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5.1整体性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5.1整体性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5.1整体性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整体性【知识精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环境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
2、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四大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
3、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中的因果关系。(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2二、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整体性典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岩石、大气、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共同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
4、着重要作用。典例分析如下: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气候与地貌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气候与水文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动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气候与生物植物气候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气候土壤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 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
5、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内陆干旱区,由于矿物质淋失速度慢形成钙土气候与土壤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冰川地貌积水形成地貌与水文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生物阴坡和阳坡植物是不同的,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地貌与生物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和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3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环境水文与生物 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着水的化学成分土壤生
6、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宜茶树的生长土壤与生物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三、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答题模板分析角度 解题方法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
7、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四、世界陆地各自然带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低纬度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
8、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阿尔卑斯山羊、黇鹿褐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猕猴、灵猫 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松鼠、黑熊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中纬度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双峰驼、子午沙鼠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高纬度寒带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高考例析】(2018北京卷)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
9、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5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 18 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 分)【答案】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略高、南北地;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自北向南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流过。【解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应从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方面分析。据图可知,京杭大运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工程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流经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
10、钱塘江五大水系,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略高、南北低;淮河以北为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相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衡水金卷信息卷(五) )下图为中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 13 题。61海拔 38004800m 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原因可能是该海拔区间( )A 降水量最大 B 受西风影响最大C 受冬季风影响最大 D 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差值最大2天山冰川末端海拔的最小值为 2640m,其分布的位置可能为( )A 伊犁河流域 B 塔里木河流域C 准噶尔盆地 D 吐鲁番一哈密盆地3
11、对近 50 年间天山冰川面积缩小影响最直接的是( )A 冬季降水量减少 B 夏季降水量增多C 夏季气温升高 D 冬季气温升高1D 冰川的发育主要由冰川消融和形成关系决定,而非降水量多少直接决定,A 错;西风和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冰川发育不仅仅和降水有关,还和气温导致的消融有关,故 BC 错;山脉或山峰的海拔高度及其在形成与消融平衡线高度以上的相对高差才是决定山地冰川数量多少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地形要素。天山 3800 4800m 的降雪量与消融量差值最大,积雪最多,因而成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故该题选 D。2A 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对冰川分布海拔有直接影响,所以冰川分布位置
12、最低的流域应当是降水量较大的流域,相对其他三地伊犁河流域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利于冰川的形成。故该题选 A。3C 一个地方的冰川面积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冰川面积的变化:夏季气温较高,冰川面积缩小;冬季气温降低冰川面积扩大。相对而言,夏季的冰川面积比较稳定,由于这个缘故,冰川面积大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冬季降水量减少和冬季气温升高对冰川形成面积的影响小,AD 错;夏季降水量增多,有利于冰川形成面积扩大,B 错;冰川面积变化主要看冰川形成与消融关系,而夏季气温升高7对冰川面积的减少影响最直接,故该题选 C。(2018全国 100 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二))下图为尼日尔河
13、流量的空间变化图,左边数字表示河段的位置,右边数宇表示该河段位置的年平均流量。中游河段有许多宽滩及湖沼地带,有“内陆三角洲”之称。读图,完成 46 题。4河段 1-6 同为热带草原气候,但植被自西南向东北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地形5流水沉积作用最为显著的河段是( )A 2-4 B 4-6 C 1-3 D 8-106河段 6-8 流量变幅小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季节变化小 B 湿地的调节作用C 水分蒸发强度小 D 水库的大量修建4B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尼日尔河源头河段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段 1-6
14、同为热带草原气候,但植被自西南向东北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差异,所以 B 正确。5B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尼日尔河源头河段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段 4-6 流经丘陵、平原地区,海拔较平稳,河流落差小,流水沉积作用最为显著,所哟 B 正确。6B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尼日尔河流域内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分布,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功能,因此河段 6-8 流量变幅小,所以 B 正确。(2018广东省韶关市 2018 届高三调研考试)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 CO2,而森林土壤是 CO2 产生的重要来8源,土壤 CO2 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要素 探究 设计 51 整体 性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