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实验3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溯本求源实验热点探究课时巩固训练,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力的大小与方向. 2.运用力的图示法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循 . 二、实验原理 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根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 ,所以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同一位置,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 、细绳套(两个)、 、图钉(
2、几个)、细芯铅笔. 四、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并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一短绳,短绳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2.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通过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S3-1所示,记录两只弹簧测 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个细绳套的 .,橡皮条,方向,图S3-1,刻度尺,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 .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个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
3、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5.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 .,方向,相同,五、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接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 2.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保证作用效果相同) 3.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 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
4、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去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5.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选取标度要恰当,使所作的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6.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到100之间为宜.,热点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例1 2017四川阿坝州期末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图S3-2,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
5、上两条细绳形成结点,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如图S3-2甲,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结点位置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根细绳的方向;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它们所夹的对角线.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 ,并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1)把步骤e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2)本实验中步骤c和e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了下列哪种科学方法?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下列操作有
6、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实验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拴在橡皮条上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并且要尽量长一些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E.在记录力的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4)图乙是该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用同一标度画出的图示,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5)若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在家中想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们手中有一些弹性橡皮条(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劲度系数为k).如图丙所示,他们将
7、三根橡皮条的一端系在一起,另一端分别系上细线,保证橡皮条原长相同,测得原长L0=5.40 cm.接下来把贴有白纸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人合作平行于纸面分别通过细线拉三根橡皮条至某一长度(在弹性限度内),保持状态不变;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结点位置和三个橡皮条另一端的位置,量出三个端点到结点O的距离分别为L1=9.20 cm、L2=8.40 cm、L3=7.50 cm,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记录的数据作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图示,并说明是如何验证的.,解析 (1)步骤e中的内容: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2)本实验中步骤c和e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
8、要体现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3)实验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弹簧测力计,这样可减小实验读数的误差,选项A正确;拴在橡皮条上的两条细绳不必等长,但要尽量长一些,以便于记录方向,选项B错误;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以减小实验误差,选项C正确;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不一定要尽可能大,选项D错误;在记录力的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以减小记录方向时的误差,选项E正确.,(4)图乙中的F是理论值,F是实际值,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5)如图所示,按比例作出平衡时三个橡皮条的
9、拉力的图示.分析说明:将任意一个力反向延长至等大,由平衡条件可知,这就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比较它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另外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若近似相同即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变式 2017山西八校联考 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图S3-3甲,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 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 时电子秤 的示数F; 如图乙,将三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 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 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 点O的位置、 和电子秤的示数F1;,图S3-3,如图丙,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
10、平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中L2的方向拉开细线L2,使 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 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 ,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特别提醒 1.实验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每次实验保证结点位置保持不变,是为了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是物理学中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由于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若两次橡皮条的伸长长度相同但结点位置不同,则说明两次效果不同,不满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不能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的端点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实验 验证 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