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8讲中国共产常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岳麓版.pptx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8讲中国共产常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岳麓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8讲中国共产常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岳麓版.pptx(9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历程 第四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8讲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纲要求,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过程。中国共 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红军 长征和西安事变。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中国 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 中的历史地位。,考纲呈现,考点一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共十年对峙,考点二 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考点一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共十年对峙,自主学习
2、,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 舞台。 (2)思想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 以俄为师 ”,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2.中共“一大” (1)召开时间和地点: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上海法租界召开,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2)内容: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 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 阶级差别。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3
3、)意义: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中共“二大”:在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大”上,党现阶段的奋 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军阀 ,建立民主共和国。 4.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领导机构: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这是党领导工人运 动的最高机构。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 人大罢工被镇压而告结束。 (3)影响: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轻巧识记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的“新”,思维启迪 陈独
4、秀说,党的“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 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中国共 产党对中国社会和革命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变化:中共“一大”时制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革命纲领,奋斗目标是推 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时,制定了民主革命纲 领,以打倒列强除军阀,反封建反侵略为任务。,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国共合作 1.背景 (1)共产党方面: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 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1923年, 中共 “三大” 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2)国民党方面:孙中山接受了共产
5、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2.实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 式形成。 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 起来。,(二)国民大革命 1.成果 (1)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编建国民革命军。 (2)1926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很快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 部, 张作霖 被迫退守东北。 (3)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2.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 四一二 ”和“七一 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易错易混 国民大
6、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 独领导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 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思维启迪 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 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 据材料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什么?这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埋下了什么隐患? 提示: 方式:党内合作。隐患:中国共产党没有提出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问 题,为后来国共合作的破裂埋下了隐患。,三、土地革命 (一)工农武装割据 1.南昌起义 (1)时间:19
7、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 昌举行武装起义。 (2)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 建立人民军队 的开始。,2.“八七会议”召开: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 4.创建井冈山道路 (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2)意义: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工农武装 割据,以 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
8、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图证历史 土地革命时期的宣传标语,图片显示的是苏区宣传土地革命的标语,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 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支持。,(二)红军长征 1.原因 (1)客观: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 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2)主观: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过程 (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2)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革命形 势开始转危为安。 (3)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主张。 (4
9、)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5)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 甘肃会宁 胜利会师。 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易错提醒 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并没有 彻底清算“左”倾思想错误,延安整风期间才彻底清除了“左”倾错 误。,(三)西安事变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 2.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最终在中国共 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 要的基础。,深化拓展 中国革命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
10、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 情决定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产阶 级力量不够壮大;同时,中外反动势力特别强大,并且多集中在城市,力量 相对集中,农村是反动统治力量的薄弱地区,易于突破。,思维启迪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 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必须将马克思 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结 合所学指出“吃过大亏”指的是什么?“统一起来”的表现是什么? 提示:“吃过大亏”指的是照搬俄国革命模式,坚持攻打大城市,导致革 命力量受损。“统一起来”的表现: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等人把马克思 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
11、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井冈山道路)。,主题一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教训 史料呈现 史料1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对政治共同体作 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 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 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中国现代化史纲,合作探究,史料2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
12、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史料3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 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 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读史指导 (1)史料1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体现 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 (2)史料2第一段“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第三 段“工农学兵,大联合”体现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第六段“国民革 命成功”体现了国民革命取得成果。 (3)史料3信息“革命的火焰”是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 两党的合作
13、,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动摇了 (或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往的探索救国道路相比,国民革 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 此前的革命参与者多为某一阶级、阶层,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国民革命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包 括进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结合史料3和所学知识,说明国民革命的最大功绩是什么,有何教训? 提示 功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教训: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和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史论归纳 国民革命的性质、特点和经验教训 (1)性质:是
14、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斗争。 (2)特点 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 封建。 群众基础: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多个阶级的统一战线。,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 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 治,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3)经验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必须充分发动和武装工农,使革命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主题二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史料呈现 史料1 历史学家
15、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 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 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 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史料2 1929年4月,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一)没收一 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 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 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 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
16、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读史指导 (1)史料1反映了中共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根据关键信息“使数百万 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判断出土地革命的实质是消灭地主土地所 有制。 (2)史料2反映了中共在根据地土地政策的调整。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与兴国土地法的土地政策有所不同。,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巩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推动根据 地农业的发展。 (2)根据史料2,分析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与兴国土地法的主要区别 是什么。 提示 兴国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使用权;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规 定农民有土地所有
17、权。,(3)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何重视农民的土地问 题。 提示 农民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必须解决农 民的土地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基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就必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史论归纳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1)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2)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 领。,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 (2)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
18、有联合其他阶级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 (3)1924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 发展。,3.从大革命失败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1)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错误,放弃 了革命领导权。 (2)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革命武装。 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 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式革命 道路。,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
19、、路线问题,中 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1.(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从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到1922年 7月中共“二大”的召开,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中国共产党的 发展和进步却是明显的,革命纲领逐渐由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单纯理论 转变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产生这样 巨大飞跃的主要原因是 ( ) 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解 C.建立了广泛的民主联合战线 D.已经成为独立成熟
20、的现代政党,考点集训,A,解析 中共“一大”提出了最高革命纲领,但与中国革命实际并不 相符,在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中共“二大”提出了与中国 的具体实际相符的纲领,故A项正确;这种飞跃主要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并非单纯的理论认识,B项错误;此时尚未建立 广泛的民主联合战线,C项错误;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 稚走向成熟,D项错误。,2.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 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 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 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21、( )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C,解析 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认为国民党专注于上层工作,而下 层工农运动的工作,主要是共产党在做,这样很可能导致两党“愈走愈 远”,说明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故C项正确。,3.(2019江西抚州七校联考)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受挫后,共产国际 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积 蓄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 (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存在严重的右倾错误 C.有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 D.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C,
22、解析 根据“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 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结合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军队 走向井冈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可知C项 正确。共产国际仍坚持城市中心道路,A项错误;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 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符合中国国情,有 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不属于右倾错误,B项错误;“积蓄力量,以便 重新展开全面进攻”说明共产国际并没有认识到反动势力非常强大的 事实,D项错误。,考点二 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自主学习,一、全面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政治文明 历程 第四 单元 马克思主义 产生 发展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产 课件 岳麓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8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