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作业(含解析).docx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作业(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作业(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A组 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如皋调研)某学者这样评价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梭伦改革时,“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主要得益于( ) A.实行财产等级制 B.废除债务奴隶制C.实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四百人议事会答案 A 材料中“权威的根基”表明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梭伦改革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削弱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工商业者政治地位的提高,故 A项正确;废除债务奴隶制,与材料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不符,故 B项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与材料中“
2、梭伦改革时”不符,故 C项错误;四百人议事会的建立,是基于财产的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与材料中“主要得益于”不符,故 D项错误。2.(2018江苏盐城调研)“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独裁者)的台阶。雅典人投票每一年放逐一人达 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标志着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C.推动雅典政治进入鼎盛时期D.易导致公民权力滥用和误用答案 D 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的陶片放逐法。A 项是梭伦改革的影响,故 A项
3、错误;B 项在克利斯提尼改革之前已经形成,故 B项错误;C 项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故 C项错误;陶片放逐法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工具,易导致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 D项正确。3.(2018江苏盐城期中)美国某学者在评述雅典民主时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 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 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公民大会不能体现公民诉求B.参政公民素质普遍低下2C.雅典民主实为“僭主政治”D.民主政治潜伏着危机答案 D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4、可知,该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局限性,公民大会规模过大、效率过低,实质上反映了民主政治潜伏着危机,D 项正确。4.(2017江苏镇江一模)“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A.习惯法的推行 B.公民法的推行C.万民法的推行 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答案 B 习惯法由贵族担任法官,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与材料中“本地公民”“反对外来人”不符,故 A项错误;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与材料中“本地公民常常自
5、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相符,故 B项正确;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与材料中“本地公民”“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不符,故 C项错误;希腊民主政治采用陶片放逐法,与材料中“古罗马人”不符,故 D项错误。5.(2018江苏扬州期中)罗马的司法一般由高级行政官吏兼理,这些官吏多半不懂法律,所以罗马法学家的意见很受重视。逐渐地,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的解答意见与国家立法别无二致。这说明( )A.法学家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B.罗马法由法学家制定C.法学家的意见凌驾于法律之上D.罗马官吏无法行使司法权答案 A “法学家的意见很受重视”“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的解答意见
6、与国家立法别无二致”说明罗马法学家对于法律的解释权威性巨大,而且具有法律效力,故 A正确;罗马法是国家制定的,不是法学家制定的,故 B错误;法学家的意见受到重视,不是说法学家意见超越法律,故 C错误;官吏依然行驶司法权,故D错误。6.(2018江苏如东调研)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罗马法( )A.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了重视 B.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C.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 D.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3答案 A 依据材料中“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等信息可知判决在维护了甲的私有财产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7、,重视证据,体现了公平、理性,维护了乙之子的权利,排除 D,A正确。材料不是“疑罪从无”,而是乙未到法庭自辩前,没有罪,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乙之子是否成年,排除 C。二、非选择题7.(2018江苏扬州期中)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法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
8、能力,尤重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并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材料二 历朝历代,虽然监察立法越来越多,监察程序也日益严密,但是权力失控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统治集团昏庸无道的情况下,监察制度往往成为具文,丧失了监察作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的作用,最终往往导致政权灭亡。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治权之权,另一方面却是周而复始的权力失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悖论。而这一悖论却深深根植于监察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力结构中。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材料三 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主要发挥民众监督的作用。民众监督是建立在直接民主制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任职资格审查、信
9、任投票,还是账目审计、告发程序,都是在公民直接行使主权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上进行的。前三种程序已经制度化,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内按部就班地进行,运行机制较为成熟。信任投票和账目审计往往与告发程序联合,实现对官员的有效监控。摘编自张春梅古典时期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5 分)(2)据材料二,请说明“悖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悖论”出现的政治根源。(2 分)(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的监督机制与中国古代的有何不同。综上所述,就制度创新而言,东西方社会对人类文明的共同贡献是什么?(3 分)答案 (1)特点:监察对象是整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古代 希腊 罗马 政治制度 作业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