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形、地貌学案.doc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形、地貌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形、地貌学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四 地质作用与地形、地貌考纲原文呈现 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全国卷近 5 年 0 考)理主干知识1.内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2.板块边界与地貌板块碰撞区板块张裂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运动方向 | | |形成地貌 裂谷、海洋、海岭 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2示意图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褶 皱地质构造背斜 向斜断 层形态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2、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判断方法图示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内力作用)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内力作用)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外力作用)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外力作用)构造地貌图示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易错警示】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
3、准确的。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 1】 (2017江苏地理,5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3(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乙断层只切断了最下边一个侵蚀面的连续性,而岩浆活动穿过了下边两个侵蚀面,说明乙形成早于丙,而甲形成于图中三个侵蚀面后,甲形成晚于丙,故 B 项正确。第(2)题,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
4、,所以在图示地质演化过程中,共形成了两次褶皱,故选 B。答案 (1)B (2)B【典例 2】 (2017烟台期末检测)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2)图中( )4A.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C.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形成时间顺序为解析 第(1)题,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甲为向斜山,乙为背斜山,成因不同。丙河发育在断层上。第(2)题,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
5、油气构造。处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不可能是干旱环境。处为岩浆岩,不可能有化石。的形成顺序为。答案 (1)D (2)D1.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程序2.地质构造的应用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下图所示:练高考重点题组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2016南京模拟)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 200 千米,深达 1 000 米至 2 000 米,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1)(2)题。5(1)对图中所呈现的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
6、构造的是( )解析 第(1)题,结合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东非大裂谷是由于岩层发生水平运动后,两侧岩层上升,中部岩层相对下降形成的,即岩层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即可判断 A 图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答案 (1)A (2)A题组二 地质构造判读及应用2.(2017辽宁五校协作体考试)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3)题。(1)图中地层形成最早的是( )(2)关于飞来峰景观的形成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6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3)图示时间最可
7、能是( )A.上午 B.半夜 C.下午 D.傍晚解析 第(1)题,沉积岩层埋藏越深,形成时间越早,图中右侧海拔 0 米以下的 B 所示岩层是海拔 0 米以下岩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在右侧海拔 0 米以上的岩层中,C 所示岩层又在B 所示岩层之下,因而形成时间更早。选 C。第(2)题,由图可知,飞来峰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结合图示岩层状况可推知,该飞来峰应为沉积岩层推移上覆之后被外力侵蚀而形成的(其岩层与图中右侧沉积岩层相吻合),而推移上覆则是由于水平挤压使岩层断裂,之后岩层继续受水平挤压而出现的(据图中岩层分布可知)。选 A。第(3)题,图示为河谷地形,图中河谷上空有云层和降水,说明此时河谷的
8、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此时吹山风,为夜晚。选 B。答案 (1)C (2)A (3)B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全国卷近 5 年 5 考)理主干知识1.外力作用与地貌之间的关系图示2.外力作用的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区域 特点 主导外力干旱、半干旱地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风力作用湿润、半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大 流水作用高山地区 气温低、冰川发育 冰川作用沿海地区 海水运动 海浪作用7(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地区 特点 典型地貌 示意图河流上游地形陡、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河流中下游地
9、形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风力作用地区 特点 典型地貌 示意图风的源地附近风力强,以侵蚀作用为主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离风源较远地区风力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3.河流堆积地貌类型 在流域中的空间位置 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山区河流流出谷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
10、入海口和海滨地区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 1】 (2017课标全国,911)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8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11、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审题指导 (1)本题容易误选 B 岩石裸露。注意题干设问的核心词是“集中连片” ,即洪积扇的形态,而不是问洪积扇的形成。(2)重点关注比例尺和图例,找到主要差异在于地势起伏和河流长度。(3)关键词“耕地少”土层薄,不适合农业生产。解析 第(1)题,贺兰山东麓是我国冲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受独特的气候和山地特征影响。贺兰山东坡处在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贺兰山东麓坡度骤减,河流搬运能力急剧降低、碎屑物质大量堆
12、积,因河谷众多,冲积扇能集中连片分布。第(2)题,形成甲冲积扇的河流主要流经北部低山地区,地形地势起伏较小,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流程较长,沿途砾石持续沉积,至洪积扇部位以泥沙沉积为主。第(3)题,贺兰山东坡南段地形地势起伏大,水的流动性强,山麓洪积扇堆积物以砾石为主,泥沙较少,土层较薄,耕地面积较小。答案 (1)C (2)B (3)B9【典例 2】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 “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形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奇特景观。读我国北疆地区魔鬼城分布图,完成(1)(3)题。(1
13、)形成雅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风力搬运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2)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A.东西向 B.南北向C.西北东南向 D.东北西南向(3)北疆地区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形成原因是准噶尔盆地( )A.风力较小,搬运能力弱B.沙粒较大,风力搬运不动C.地势较低,地形起伏大D.降水较多,水源较丰富,植被覆盖较好解析 第(1)题,准噶尔盆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选 B。第(2)题,准噶尔盆地受西风带影响大,常年吹西北风,受风力侵蚀作用的影响,小丘呈现西北东南走向。选 C。第(3)题,准噶尔
14、盆地南北分别有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西部地势较低,西风将水汽带入盆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该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和地下水相对较多,地面沙粒不易被搬运走;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地面粗糙程度增加,风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选 D。答案 (1)B (2)C (3)D101.利用地质作用原理和规律突破地理思维该部分知识概念较多,与生产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主要包括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等相关内容。结合近年高考,应主要关注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其分析思路如下:2.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 2018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专题 通关 攻略 地质 作用 地形 地貌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