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实验、重点、特长班,含解析).doc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实验、重点、特长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实验、重点、特长班,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西省上饶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实验、重点、特长班)1.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 “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其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原理上相同的是A. 甲苯和水 B. 硝酸钾和氯化钠C. 乙酸乙酯和乙酸 D. 食盐水和泥沙【答案】C【解析】烧酒的制造工艺利用蒸馏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A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 错误;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B 错误;C乙酸乙酯和乙酸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 正确;D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D 错误;答案选
2、 C。2.进行下列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蒸干 CuSO4饱和溶液,制备 CuSO45H2O 晶体B. 图乙:可形成红色喷泉,证明 HC1 极易溶于水C. 图丙: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NaOH 溶液,若定容时视线如图,则所配 NaOH 溶液浓度偏低D. 图丁: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答案】B【解析】A. 蒸干 CuSO4饱和溶液,得到的是 CuSO4固体,A 项错误;B.HC1 极易溶于水可形成红色喷- 2 -泉,B 项正确;C.若定容时视线如图,则少加了蒸馏水,所配 NaOH 溶液浓度偏高,C 项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D 项错误。答案选 B.3.下列除去
3、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 用过量氨水除去 Fe3+溶液中的少 Al3+C. Al(OH)3中混有少量 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过量 CO2后过滤D. CO 气体中混有 CO2气体:通过 NaOH 溶液洗气后干燥【答案】B【解析】A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但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可用于除杂,故A 正确;B加入过量氨水,都生成沉淀,不能用氨水除杂,故 B 错误;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氢氧化铝生成可溶性的 NaAlO2,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可得氢氧化
4、铝,故 C 正确;D CO 气体中混有 CO2气体,可用 NaOH 溶液吸收 CO2,再干燥 CO 即可,故 D 正确;故选 B。点睛: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如选项 B 中过量的氨水能沉淀溶液中的 Fe3和Al3 。4.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气体(酒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药品 中药品 中药品 中药品 制
5、备气体 中药品及作用A 浓盐酸 MnO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Cl2 NaOH 溶液,尾气吸收- 3 -B 稀硝酸 Cu 烧碱溶液 浓硫酸 NO NaOH 溶液,尾气吸收C 浓盐酸 大理石 饱和 Na2CO3 溶液 浓硫酸 CO2 澄清石灰水,检验D 浓盐酸 Zn 水 浓硫酸 H2 撤去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A、饱和食盐水用于除 HCl 杂质,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氯气用长进短出收集;B、NO 无法用 NaOH 吸收处理;C、饱和碳酸钠溶液要和二氧化碳反应,应使用饱和碳酸氢钠除杂;D、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不能用中装置下进上出收集。答案选 A。【点睛】本题主要
6、考查了实验装置的作用;基本实验操作;实验尾气的处理。易错点为 1. 饱和碳酸钠溶液要和二氧化碳反应;2. NO 无法用 NaOH 吸收处理。5.“银针验毒”在我国有上千年历史,银针主要用于检验是否有含硫元素的有毒物质。其反应原理之一为 AgH 2SO 2 Ag 2SH 2O(未配平)。当银针变色后,将其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便可复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银针变黑时,所检验的物质有毒B. 银针验毒时,Ag 被氧化C. 上述验毒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D. 银针复原发生的反应可能为 3Ag2S2Al=6AgAl 2S3【答案】D【解析】【分析】Ag+
7、2H2S+O2=Ag2S+H2O 反应中黑色物质为 Ag2S,Ag 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氧气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生成的 Ag2S 是氧化产物,H 2O 为还原产物,银针变色后,将其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便可复原,发生原电池反应,硫化银被还原生成银,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当银针变黑时,说明生成 Ag2S,可说明所检验的物质有毒,选项 A 正确;B反- 4 -应生成硫化银,Ag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选项 B 正确;C反应的方程式为4Ag+2H2S+O22Ag 2S+2H2O,生成的 Ag2S 是氧化产物,H 2O 为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
8、比为 1:1,选项 C 正确;D形成原电池反应时,负极反应式为 Al-3e-+3H2O=Al(OH)3+3H+,正极反应式为 3Ag2S+6H+6e-6Ag+3H 2S,总方程式为2Al+3Ag2S+6H2O=6Ag+3H2S+2Al(OH) 3,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判断,注意该反应中 S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6.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测 0.1 molL1 氨水的 pH 为 11:NH 3H2O NH4+OH B. 将 Na 块放入水中,
9、产生气体:2Na2H 2O=2Na 2OH H 2C. 用 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 Cu2 2Cl D. Al 片溶于 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 2H 2O=2AlO23H 2【答案】C【解析】【分析】A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B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氯化铜为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出铜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溶液能够导电;D金属铝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详解】A测 0.1 mol/L 氨水的 pH 为 11,溶液显示碱性,原因是一水合氨为弱碱,溶液中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10、,其电离方程式为:NH 3H2ONH4+OH-,选项 A 正确;B将 Na 块放入水中,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2,选项 B 正确;C用 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氯化铜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铜离子和氯离子,电离过程不需要通电,氯化铜的电离方程式为CuCl2=Cu2+2Cl-,选项 C 不正确;D铝溶于 NaOH 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 2-+3H2,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化学方程式
11、、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5 -7.新型陶瓷 AlN 可通过反应: Al 2O3+N2+3C 2AlN+3CO 合成。下列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中,N 2是还原剂,Al 2O3是氧化剂B. 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AlN 需转移 3 mol 电子D. AlN 的摩尔质量为 41 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上述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从 0 价降低到3 价,N 2是氧化剂剂,Al 2O3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 错误;B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B 错误
12、;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AlN 需转移 3 mol 电子,C 正确;DAlN 的摩尔质量为 41 g/mol,D 错误,答案选 C。【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名师点晴】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 H2O2滴加到酸性 KMnO4溶液中:2MnO 4 H 2O2 6H = 2Mn2 3O 2 4H 2OB. 在 NH4HSO4溶液中慢慢滴入等物质的量的 NaOH 溶液:NH
13、 4+ OH = NH3H2OC. 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2H 2Cl = H2 Cl 2D.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2MnO 4 5H 2C2O4 6H = 2Mn2 10CO 2 8H2O【答案】D【解析】【详解】A将 H2O2滴加到酸性 KMnO4溶液中,二者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 2O,选项 A 错误;B刘淑晴阿登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较强,所以只有氢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选项 B 错误;C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正
14、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 2O+2Cl- H2+Cl 2+2OH -,选项 C 错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2MnO 4-+5H2C2O4+6H+=2Mn2+10CO2+8H 2O,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 6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大量 Fe3+的溶液中:Na +、Mg 2+、SO 42、SCN B. 10 6的溶液中:NH 4 、K +、AlO 2、NO 3C.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u 2+、Mg 2+、SO 42、Cl D. 1.0 molL1的 KNO3溶液中:Fe 2 、H +、Cl 、I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含
15、大量 Fe3+的溶液中,Fe 3 与 SCN-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 项错误;B 10 6的溶液呈碱性,NH 4 与 OH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 项错误;C.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呈酸性,Cu 2+、Mg 2+、SO 42-、Cl -各离子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 项正确;D.1.0 molL-1的 KNO3溶液中,NO 3-和 Fe2 、H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 项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离子共存1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合金有青铜,黄铜和白铜等B. 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但其熔点一般低于它的成分金属C. 铝在纯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16、熔融的氧化铝D.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含碳量依次降低【答案】C【解析】氧化铝熔点高,不能变为熔融态,C 错误;答案选 C。11.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g46%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为 0.6NAB. 0.1molL-1AlCl3溶液中含有 Cl-数目为 0.3NAC. 标准状况下,4.48L 乙烯和环丁烷混合气中含碳原子数为 0.4NAD. 7.8gNa2O2与足量 CO2 或 H2O 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1NA【答案】D【解析】- 7 -A. 10g46%乙醇水溶液中含 4.6g 乙醇,即含 0.1mol 乙醇,0.1mol 乙醇含 0.6
17、mol H,另外水分子中也有 H,故溶液中所含氢原子数目大于 0.6NA,A 不正确;B. 0.1molL-1AlCl3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中含有 Cl -的数目,B 不正确;C. 乙烯分子中有 2 个 C、环丁烷分子中有 4 个 C,标准状况下 4.48L 乙烯和环丁烷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为 0.2mol,其中所含碳原子数一定大于 0.4NA,C 不正确;D. 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其与足量 CO2 或 H2O 反应时,可以生成 0.05mol O2,因为 Na2O2中的 O 的化合价为-1,故转移电子数为 0.1NA,D 正确。本题选 D。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18、 K 、Na 、Fe 3 、Fe 2 、SO 42 、CO 32 、I 、Cl 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 X 中有 Fe3 、SO 42B. 溶液 X 中有 Fe2 、I ,可能有 SO42 、Cl C. 溶液 X 中有 I 、Cl ,无 CO32D. 溶液 X 中有 I ,Fe 2 和 Fe3 两种离子中至少有一种【答案】B【解析】由实验流程可知,过量氯水反应后的溶液,加入 CCl4萃取后下层的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I-,则能够氧化 I-的 Fe3+不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此时上层的水溶液中一定含有氯水还原生成的 Cl-,所以用该溶液加入 AgN
19、O3生成的白色沉淀,其中 Cl-不能说明存在于原溶液中。另外一份加入 NaOH 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 Fe3+,但是该 Fe3+又不能存在于原溶液中,那只能是 Fe2+开始时被氯水氧化生成 Fe3+,所以原溶液中含有 Fe2+;Fe 2+的存在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 CO32-,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 X 中一定含有 I-、Fe2 +,一定不存在 Fe3+、CO 3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K+、Na +、SO 42-、Cl -,AX 中不含 Fe3+,A 错误;B由分析可知溶液 X 中有Fe2+、I -可能有 SO42-、Cl -,B 正确;C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Cl-,C 错误;DX 中不
20、含Fe3+,D 错误;答案选 B。- 8 -13. 下列各组物项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金属钠投入 FeCl2溶液中 过量的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 少量 CaO 投入过量的 NaHCO3溶液中Na 2O2投入到 CuSO4溶液中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解质溶液存在的是水合阳离子和水合阴离子,钠先接触的是外围的水分子,因此钠先与 H2O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NaOH 和 H2,然后在发生碱与盐的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2沉淀和 NaCl,最后 Fe(OH)2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Fe(OH)3,正确;、过量的NaOH
21、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既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沉淀生成,错误;、少量 CaO 投入过量的 NaHCO3溶液中,氧化钙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无气体生成,错误;、Na 2O2投入到 CuSO4溶液中,前者先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钠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转化反应原理。14.向 100 mL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的盐酸,产生 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 NaOH 溶液
22、的浓度为 0.1 molL1B. 通入 CO2的体积为 448 mLC.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aOH)n(Na 2CO3)13D.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aHCO3)n(Na 2CO3) 21【答案】D【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向 100mL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气体,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9 -2NaOH+CO2Na 2CO3+H2O 或 NaOH+CO2NaHCO 3两种可能的情况,再加入盐酸,将 Na2CO3或NaHCO3全部反应生成 NaCl,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则有 n(Na +)=n(Cl ) ,所以n(NaOH)=n(H
23、Cl)=0.2mol/L0.1L=0.02mol,既得 c(NaOH)=0.2mol/L,故 A 错;B根据题中的图象,加盐酸 25mL 是与 Na2CO3反应,在加盐酸到 100mL 是与 NaHCO3的反应,设溶液中有 Na2CO3 xmol,生成 NaHCO3mmolNa2CO3 +HClNaHCO 3+NaCl1mol 1mol 1molx 0.025L0.2mol/L mmol解得:x=0.005mol,m=0.005mol设 75mL 盐酸反应的 NaHCO3的物质的量 ymol,生成 zmolCO2,则有NaHCO3+HClCO 2+NaCl1mol 1mol 1molymo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县 中学 2019 届高三 化学 学期 开学 检测 试题 实验 重点 特长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