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西藏林芝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2 小时 30 分钟 满分:3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以下题目有且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 6 分)1.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 100 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AA、aa 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段内 Aa 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B.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 A 突变为 aC在段,A
2、A 个体比 aa 个体的适应能力强 D.段过程中,该种群发生进化2.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 表示物质。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该模型的是 A.是甲状腺细胞,A 是甲状腺激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B.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 是抗利尿激素,是垂体细胞C.是传入神经元,A 是神经递质,是传出神经元D.是 T 细胞,A 是淋巴因子,是 B 细胞3.细胞具有相对独立的内部环境,但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也离不开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钾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B.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分子,主要以胞吞的方式进入肝细胞内C.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
3、胞膜上所含有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与细胞含有的基因数目有关D.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胃酸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属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C.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无机盐、神经递质- 2 -D.激烈运动可引发肌肉酸痛但内环境的稳态并没有被破坏5.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血糖平衡的调节水平衡的调节渗透压平衡的调节调控促激素的分泌体温平衡的调节A. B. C. D.6.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参与下列哪项作用A.非特异性免疫
4、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7.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 B.C. D.8.已知 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121 ,且氧气中 1 键完全断裂molO时吸收热量 496 ,水蒸气中 1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463 ,则氢气中 1kJmolHOkJl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HA.920 B.557 C.436 D.188kJ9.25、101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
5、确的是( )A. B. C. D. 2222185./HgOHlkJmol10.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 ; 2Csg2Cg12CsOgCg2H ; ; SOS3H2S2S4 ; ;221Hg2O5g1O6 ; 3CasasCg72CasH;2O8A. B. C. D.11.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4NaS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2422NaSSHO- 3 -溶液 23NaSO稀 24HSO 2HO实验 反应温度/ /VmL1/col/VmL1/col/VmL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
6、.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12.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gY2 Zg0H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 的产率增大ZC.增大 , 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 的转化率增大()c Y13.在一个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N2(g) + 3H2(g) 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v(N 2):v(H2):v(NH3)=1:3: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2v 正 (N2)=v 逆 (NH3)3mol HH 键断裂
7、的同时有 2mol NH 键也断裂A. B. C. D.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在 10s 内通过电解槽某一横截面向右迁移的正离子所带的电量为 2C,向左迁移的负离子所带电量为 3C,那么电解槽中电流强度大小为 ( )A0.1A B0.2A C0.3A D0.5A- 4 -15、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 d、极板面积为 S, 0是常量,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 )A电场强
8、度不变,电势差变大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变C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 D电场强度较小,电势差减小16、在如图所示的点电荷的电场中,一试探电荷从 A 点分别移动到 B、C、D、E 各点,B、C、D、E 在以 Q 为圆心的圆周上,则电场力做功( )A从 A 到 B 做功最大 B从 A 到 C 做功最大C从 A 到 E 做功最大 D做功一样大17、如图所示是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那么 a、b 所示的电阻及这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后图像所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 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a 表示电阻小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a 表示电阻小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a 表示电
9、阻大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恒定不变,电灯 L 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滑动,则( )A电灯 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B电灯 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C电灯 L 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D电灯 L 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19、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的定义式 ,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qItB电源的负载增加,输出功率一定增大C 电 动 势 在 数 值 上 等 于 电 源 将 单 位 正 电 荷 从 负 极 移 送 到 正 极 时 , 非 静 电 力 所 做 的 功D从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的电压成
10、正比,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URI20、如图所示,A、B两点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一条电场线上,若一带负电的粒子从B点运动到A点时,加速度增大而速度减小,则可判定( )- 5 -A. 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 点电荷一定带负电C. 点电荷一定在 A 点的左侧 D. 点电荷一定在 B 点的右侧21、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 II 卷(非选择题)22、 (6 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
11、阻为 Rg=500,满偏电流为 1mA 的毫安表,表盘刻度分为 100 个刻度.现接成量程分别为 10V 和 100V 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 R1=_,此时刻度盘每个刻度表示_V,所串联的电阻R2=_23、 (8 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中是 表,是表,为使表的读数增加,变阻器的滑片 P 应向移动;为使表读数减小,变阻器的滑片 P 应向移动.24、 (14 分)如图是示波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电子经电压 U1从静止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偏转电场的电压为 U2,两极板间距为 d,极板长度为 L,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求(1)电子经电压 U1加速后的速度
12、;(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 U2时沿垂直极板方向偏移的距离 y;(3)电子离开偏转电场 U2时的动能。25、 (19 分)如图电路所示的变阻器的总电阻 R1=12,电路中 R2=12, R3=2.5,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与中心点接触,当开关 k 接通时,伏特表示数为 3 伏,这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d U2yLU1- 6 -9 瓦,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2)开关 k 断开时,电源内电阻消耗的功率。26.(1)请用下列 4 种物质的序号填空:O 2 NH 4NO3 K 2O2 NH 3,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2)X、Y 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 XY2型化合物,已知 XY2中共有 38 个
13、电子,若 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 (2.02105Pa),但在 180 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氯化铝是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4)现有 ag 7 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 A.c 和 f B.b 和 g C.d 和 g D.b 和 e d 与 g 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 27.根据结构对有机物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性质的掌握。(1)
14、下列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的是_(填字母),它与苯的关系是_,写出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预测该芳香烃_(填“能”或“不能”)发生该类反应。(2)下列有机物属于羧酸类的是_(填字母)。a.CH3CHO - 7 -(3)下列有机物属于糖类的是_. (填字母 )a.油脂 b.纤维素 c.蛋白质28.如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将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2)S 形导管中液面 A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说明此反
15、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由实验推知,MgCl 2溶液和 H2的总能量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29.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共 9 分)(1)1 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 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 分别是 、_。(2)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 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 代表 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 2 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
16、导致_加剧。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 (2 分)图 2 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 8 -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30.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A、B、C、D 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共 8 分)(1)此图中_(填图中的数字)(2 分)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对于人体大多数细胞来说_(填图中的数字)是它们的内环境。(2)液体与比较,明显减少的化学成分是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 。 (2 分)(3)某些人接触花粉使结构 A 的通透性增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藏 林芝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二理综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期中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