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试卷1.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试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操作是人工去雄B. 和的操作同时进行C. 操作是人工授粉D. 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答案】B【解析】操作是人工去雄,A 正确;、和的操作不是同时进行,去雄应在花蕾期去掉雄蕊,人工异花授粉应在花粉成熟后,B 错误;、操作是人工授粉,C 正确;、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以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 正确【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名师点睛】 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
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2、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3、据图示可知,操作是人工去雄,操作是人工授粉2.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2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显隐性状的判断方法。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隐性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还是纯
3、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据此和实验结果可分析各组能否判断显隐性。【详解】,当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都是纯合子时,其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 项错误;非甜玉米和甜玉米相互受粉,若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则后代会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B 项错误;非甜玉米与甜玉米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出现两种性状,则说明非甜玉米和甜玉米中有一个是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此时非甜玉米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玉米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若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玉米是隐性纯合子,C 项正确;非甜玉米的花粉受
4、与甜玉米的雌蕊柱头上,若后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D 项错误。【名师点睛】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两种性状,且分离比为 1:1不能确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但能确定双亲之一为隐性纯合子,另一为杂合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基因型B. 杂合子的性状表现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作用相同C. 显性性状是指一对亲本杂交,F 1中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 显
5、性性状的个体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答案】D【解析】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基因型,如果有杂合体,则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 错误;杂合子的性状表现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作用不同,所以表现出显性性状,B 错误;显性性状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杂交,杂种后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C 错误;显性性状的个体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如 DD、Dd,D 正确。4.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以下哪些生物 病毒 蓝藻 绿色开花植物 哺乳动物A. 仅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因此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6、的细胞质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详解】病毒每一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错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正确;哺乳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正确。因此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故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内容及使用范围,明确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5. 下列表示高茎豌豆(Dd)自交产生子代的遗传图解中,正确的是( )A
7、. B. - 4 -C. D. 【答案】B【解析】6.人的前额 V 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所示。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 V 形发尖。约翰父母又为他生了个弟弟,其为平发际的概率是A. 1/4 B. 1/2 C. 1/16 D. 1/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 V 形发尖,属于无中生有,所以平发际是隐性性状,尖发际属于显性性状,假设相关基因为 A、a,则约翰的父母基因型为 Aa。【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尖发际属于显性性状,且约翰的父母基因型为 Aa,则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是平发际 aa 的概率为
8、1/4,故选 A。7.某同学利用红色彩球(标记 D)和绿色彩球(标记 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次抓取的彩球不一定都要放回原桶中B. 实验中重复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C. 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D. 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彩球代表雌雄配子【答案】A【解析】- 5 -试题分析: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保证每次抓取不同颜色小球的概率均为 1/2,故 A 错误;实验中重复次数越多,误差越小,结果越准确,故 B 正确;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保证每次抓取不同颜色小球的概率均为 1/2,故 C 正
9、确;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彩球代表雌雄配子,故 D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8.下表是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形成 F2过程的分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RY Ry ryRY RRYY RRYy RrYY RrYyR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ry RrYy Rryy rrYy rryyA. 和的基因组成相同 B. 的基因型为 RrYyC. F1的表现型与相同 D. F 2中的基因型占 1/4【答案】D【解析】由表格可知,F 1能产生 4 种配子,其基因型为 YyRr,故产生的配子为 RY、
10、Ry、rY 和 ry,因此的基因型为 rY,的基因型为 rY,A 正确;的基因型是由配子和 Ry 结合的,故的基因型是 RrYy,B 正确;F 1的表现型与相同,都是双显性性状,C 正确;的基因型为Rryy,在 F2中基因型有 9 种,故 F2中的基因型占 1/9,D 错误。9.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6 -A. RrMm、Rrmm B. RrMm、RRmm C. RRMm、Rrmm D. RRMM、RRmm【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11、和图示分析可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果多室番茄的基因型为 R_M_,红果二室番茄的基因型为 R_mm。详解:将红果多室番茄(R_M_)和红果二室番茄(R_mm)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红果:黄果=3:1,说明亲代都是 Rr;子代中多室:二室=1:1,说明亲代是 Mm 和 mm因此,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RrMm 和 Rrmm故选 A。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善于将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进行分别统计,再结合亲本的表现型推出基因型。红果(R_)红果(R_)3 红果:1 黄果,则亲本都为 Rr;多室(M_)二室(mm)1 多室: 1
12、 二室,则亲本为 Mm 和 mm。10.两对基因(A、a 和 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3:1,则该未知植株的基因型为()A. AaBB B. Aabb 或 aaBb C. aaBb D. Aabb【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对基因(A、a 和 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3:1,可知两对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3:1 和 1:1,分别是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实验的结果,因此可判断亲本基因型。【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 AaBb
13、 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3:1,逐对分析,两对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3:1 和 1:1,说明分别是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实验的结果,若第一对基因是自交实验,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若第一对基因是测交实验,则该植株基因型为 aaBb,故选 B。11.一株黄色(Y)圆粒(R)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黄皱:绿圆:绿- 7 -皱=3:3: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 YyRR YYRr B. YyRr YyRr C. YYRR yyrr D. YyRr Yyrr【答案】D【解析】【分析】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杂合子自交实验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4、3:1;验证实验中,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详解】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1)只看黄色和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黄色:绿色=(3+3):(1+1)=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Yy;(2)只看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圆粒:皱粒=(3+1):(3+1)=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某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故选 D。12.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基因位于区域B.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区域C. 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或区域,但不可能位于区域D. 位于区域的基因
15、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一致【答案】A【解析】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A 正确;红绿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B 错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都表现为伴性遗传,所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区域、区域或区域,C 错误;位于区域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不一致,D 错误。13.在下列 4 个遗传系谱图中,一定不属于色盲遗传的是()A. B. - 8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色盲属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等特点,且父亲正常女儿肯定正常
16、,母亲有病儿子一定有病。【详解】据图分析,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儿子,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能属于色盲遗传,A 错误;图中母亲和儿子都有病,父亲和女儿都正常,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B 错误;据图分析,图中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 X 隐性遗传病,因此不能排除色盲的遗传,C 错误;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不可能属于色盲的遗传,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判定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有中
17、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1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 AAXbY、AAX BXb B. AaXBY、AaX BXbC. AaXBY、aaX bXb D. AaXBY、aaX BXb【答案】A【解析】【分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为 aa;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为 XbXb、X bY。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两病兼患的儿子 aa XbY,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 BXb。【详解】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 AAXbYAAXBX
18、b,不可能生出 AaXBXb的母亲,A 正确;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 AaXBYAaXBXb,可以生出 AaXBXb的母亲,B错误;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 AaXBY、aaX bXb,可以生出 AaXBXb的母亲,C 错- 9 -误;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 AaXBY、aaX BXb,可以生出 AaXBXb的母亲,D 错误。15.用同位素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 )A. 35S B. 32P C. 35S 和 32P D. 不含 35S 和 32P【答案】B【解析
19、】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因此,用同位素 35S 和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有 32P,故选 B。【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16. DNA 的一个单链中(A+G)/(T+C)=0.2,该比值在其互补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分别是:A. 0.4 和 0.6 B. 5 和 1.O C. 0.4 和 0.4 D. O.6 和 1.0【答案】B【解析】试题分
20、析:依题干知 A1+G1/T1+C1=0.2,且 A1=T2,G1=C2,T1=A2,C1=“G2“ 则A2+G2/T2+C2=T1+C1/A1+G1=1/0.2=5;又双链 DNA 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G=C,则(A+G)/(T+C)=1.0,所以 B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 DNA 结构特点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 DNA 结构特点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17.在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B- 10 -【解析】【分析】DNA 分子的结构:DNA 的双螺旋结构,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链,外侧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海口市 海南 枫叶 国际 学校 2017 _2018 年高 生物 下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