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2第47讲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模拟训练(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2第47讲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模拟训练(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2第47讲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模拟训练(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1(2019江淮十校联考)材料 在近代西方列强东侵的强烈撞击下,晚清的军事变革作为一种自然的回应,在逐渐兴起,其本质就是实现军事近代化,缩小乃至消除中国与西方军事上的差距,从而有效抗御列强的侵略,保障国家安全。以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晚清军事变革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甲午战前为第一阶段变革,随兴办洋务而起,因甲午战败而衰。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加强海防;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甲午战争的失败,使 30 余年惨淡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也标志着晚清军事变革步入了第二阶段。由于马关条约及其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背上了极其沉重的赔款负担,国家进一步衰败,
2、已无力再投巨资建设海军,因此,这个阶段军事变革的重点集中在陆军,最主要的内容是编练新式陆军和发展陆军教育。第二阶段的军事变革,因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各省各自为政,非但未能有效增强国家的整体军力,反而为清朝的覆亡挖掘了坟墓。 钟少异、高炜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两次军事变革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两次军事变革失败的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在近代西方列强东侵的强烈撞击下,晚清的军事变革作为一种自然的回应”再结合所学从改革的背景、内容与结果等方面分析作答。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思想、领导机构、列强的侵略和国内阶级
3、矛盾等角度分析。答案:(1)共同特点:在西方列强加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进行;侧重于对军事武器和军事教育的变革;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实现军事近代化。(2)失败原因: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进行变革,不可能从根本上变革,最终必然失败;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第一阶段以封建官僚个人为主,后一阶段是各省自行其是,不能保证变革的正常进行;列强的侵略和国内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使变革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2(2019重庆模拟)材料 清末政改大事记1898 年 6 月,光绪皇帝宣布变法,任命康有为参赞新政,颁发了提倡官民上书议事,裁汰不必要的官员等。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1901 年初,清廷
4、正式颁布新政上谕。1905 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 年,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 , “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1908 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 条,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1911 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改革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清末实行新政改革的原因。解析:第(1)题据材料“清廷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2政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
5、内阁制”结合世界潮流为世界由专制走向民主分析作答。第(2)题结合材料从经济、政治、思想、改革主体等方面进行思考。答案:(1)特点: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渐进地推进;尝试建立君主立宪政治;具有一定的近代化色彩等。(2)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或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部分汉族地主官僚(或立宪派)的推动。3(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材料 度量衡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居等大计。 “中国度量衡之制,创始于黄帝” 。但到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1903 年,清政府尝试度量衡划一,但
6、还未及施行便随着清政府的覆灭未果而终。稍后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也因为两制换算繁琐和政局动荡,及推广举措不力等诸多因素,仅在北平、山西两地短暂推行,便草草收场。度量衡混乱局面愈演愈烈。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统一度量衡工作又被提上重要议程。国民政府以“但求全国同律,并求世界之统一,量务求其正确,法务求其简明”为前提,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随后,作为标准制之过渡制的“一二三”市用制也应运而生。该制表述了公制与市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 公升1 市升;1 公斤2 市斤;1 公尺3 市尺,它的产生是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摘编自吴森
7、、郑展坤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题据材料“但到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 “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草草收场”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 “度量衡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居等大计” “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等信息得出。第(2)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度量衡本身、经济发展、民众生活与后世影响的角度分析。答案:(1)背景:晚清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混乱;北洋政府度量衡改革失败;南京国民政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探究 一轮 复习 第十六 单元 47 现代 历史上 改革 模拟 训练 2019 届新题 解析 岳麓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