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020世纪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专题检测.docx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020世纪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专题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020世纪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专题检测.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检测十 20 世纪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一、选择题1.据统计,在 19131938年的 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 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 3%,年增长率为 0.7%。这表明 ( )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末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保护本国利益,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加剧了这一现状,导致世界贸易处于低水平,故 B项正确。A 项不符合经济危
2、机的史实,故错误,C 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由于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国际关系恶化,故 D项错误。2.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 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下列法令,按其出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紧急银行法 农业调整法 联邦经济救济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A.B.C.D.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紧急银行法颁布于 1933年 3月;农业调整法于1933年 5月 12日颁布;联邦经济救济法颁布于 1933年 5月;全国劳工关系法颁布于 1935年,B 项符合题意。3.(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下图是美国 192919
3、40年失业率图表。造成 19371938年现象的因素是罗斯福政府( )A.实施财政紧缩政策B.推出新农业调整法C.扩大公共工程规模D.成立农业调整署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新政。根据图表可知,1937 1938年间失业率增长很大的比重,这种现象与国家政策的调整相关,财政紧缩会减少国家投入,失业率可能会上升,故 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中没有颁布新农业调整法,故 B项错误;扩大公共工程规模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失业会减少,故 C项错误;罗斯福对农业的调整主要致力于调整农产品结构,实行价格补贴,防止农产品过剩,不会造成大量的失业,故 D项错误。4.(2018浙江十校联盟高三 10月适应性考试)有
4、学者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家经济时说:“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作用仅限于通过法制保障经济自由和通过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公平和安全。”下列关于这一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B.进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完善社会保障C.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政策的决策权2D.注重限制垄断行为以保护竞争的秩序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据材料“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可知,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不合题意,故 A项错误;据材料“国家进国家的作用仅限于通过法制保障经济自由和通过
5、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公平和安全”可知,进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不合题意,故 B项错误;据材料“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可知,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政策的决策权不合题意,故 C项错误;据材料“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作用仅限于通过法制保障经济自由和通过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公平和安全”可知,注重限制垄断行为以保护竞争的秩序符合题意,故 D项正确。5.20世纪 90年代,基于观念的更新与机遇的把握,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出现了重大突破。下列对两国发展原因共通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调整经济运行机制B.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C.政府全面干
6、预经济D.政治多极化格局的确立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 20世纪 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20 世纪 90年代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美国则出现了“新经济”,都在一定程度上了调整了经济运行机制,故 A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与中国无关,故 B项错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美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初出现“滞胀”后也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两国都没有全面干预经济,故 C项错误;多极化只是一种发展趋势,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故 D项错误。6.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
7、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 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 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D.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答案: D解析: 根据题目中“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撒切尔夫人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经济投资,故A项错误,D 项正确。B 项中的“滞胀”现象和 C项中的“福利国家”均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B、C 两项。7.1946年
8、 5月,法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大规模国有化的法令,对煤炭、电力和运输等基础工业实行国有。到了 1946年底,国家占股份 50%以上的公司达 130家,政府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这表明法国( )A.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B.维护了公有制主体地位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法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 A项错误;社会主义国家以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为目的,故 B项错误;据材料“1946 年法国政大规模国有化的法令政府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欧普遍实行,这反映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 C项正确;
9、法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 D项错误。8.在一个落后国家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与改革道路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他又认为“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理论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有( )3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要结合本国国情 强调要利用经济中的市场要素 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包围的国际形势A. B.C. D.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故错误;列宁新经济政策是针对当时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邓小平是针对当代中国主要矛盾而进
10、行的改革,二者都符合了本国的国情,故正确;列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邓小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故正确;改革开放是在中西方关系相对缓和,自主开放的结果,故错误,故 C项正确。9.列宁曾这样说过:“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要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政策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 B.C. D.答案: A解析: 材料中列宁肯定了“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1020 世纪 不同 经济发展 模式 探索 检测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