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试题.doc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 1840 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材料反映了中国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 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C.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D. 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840 后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结
2、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 A 正确。当时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故 B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政府放弃抑商政策,故 C 排除。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故 D 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名师点睛】鸦片战争后,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了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2.1873 年,唐廷枢辞去待遇极厚的买办,担任困难重重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郑观应致张振勋信解释其原
3、因称“观应前闻唐君景星云,伊昔年由沪返港,其船避风, (洋)船主限每客水一铁壳,约重一磅,日中解渴洗面均在内。唯船中有羊百余头,自然满桶水任其饮,待人不如羊,殊为可恨”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的形成A. 为了抵御西方文化入侵B. 为了与洋人争夺权益C. 得益于买办阶级的转化D. 因民族自尊受到伤害2【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廷枢辞去待遇丰厚的洋行买办,任职于困难重重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其原因在于其乘船经历中看到洋人“待人不如羊,殊为可恨”即不满洋人对同胞的欺压,因此投身于创办民用工业的行列,故可知 D 项正确。题干强调洋务派的形成与民族自尊受到伤害有关,而不是为了抵御西方文化入侵,排除 A。
4、题干体现洋务派的形成不是为了与洋人争夺权益,而是民族自尊受到伤害的影响,排除 D。C 项得益于表述错误,买办阶级的转化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D。3.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18751884 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 亏损 沈葆桢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 亏损 胡思燮A.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 自然经济的抵抗C. 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
5、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决定”因素,洋务企业的走向主要是亏损或没有经费导致失败。ABD 都是外因,只有 C 项是内因。如果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话,一般是被吞并或被抢生意,但洋务企业失败却主要是内部亏损所致,故 A 项错误;自然经济已经在逐步解体了,这一外部条件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导致管理权掌握在封建官僚手中,贪污腐化、任人唯亲,导致企业亏损严重以至于倒闭,故 C 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没有国家政权的支持,是无法与洋务企业一争高下的,不能作为洋务企业失败3的原因,故 D 项错误。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6、【名师点睛】洋务运动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只学技术而不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2)洋务企业存在弊端(3)西方列强的制约和洋匠的敲诈,企业发展困难。(4)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5)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督抚去搞,难成大业。4.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见( )A. 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B. 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C. 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D. 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7、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洋务运动期间” 、“采购大吃回扣” 、 “人力成本高”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 两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表述是对题干材料内容的曲解和误读,带有一定片面性,另一方面,即便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管理体制弊端的结果。从而可知,B 项正确。所以答案选 B。考点:中国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落后的封建官僚管理体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技术器物阶段)洋务运动5.1930 至 1936 年我国共入超 32 亿两海关银,占近代入超总值 45%,造成这
8、一时期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抗战时期需大量进口军事物资B. 长期内战生活资料依赖进口4C. 经济危机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D. 国民经济建设引进机器设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从时间判断,中国在 1930-1936 年入超的海关税占近代入超总值的近一半,这就要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个时间正是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发生,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都很大。故答案选 C。其它三项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6. 阅读下面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注册商标和外国洋商在中国的注册商标统计图,出现图中变化的原因是( )A. 列强放松
9、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 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C. 中国政府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D. 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注反映的是 1923 年前与 19281938 年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注册商标和外国洋商在中国的注册商标统计图对比,从中可以看出,19281938 年中国民族工商业数量较之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C 项正确。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驿站期间与试题中的时间不符,不选 A。日本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不能促使中
10、国民族工商业注册商标的显著增多,不选 B。注册商标的增多不能说明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不选 D。7. 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 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到了 1944 年,西南地区的5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 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 93.52%和 85.61%。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政府努力改变全国工业布局B. 四大家族加强了工业垄断C. 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D. 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到了 1944 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 88
11、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 8561。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的侵华,中国民族工业内迁,所以 C 正确。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内迁8.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A. 西式生活方式传人的影响B. 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 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旨在
12、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 、 “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 ,材料主旨强调的是追求更多的财富,而不是倡导节俭。再根据题干“根源”要求,可知 C 项属于经济方面,属于内部原因,最为根本,正确;A 项属于外部客观原因,排除;B 项属于思想观念的变化,不是根源,排除;D 项与题干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69. 甲午战争后, “剪发易服” 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 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 “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
13、”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A. 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B. 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C. 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D. 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断发易服“运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装面料与传统面料的利权之争,故 A.正确。倡导中式服装、国货运动,不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故 B.排除。保存传统文化,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目的,故 C.排除。立宪派以推进宪政改革的手段不是“断发易服” ,故 D.排除。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辛集市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 曲折 发展 中国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同步 训练 试题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8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