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20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5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溯本求源实验热点探究课时巩固训练教师备用习题,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力的大小与方向. 2.运用力的图示法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循 . 二、实验原理 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 ,所以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同一位置,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 、短绳、细绳套(两个
2、)、 、图钉(几个)、细芯铅笔. 四、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并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一短绳,短绳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橡皮条,刻度尺,2.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S3-1所示,记录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个细绳套的 .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 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 .,方向,方向,图S3-1,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
3、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5.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时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 .,相同,热点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每次实验保证结点位置保持不变,是为了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是物理学中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由于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若两次橡皮条的伸长长度相同但结点位置不同,则说明两次效果不同,不满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不能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例1 某同学用如图S3-2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 的示数为 N.,图S3-2,(2)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 .,答案 (1)3.6
5、 (2)D (3)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 减小重物M的质量(或将A更换成更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方向等),解析 (1)由图示可知,弹簧测力计A的分度值为0.2 N,其示数为3.6 N.(2)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两细线的拉力的大小,同时画出细线的方向即为拉力的方向.悬挂重物的细线拉力方向确定,但大小未知,所以需要测重物所受的重力,A项必要;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必须校零,B项必要;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C项必要;该实验中,改变拉力时,只要重物处于平衡状态,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就与M的重力等大反向,因此O点不用每次静止在同一位置,D项不必
6、要.(3)若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其量程,则说明连接弹簧测力计B与重物的两根细线的力的合力已偏大,又由于挂重物的细线的力的方向已确定,所以要么减小重物的质量,要么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细线的方向,或减小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从而使测力计A的指针不超出量程., 要点总结,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的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接两个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且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拉弹簧测力计时,应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3)在同一次
7、实验中,橡皮条伸长时的结点位置要相同.(4)两个拉力F1和F2的夹角不宜过小,作力的图示时,标度要一致.(5)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热点二 数据处理,例2 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S3-3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 绳套1和绳套2.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 筋的结点到达 O处,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图S3-3,b.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
8、套2沿120方向,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c.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出绳套1的拉力F1= ; d.比较 ,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则可初步验证; e.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实验步骤: ; .,(2)将绳套1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60方向,同时绳套2由120方向缓慢转动到180方向,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保持绳套1和绳套2的夹角为120不变.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变式题 某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把橡皮条的一端用图
9、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这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A=4.0 N、FB=3.5 N,其位置记录如图S3-4所示.若橡皮条的活动端仅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到位置O,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6.0 N, 其位置记录如图S3-4所示.(1)用3 mm表示1 N,在图S3-4 中作出力FA、FB和FC的图示.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S3-4中作出FA和FB的合力 F,F的大小为 N. (3)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图S3-4, 要点总结,本实验涉及的数据记录和处理主要是通过规范作图和准确标度来实现的,其中涉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0、要注意遵守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1.有同学利用如图S3-5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大小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下列方式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 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图S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标记结点O的位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实验 验证 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