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 大江东去 B. 轻舟已过万重山C. 夕阳西下 D. 飞花两岸照船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A、大江东去是以地面为参考系得出的;B、轻舟已过万重山是相对山来说的,故参考系是地面及地面上的高山;C、夕阳西下是指太阳相对地面的位置变化;故以地面为参考系;D、飞花两岸照船红是指
2、花相对于船的运动,故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本题要求选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故选:D【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2.一人沿着半径是 40m 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 3 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是A. 879.2m、879.2m B. 80m、879.2m C. 80m、80m D. 879.2m、80m【答案】B【解析】【详解】此人沿半径为 R 的圆形水池走了 3 圈半,位移大小等于直径,即 x=2R=80m,而路程等于周长的 3.5 倍,即 S=7R =87
3、9.2m,故 B 正确,ACD 错误。3.北京时间 8 月 19 日,2016 年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在 200 米决赛中,“飞人”博尔特以 19秒 79 的成绩夺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 米指位移B. 19 秒 79 为时间间隔2C. 博尔特撞线时可以看成质点D. 博尔特夺冠是因为他的加速度最大【答案】B【解析】A 项:200 米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 A 错误;B 项:19 秒 79 对应一段位移,是指时间间隔,故 B 正确;C 项:研究博尔特跑步时摆手的动作时如看成质点,由于质点没有形状,所以则无法研究,故 C 错误;D 项:博尔特夺冠是因为他的平均速率最大,不是因为加速
4、度最大,故 D 错误。4.一质点沿一边长为 2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 1 m,初始位置在 bc 边的中点A,由 b 向 c 运动,如图所示,A、B、C、D 分别是 bc、cd、da、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 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 1 m/sB. 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为C. 前 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 0.5 m/sD. 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答案】A【解析】【详解】第 2s 末在 B 点,瞬时速度大小是 1m/s,故 A 正确;前 2s 内,物体从 A 经过 c 到B,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故 BD 错误;前 4s 内,物体运动到 C
5、点,路程为 4m,所以平均速度为: ,故 C 错误。所以 A 正确,BCD 错误。35.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 A、 B, A、 B 间距离为 L30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 d1cm 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 A、 B,记录遮光条通过 A、 B 的时间分别为 0.010s、0.005s,滑块从 A 到 B 所用时间为 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通过 A 的速度为 1cm/sB. 滑块通过 B 的速度为 2cm/sC. 滑块加速度为 5m/s2D. 滑块在 A、 B 间的平均速度为 3m/s【答案】C【解析】【详解】
6、滑块经过 A 点时的速度 ;故 A 错误;滑块经过 B 点时的速度 ,故 B 错误;滑块加速度 ;故 C 正确;滑块在 A、B 间的平均速度 ,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求解平均速度的方法是找出总路程和总时间,然后运用平均速度公式解答即可,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加速度故理解平均速度和加速度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 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A. B. 4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已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图象是倾斜的直线而且倾斜方向相同,由因甲
7、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倾斜度要比乙的倾斜度大,故 BD 错误;又因为初始时刻乙在甲的前面,所以与纵坐标的交点应乙在上面,甲在下面,故 A 错误,C 正确。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7.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答案】BD【解析】【详解】雨滴在空中静止下落,开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与速度同向,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当加速度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故 AC 错误,B 正确;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
8、率,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故 D 正确。所以 BD 正确,AC 错误。8.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 v-t 图象,在 t1和 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1和v2,则时间由 t1到 t2的过程中A. 加速度不断减小B. 加速度不断增大5C. 平均速度D. 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 v-t 图象的斜率值表示加速度,若为曲线则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值反应加速度的大小, t1到 t2斜率值变小,故加速度不断变小,故 B 错误,A 正确;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 t1到 t2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在 t1到t2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故 CD
9、错误。所以 A 正确,BCD 错误。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 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 3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 4m/s2C. 任何 1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D. 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7m/s【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第 2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1.5s 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v=v0+at 得, v0=v-at=6-14m/s=2m/s,故 A 错误,B 正确;加速度为 4m/s2,知任何 1s 内速度的变化为 4m
10、/s,故 C 错误;前 2s 内的位移: ,则平均速度: ,故 D 错误。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1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6A.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B.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C. 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D. 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答案】B【解析】【详解】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可得: ,故 A 错误,B 正确;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通过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比为: ,则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青铜峡市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