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沁县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答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20 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 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D. 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过时”一词的含义。它不是指不需要殖民体系而是说已形成的殖民体系不能适应帝国主义需要了。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列强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
2、分殖民地。故选 C。其它三项不是主要原因。考点: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背景2. 1907 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 阻止战争的爆发B. 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C. 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D. 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和平大会的主要任务看,这次会议将战争认作是一个国家的正当权利,因此 B项符合题意。AC“阻止”说法错误;D 项不符合题意。考点: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海牙第二次和平大会3.人类历史发展到 20 世纪出现了世
3、界大战,其原因包括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 2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战争,会影响到它们控制下的区域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人类世界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故正确。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为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故正确。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会影响到他们控制下的区域,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正确。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
4、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加紧在全世界抢占殖民地和瓜分势力范围,这就使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排除 ABC,所以选 D。4. 早在 1887 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德意志帝国 沙皇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887 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沙皇帝
5、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在战争后瓦解,因此选 D。ABC 都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影响5.1917 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 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 “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 3 -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B. 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答案】C【解析】试
6、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参加一战的认识与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虽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但中国的参战,尤其是中国参战劳工在战争中的表现,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正如题干中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言。分析选项,A 项最为准确。所以应选 A。考点: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一战的贡献6.下图是英军在一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号称“陆战之王” ,请问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有煤炭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炼钢技术的突破石油的广泛运用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炼铁技术的进步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 1914-1918 年,材
7、料中的军事武器发明应用- 4 -的最新科技应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陆战之王”最可能采用的技术有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炼钢技术的突破和石油的广泛运用等,故正确。 “陆战之王”的燃料是石油,不是煤炭,错误。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陆战之王”不需要蒸汽动力,排除。 “陆战之王”的外壳原料是钢,而不是铁,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排除 ABD,所以选 C。7.“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A. 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 出
8、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C. 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D. 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方各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 B 与题意相符,排除 ACD。故选 B。8.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 ”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A. 不列颠空战B. 敦刻尔克战役C. 中途岛海战D. 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的理解。由“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
9、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 ”得知这次战役指的是敦刻尔克战役。所以选 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敦刻尔克战役9.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少数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 5 -矛盾 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的理解。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会议签
10、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新的国际体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是正确的。A 正确,所以本题选 A。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华盛顿体系的构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10.1942 年元旦,26 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A. 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B. 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C. 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美、英
11、、苏、中在宣言中签字排序的特殊性,反映了其他各国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作用,故选 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作用11.有学者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 1939-1945 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 。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A. 独裁与民主 B.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 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答案】A【解析】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法西斯是独裁的标志,而反法西斯则是维护民主的努力,故材料中的- 6 -“意识形态之战”是独裁与民主之战。故答案为 A 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B、C、D项。
12、12.1939 年 6 月 30 日,美国国会讨论修改中立法时发生激烈辩论,最终众议院以 200 票对 188 票通过了对交战国维持军火禁运的议案。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 “孤立主义”仍占优势 B. 已经放弃“中立”政策C. 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缓和 D. 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持军火禁运仍然占多数也就说明了“孤立主义”是仍然占优势的,即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表明未放弃“中立”政策,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从当时世界局势来看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是加强而非缓和,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纵容侵略方面的信息,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
13、除;故本题选 A。13.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美国爱好和平谋取战后霸权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目的并非是为了谋求和平而是战争利益和战后霸权,当然其参战的直接原因是“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所以项说法错误,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 A。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14. 1929193
14、3 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 7 -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 )A. 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B.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 反法西斯斗争兴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大部分国家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其中尤以德国意大利最为严重,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故选 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15.1936 年 11 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后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轴心。它们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的原因有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侵略的巨大障碍
15、与英法美的矛盾激化加强三国之间的友好合作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西斯轴心国同盟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反苏反共产主义,二是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迷惑西方大国,故正确。当时英、法、美等国对德日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与材料不符,错误。不符合“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排除 BCD,所以选 A。16.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 ”。这句话的含义是A. 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 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C. 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 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答
16、案】B- 8 -【解析】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 ”可知,材料体现了战争会给交战双方带来灾难,在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故 B 正确,AC 错误;材料说明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无法体现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排除 D。17.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A. 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B. 宣布武装援助韩国C. 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D. 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键在于理解“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含义,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所谓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
17、侵略,使朝鲜战争由内战变成国际性的局部战争,D 符合题意;A 是在为所谓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寻找借口,不能作为原因,A 不正确;B 不是关键因素的具体表现,排除;C 涉及中国问题,排除。18. 关于 30 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B. 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C. 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D. 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答案】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德国和日本的挑战而逐步崩溃,二战前欧亚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并且局部战争开始,当时全世界已经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但是二战前反法西斯联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沁县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