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方法之逐差法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方法之逐差法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方法之逐差法学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逐差法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测加速度的实验中,我们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1. 计算加速度的基本公式: 2Txa公式推导:根据运动学公式 1tv,有 21aTvn,21Tvxn,但 n1,所以 1x,-得 21axn,所以 2Tx,即 2Ta2. 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公式: 2143如果测得 6 个数据: 1x、 2、 、 4x、 5、 6,则 236549)()(Txa.公式推导:因为 1ax, 23aTx, 234aTx,3 式相加得 214,得 214同理 25Txa, 236xa以上 3 式相加得: 231654 )()(Tx,所以 2316549)()(xxa。早期的物理教 书,只有公
2、式 2316549)()(Txa,因为题目所给的数据用哪一组计算都相等。后来为了联系实际,题目中给的数据用 211Ta,232Txa, 2343Txa, 2454Txa, 2565x几个公式算的加速度都不相等或不都相等(因为读数是这样的) ,到底哪一个答案对呢?2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求平均值,即 554321aa,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个“平均值”并不能表示平均值,因为实际上这个“平均值”是 = 216Tx,还是只用了6 个数据中的 2 个数据。后来,采用大学物理中的“逐差法” ,得到了上述公式 2316549)()(xxa,这样,题目给出的 6 个数据都用上了,这才是真正的平均值。那么,如果题
3、目给出的是 7 个数据 1x、 2、 3、 4x、 5、 6, 7x呢?我们就用这个公式 23165 )()(Txa来计算,放弃 4这个数据了。例 1. 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 20Hz3、 和40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 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1) 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 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 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 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2)已测得
4、 1238.9cm.50c1.0cmSSS, , ,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29.80m/s,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 1 ,由此推算出 f为 Hz。【答案】 12()f, 23()f,23()f;40【解析】由于重物匀加速下落, ABCD、 、 、 各相邻点之间时间间隔相同,因此 B点应是从 A运动到 C的过程的中间时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B点的速度 Bv等于 A段的平均速度,即12BSvt由于1tf,故 12()fS同理可得 23Cv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vat故2231231()()()CBfSSv fa Stf 重物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gmF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实验 方法 法学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