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间:45 分钟 满分:9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太原模拟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如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 12 题。1距地面 6 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BC D解析:观察四幅图中距地面 6 米高度以内风速的大小,最大风速依次约 1.3 千米/小时、3.2 千米/小时、3 千米/小时和 6 千米/小时,因此该范围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是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答案:A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
2、护林,宜选择( )A BC D解析:华北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可知,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答案:B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 34 题。3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4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2A修建水
3、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34.解析:第 3 题,艾比湖的面积缩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诸多要素发生变化,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会引起艾比湖的含盐量减小,A 错误;湖中芦苇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差,鱼类会大量死亡,而不是鱼类密度增大,B 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水总蒸发量会减小,D 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 C。第 4 题,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 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B 正确;退耕
4、还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艾比湖增加水源没有作用,C 错误;同理,种植芦苇也不能增加水体的数量,D 错误。答案:3.C 4.B2019山西四校联考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 56 题。5b 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湿度和径流 B降低风速,减少沙尘C阻止冰川和固沙 D拦截径流和泥沙6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56.解析:第 5 题,b 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
5、护坡地,减缓径流速度,拦截径流和泥沙;有植被的阻挡,大气湿度可能会增加,但是径流量不会增加。 第 6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植被以灌丛为主,缺乏森林,说明气候比较干燥,降水比较少,与西北地区吻合;我国东北、西南、华南地区相对湿润,都有森林分布。答案:5.D 6.A2019武汉调研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3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据此完成
6、 79 题。7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成因是( )A黄河径流量大 B黄河输沙量大C地壳上升运动 D沿海海平面上升解析: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带来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则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原因是输沙量大。答案:B8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 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1996 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A BC D解析:盐分主要来自海水,河水、雨水、地下水对盐分有稀释作用。则受河水影响,河道两岸、入海口附近盐分较低;新生湿地受河水补给地
7、下水较多而盐分较低;故 C 正确。答案:C9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4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解析:“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则植物较多的区域氮含量较高,近海滩涂等盐分高的区域,因植物少,而总氮含量值较低;河道两侧水分条件好,植被较多,总氮含量较高,整体呈现由河道向外递减;“陆源磷”说明磷主要来自陆地,则必然是河水带来的;总磷含量应由河道向外、由陆向海递减。答案:B2019洛阳市模拟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34 森林 开发 保护 亚马孙 热带雨林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