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原理(1)保持 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2)保持 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3)作出 aF 图象和 a 1m图象,确定其关系。2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 、 、导线两根、纸带、 、 。3实验步骤(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 m和小车的质量 m。(2)安装:按照如实验原理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3)平 衡 摩 擦 力 : 在 长 木 板 的 不 带 定 滑 轮 的 一 端 下 面 垫 上 一 块 薄 木 块 , 使 小 车 能 匀
2、速 下 滑 。(4)操作:小盘通过细绳绕过滑轮系于小车上,先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取下纸带编号码。保持小车的质量 m 不变,改变砝码和小盘的质量 m,重复步骤。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 a。描点作图,作 aF 的图象。保持砝码和小盘的质量 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重复步骤和,作 a 1m图象。4误差分析(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m g 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2(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5数据处理(1)利用 及逐差法求 a。(
3、2)以 a 为纵坐标, F 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 a与 F 成 。(3)以 a 为纵坐标, 1m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过原点,就能判定 a 与 m 成 。6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的右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打点的纸带匀速运动。(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3)实验条件: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 ,后释放 ,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一、物理学思想方法1近似法:在探究
4、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近似法是指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绳另一端连接的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近似法要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的情况下才能用。2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分别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用到的方法,在实验中的具体体现是: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不变。3平衡摩擦力法:平衡摩擦力法是指通过调整斜面倾角,让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摩擦力抵消,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体现在实验中是让小车不挂小盘时能在斜面上匀速运动。34化曲为直法:化曲为直法是指处理数据时,不作 am 图象而作 a 1图象
5、,反映在图象中就是把原来的曲线变成倾斜的直线。【例题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 a 与力 F、质量 m 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 实 验 中 认为 细 绳 对 小 车 的 拉 力 F 等 于 砂 和 砂 桶 的 总 重 力 , 小 车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可 由 纸 带 求 得 。(1)关于该同学对该实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B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D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F 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其前提必须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2)如图所示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
6、的一条纸带, A、 B、 C、 D、 E、 F 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六个计数点,其中计数点间还有若干个点未标出,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 AC 间的距离为 x1, BD 间的距离为 x2,则打 B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 vB=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_。(3)某实验小组在实验时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 a 与质量 m 及对应的 1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坐标纸中作出 F 不变时 a 与 1的图象。次数 1 2 3 4 5 6小车加速度 a/(ms 2) 1.72 1.49 1.25 1.00 0.75 0.50小车
7、质量 m/kg 0.29 0.33 0.40 0.50 0.71 1.001/kg1 3.50 3.00 2.50 2.00 1.40 1.004参考答案:(1)B (2) 12xT 12 (3)见解析图(3)如图通关秘籍:平衡摩擦纸带挂,小车板上运速滑;若要盘码当拉力,其重与车不可比;先通电源后放车,纸带应选易于测;曲线化直好思想,作图比例要适当。二、数据处理1把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下表中:实验次数 加速度 a/(ms 2) 小车受力 F/N12345由以上数据画出它的 aF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通过 aF 关系图象,我们可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 a 与力 F 成正比。2把不同质量的
8、小车在相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下表中:实验次数 加速度 a/(ms 2) 小车质量 M/kg1234由以上数据画出它的 a 图象,如图所示。1M通过 a 关系图象,我们可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 a 与质量的倒数 成正比,说明 a 与 M 成反比。1M 1M【例题 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 M=214.6 g,砝码盘质量 m0=7.8 g,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 f=50 Hz。其实验步骤是: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
9、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 m;6D将小车置于打点计时器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 BD 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 F 作用下的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填“是”或“否”)。(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a=_m/s2。(3)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 F/N 0.10 0.20 0.29 0.39 0.49小车的加速度 a/(ms 2
10、) 0.88 1.44 1.84 2.38 2.89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 aF 图象(如图)。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是_,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其大小为_。参考答案:(1)否 (2)0.88 (3)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只要涉及“未考虑砝码质量的因素”就算正确) 砝码盘的重力 0.08 N(2) a= -228.64+75-.601ms=0.88 m/s2.(3)实验中本应有( m0+m) g=Ma,由于实验中未计入砝码盘质量 m0,测得的图象与真实图象相比沿 F 轴左移 m0g,图象将不过原点。由图象及上述分析可知, m0g=0.0
11、8 N。7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2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的准备阶段,小车不挂小桶时,先将木板的一端垫起一定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A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B平衡摩擦力C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D测量木板倾斜的角度3(2018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考试)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用打点计时器打纸带时,应该先放开小车
12、,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 的大小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两者间的关系,应作出 图象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 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4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关于实验的思路和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B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在处理实验数据中,以 a 为纵坐标, F 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8点的直线上,说明 a
13、与 F 成正比D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 a 为纵坐标, m 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 a 与 m 成正比5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使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B可以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 m1,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2,根据公式 a=m1g/m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是为了减小误差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 a1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线直观地作出判断6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 a 和小车的质量 M 的关系时,由于始终没有满足 Mm?为砂桶及砂桶中砂的质量 的条件,结
14、果得到的图象应是A B C D7(2018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B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塑料桶的质量C实验中可以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D每次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8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9(1)实验中,需要在木板的右端垫上一个小木块,其目的_;(2)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实验中,若要将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
15、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 F 的大小应让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B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每改变一次小车的质量,都需要改变垫入的小木块的厚度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 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右图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m 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为_。9(2018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
16、的装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 50 Hz。(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所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10.0 mm、12.0 mm、14.0 mm、16.0 mm、18.0 mm,则打 E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m/s 2。10(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 a 和质量 M 的关系,应该保持拉力不变,得到多组数据后他应描给的图象是_(填 aM 还是 )。10如图为“用 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平衡摩擦后,应保持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用 DIS 测小车
17、的加速度。位 移 传 感 器 ( 发 射 器 ) 位 移 传 感 器 ( 接 收 器 ) 小 车 轨 道 钩 码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 aF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 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图线的 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11(2018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光电门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时就省去了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的不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测量遮光条
18、的宽度,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如图乙所示,遮光条宽度 d 为_cm。(2)某次实验过程中,已经得到 AB 之间的距离 l 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 和力传感器的示数 F11,若要完成探究目的,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若要以 F 为横坐标,做出一条倾斜的直线来判断加速度和力成正比,那么纵坐标的物理量应该是_(选填 或 )。12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M 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 m 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 车 靠 近 打 点 计 时
19、器 , 先 接 通 电 源 , 再 释 放 小 车 , 打 出 一 条 纸 带 , 同 时 记 录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 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 aF 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 ,求得图线的斜率为 k,则小车的质量为_。A2tan B1t
20、anC k D2k13 ( 2018广 东 省 深 圳 市 宝 安 区 宝 安 中 学 高 三 七 校 联 合 体 考 前 冲 刺 交 流 考 试 ) 如 图 甲 所 示 为 某 同 学 设计 的 “探 究 加 速 度 与 物 体 所 受 合 力 F 及 质 量 的 关 系 ”实 验 装 置 简 图 , 在 实 验 中 认 为 细 线 对 小 车 拉12力 F 的 大 小 等 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的大小可由纸带上的点求得。(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连结小车与砝码盘的细线跨过定滑轮,调整定滑轮,使_。(2)图乙是实验中获取的一
21、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 0、1、2、3、4 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v=_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a=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 a 与合力 F 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原因可能是_。14如图是某同学用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轨道上的 B 点固定一光电门,将连接小车的细线跨过滑轮系住小钩码,平衡摩擦力后在 A 点释放小车,测出
22、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1)若挡光片的宽度为 d,挡光片前端距光电门的距离为 L,则小车的加速度 a=_。(2)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A要用天平称量小车质量B每次改变钩码,都不需要测量其质量(或重力)13C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D每次小车从 A 点出发允许有不同的初速度(3)由于挡光片有一定的宽度,则实验中测出的小车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15(2018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学期联合考试)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不计滑轮摩擦阻力以及滑轮与细绳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长木板倾斜放置,小车放
23、在长木板上,车上安装一个挡光片,宽度为 。长木板上固定着两个光电门 和 ,距离为 ,砂桶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与小车相连,细绳与长木板平行;b调整长木板的倾角,使得小车恰好在细绳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测得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c某时刻剪断细绳,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d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 的时间为 ,通过光电门 的时间为挡光片 ,小车的质量为 ;e依据以上数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1)根据以上步骤,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_。A实验时,先剪断细绳,后接通光电门电源B实验时,剪断细绳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C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测出斜面的倾角D实验时,应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根据实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物理 专题 42 实验 探究 加速度 质量 关系 试题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