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海南省海口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海南省海口四中 2017-2018 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0 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的天体 M 可能是A. 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 D. 火星或土星2. 与地球相比,天体 M 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没有坚硬的地表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很小A. B. C. D. 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的 3.5 倍。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3. 在太空,太
2、阳能发电效率高主要原因是()A. 激光能量集中 B. 不受大气的影响C. 距离太阳近 D. 规模不受空间束缚4. 上图中甲、乙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大,甲地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大气稀薄2多晴天,少阴雨 地势高,离太阳近A. B. C. D.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5. 甲圈层的主体是A. 河流 B. 湖泊 C. 冰川 D. 海洋6.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 大气 B. 水 C. 土壤 D. 生物近年来我国某特大城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 图中处,气压最高的
3、是A. B. C. D. 8. 下列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A. 提高建筑物高度 B. 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 扩大中心城区面积读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题。 9. a、b 两地的气压性质为()3A. a 地是高气压,b 地是低气压 B. a 地是低气压,b 地是高气压C. a、b 两地都是高气压 D. a、b 两地都是低气压10. 图中亚洲东部 c 点的风向是()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今年第 22 号台风“苏拉”(热带风暴级)登陆福建,致使福建省部分市县受灾严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 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苏拉”成
4、因的是()A. B. C. D. 12. 造成台风灾害主要由A. 狂风、沙尘暴天气 B. 狂风、暴雨C. 地震、海啸 D. 狂风、赤潮下列所示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 )A. 大气降水量增加 B. 地表径流量增加 C. 水汽输送量增加 D. 地下径流量增加14. 下列属于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是( )A. 伐木樵采 B. 平整土地 C. 修建梯田 D. 修建水库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下列各题。 15. 若 AB 线是 30纬线,则这个海域肯定位于(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1
5、6. 如果该海域是太平洋的一部分,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4A. 北赤道暖流 B. 东澳大利亚暖流 C. 拉布拉多寒流 D. 加那利寒流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到 2100 年,世界海平面将升高 4050 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7. 据预测,到 2100 年,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淹没部分耕地 滩涂面积缩小A. B. C. D. 18.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森林被大量砍伐 臭氧层破坏 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 B. C. 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 单位:米 ) ,完成
6、下列各题。 19. 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 避开河谷 B. 避开山脊 C. 联系居民点 D. 避开断层20. 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沿断层线分布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 B. C. D.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 1200 余米,相对高度128 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问题。521. 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A. 甲 B. 乙 C. 丙 D. 丁22.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A. 风力堆积 B. 岩浆入侵 C. 冰川侵蚀 D. 流水堆积下
7、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A. B. C. D. 24. 符合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A. B. C. D. 读某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堆积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6A. 甲地常形成冲积扇 B. 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 堆积地貌C. 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D. 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26. 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 面积广阔,地价低 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地势平坦开阔A. B. C. D.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8、 该山地位于( )A.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南半球中纬度地区28. 甲地的植被应为A. 常绿阔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 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30. 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 蒸发量增加 B. 降水量增多 C.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9、 D. 地下径流增多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0 分)31.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7(1)从气流分布状况看,甲处为_,从气压状况看,乙处为 _ 。(2)试比较郑州、西安两地在气温、气压方面的不同点。(3)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4)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原因是_。32.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 A 处的岩石中找到了古生物化石,该处岩石按成因分类应属于_岩。(2)图中字母 B 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_,地貌形态是_,地貌形成的原因是_。(3)在 A、B、C 三处的地质构造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10、_处,有利于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_处。(4)在图示区域进行修路、修建水库大坝等工程建设需要避开_处,原因是_。(5)修建工程隧道应选址于_处,理由是_。833.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2009 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图 1 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 2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34. 读我国秦岭山脉自然带分布图,完成
11、下列问题。 (1)图中 a 自然带是_带,b 自然带是_带,c 自然带是_带。(2)该山无冰川带分布,简析其原因。(3)该山脉生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多样性,简析其原因。9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 1】B 【小题 2】D【解析】该题考查八大行星的运动轨迹。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M 介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所以可能是水星或金星。选择 B项。该题考查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有生命的存在,内部原因是有生命存在的大气、水和温度。M 天体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水星上没有大气
12、,而金星上大气密度过大,都不适宜生命存在。故选 D 项。3.【答案】【小题 1】B 【小题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宇宙环境。太空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不是激光能,A 错。在太空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影响,太阳能发电效率高,B 对。与日地距离相比,太空电站的高度可以忽略,而且地球在不断自转,太空电站轨道是相对静止状态,有近日时,也有远日时,C 错。太空电站规模大小与发电效率高没有必然联系。D 错。故选 B。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为青藏高原地区,乙地为四川盆地。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差不大,但由于甲地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少阴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1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丰富,因此正确。故选 C。5.【答案】【小题 1】D 【小题 2】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读图可知,甲圈层是水圈,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 97.5%,所以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冰川是陆地淡水主体。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10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的特点。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7.【答案】【小题 1】B 【小题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热岛效应导致城市中心区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而高空形成高压;郊区气流下沉,近
14、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从海拔比较同一地点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近地面永远大于高空,故气压由大到小排序为。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热岛效应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形成热岛效应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如工业、民用锅炉以及汽车排放出大量尾气,燃料燃烧散放出的大量热,水面减少,高楼林立,空气不易对流,热量不易散失等。结合本题,故选 C。9.【答案】【小题 1】A 【小题 2】B【解析】本题考查气压性质。1 月为北半球冬季,故亚欧大陆上较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形成冷高压,即 a 为亚洲高压,而海洋上形成低压,即 b 为低压中心。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根据图中等压线可知,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海口 2017 _2018 年高 地理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