析: “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
8、”是指十年“文化大革命”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影响;“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是指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因此选 C项。8.“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该段材料描述的是( )A.社会主义农业改造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D.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 C
9、项正确。A、B 两项不具备这种特点,故排除;D项不是农业方面的制度,故排除。9.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步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3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 设立深圳等四地为经济特区 开放宁波、温州为沿海港口城市A. B.C. D.答案: 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是 1980 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 年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5 年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故正确顺序为,C 项正确。10.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考点 强化 17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探索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