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2第52讲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模拟训练(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2第52讲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模拟训练(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2第52讲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模拟训练(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1(2019蚌埠模拟)刘鹗(18571909 年),江苏丹徒人。二十岁时参加乡试,始终未中。1896 年,他上书直隶总督,请求修建天津至镇江的津镇铁路。1897 年,刘鹗被外商福公司聘为筹采山西矿产经理,为外商福公司筹划开采四川金矿、浙江煤铁矿。他曾这样说道:“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 ”刘鹗著作中, 老残游记最为著名。小说的第一回,他把中国比作一艘在海上行将被风浪所吞没的破船。船上有几种人:一种是掌舵的人(清政府)。作者认为他们“并未曾错” ,只因为是走“太平洋”
2、的,只会过太平日子,不意遇上了风浪,所以毛了手脚,加上未曾预备方针,所以就没有依傍。再一种人是鼓动造反的人(革命党),他们都是些“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 。如果依了他们, “这船覆得更快了” 。还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各级官员),作者对他们也很反感,视为罪人。究竟怎样才能挽救这只行将覆灭的大船呢?作者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给它送去一个“最准的”外国方向盘。据刘德隆刘鹗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刘鹗热心实业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鹗的经济和政治主张并简要评价。解析:(1)根据材料“二十岁时参加乡试,始终未中” “1896 年,他上书直隶总
3、督,请求修建天津至镇江的津镇铁路” “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 ,结合 19 世纪末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得出。(2)第一小问,经济主张根据材料“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得出;政治主张根据材料“还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各级官员),作者对他们也很反感,视为罪人” “唯一的办法是给它送去一个最准的外国方向盘”得出;第二小问评价,结合刘鹗的主张与近代中国的相关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答案:(1)科举失利;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经济主张:利用外资发展工业。政治主张:痛斥贪腐,但反
4、对革命,主张引进外国科技挽救民族危亡。评价:其思想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但存在危害国家主权的风险;主张学习西方具有进步性,但对清政府认识不足,政治主张趋于保守。2(2019内江模拟)材料 胡适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 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杜威,1917 年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他一生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几个方面,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1917 年胡适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创办独立评论 ,先后2为其撰写 1 309 篇文章。 19381942 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其后旅居纽约从事学术
5、研究。1946 年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 年 2 月 24 日胡适猝发心脏病逝世于台北,获蒋介石祭吊亲书挽联哀荣:“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 。其后蒋日记中写道:“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学术成就卓著的原因。(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蒋介石对胡适的评价。解析:(1)根据材料“胡适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 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杜威” “一生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几个方面” “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结合所学分析。
6、(2)根据材料“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 “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可得出。答案:(1)原因:幼年乡学传统教育,造就了文学基础和中国传统优秀品德;海外留学经历,师从大家;长期坚持学术研究;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灵活严谨;积极追求新思想新文化。(2)评析:蒋介石对胡适的评价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胡适虽然拥有旧的伦理道德但也拥有新文化新思想,是他的政治障碍;蒋介石持这种观点的原因是其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上反对新文化新思想,体现了用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其统治的思想本质。3材料 1950 年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留美的邓稼先拒绝了各种诱惑,毅然回国。接到国
7、家密令的邓稼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只说有了工作调动,让妻子多照顾点家里,就此踏遍戈壁和草原,隐姓埋名二十八年。为了验证苏联专家给出的一个关键数据,邓稼先和他的团队进行了 9 次运算,每算一遍要有几万个网点,每个网点要解五六个方程,装满了计算出的草稿纸和计算机打孔纸带的麻袋堆了一屋子。最后,他们攻克了这个难题,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华罗庚称之为“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一次演算”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下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隔两年多时间又完成了氢弹的研究,1967 年 6 月 17 日,顺利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摘编自陈怀临邓稼先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
8、成立之初我国致力于原子弹研制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稼先领导团队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影响。解析:(1)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形势分析,经济上、国防上的落后,面临的威胁非常严峻。 (2)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及政治、经济多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一穷二白,科技落后,国防建设急需加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华实行封锁威胁;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需要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2)影响:增强了我国的国防能力,为捍卫国家主权与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可靠的保障;3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核垄断,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相对安定的国际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探究 一轮 复习 第十八 单元 52 现代 杰出 中外 历史人物 模拟 训练 2019 届新题 解析 岳麓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