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与探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与探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与探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课时 光合作用的发现与探索一、教学目标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2.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国有句谚语是“万物生长靠太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植物靠太阳干什么 ?( 进行光合作用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二)新授:公元前 3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2、”。讲解法:实验一:17 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这一结论产生置疑,作出了挑战,他设计了课本上第一个实验-柳苗生长之谜。跨出了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第一步。要提出的问题有:(1)哪位同学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 ?(2)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74.5 千克。 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0.057 千克分析讨论:(1)柳苗增加的 74、5 千克从哪儿来的呢?首先,不可能来自泥土,因为减少的 0、057 千克干泥变不出来 74、5 千克柳苗来。而整个实验中施加的只有水。(2)海尔蒙特的这个实验设计很巧妙:是最早通过实验来解释植物生命现象的学者,而且结论来源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3)通过数据分析,你能得
3、出什么结论?使柳苗增重的物质来水。(4)海尔蒙特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土壤要已知“干”重、要“加桶盖”,有何意义?防灰尘落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体现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学们也要学习科学家的认真严谨的态度。(5)我们来看看海尔蒙特的结论。(课件 6)(6)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你认为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土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和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那时他们并没有想到植物能从空气中获得什么。对比式:实验二:到十八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普利斯利。(学生每 2 个人一组,自学普利斯利的实验,时间是 7min,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鼓励学生合作共同归纳该实验的结论)2讨论:蜡烛熄灭和小白鼠死亡可能的原因?(1)分析图 12,讨论:蜡烛熄灭和小白鼠死亡可能的原因?在光下,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鼠的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死亡原因是: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学生得出结论:蜡烛燃烧,小鼠呼吸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看看当时普利斯利得出的结论: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会使瓶中的空气变坏。(2)如何才能使空气变好?当时科学家曾用水来试验,但都没有成功,你有什么办法来净化空气呢?在玻璃罩中放了一盆植物后,蜡烛和小白鼠都很好。(课件 9)(3)植物和蜡烛为什么能长期共存,小白鼠因为有了绿色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单元 光合作用 课时 发现 探索 教案 新版 北师大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