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doc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A组 基础过关1.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除了能选育新品种外,还能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B.利用六倍体植物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三倍体C.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诱导染色体加倍D.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但不能定向引起基因突变答案 B 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A 正确;利用六倍体植物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B 错误;在育种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C 正确;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但由于基
2、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其不能定向引起基因突变,D 正确。2.研究人员用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为亲本,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红果肉优良品种。这种育种方法为(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 D.诱变育种答案 B 由题意可知通过杂交、选择和纯合化等手段最终培育出了能稳定遗传的所需品种,这属于杂交育种,B 正确。单倍体育种需要先用花药离体培养法,然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 错误。多倍体育种用低温或秋水仙素进行处理,C 错误。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从而得到新性状,D 错误。3.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维生
3、素 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C.图中 AAA个体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D.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2答案 C 据图可知,aa 变为 Aa,发生了基因突变,因此对应的育种方式为诱变育种;Aa 变成AAaa,表明染色体数目加倍,对应的育种方式是多倍体育种;过程是将另一种生物的基因 B导入基因型为 AAA的个体中,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图中过程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和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方法,A 错误。过程也可以利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4、,B 错误。过程产生的三倍体(AAA)高度不育,说明两亲本具有生殖隔离,是不同的物种,C 正确。过程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实质是基因重组,染色体组数保持不变,D 错误。4.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B.通过杂交育种所获得的新品种均需要从 F3开始选取C.多倍体育种中,用低温处理与用秋水仙素诱导的作用机理相似D.获得转基因动物可以用受精卵或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答案 C 诱变育种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A 错误;杂交育种一般从 F2开始选种,因为从 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故 B错误;用低温处理和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都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
5、形成,故 C正确;由于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所以只能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D 错误。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质粒上具有控制质粒 DNA转移的基因B.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和高效复制C.用氯化钙处理植物细胞,可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D.将乙肝抗原导入酵母菌可以获得能生产乙肝疫苗的工程菌答案 A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和高效表达;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细胞,可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将乙肝抗原基因导入酵母菌可以获得能生产乙肝疫苗的工程菌。6.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
6、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 F1,F1再自交得到 F2;另一种方法是用 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前一种方法所得的 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 5/8、1/4B.用后一种方法所得的相应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是由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3答案 C 用前一种方法所得的 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 3/8、1/4,A 错误;用后一种方法所得的相应植株都是纯合子,但只有基因型为 ddTT的个体可用于生产,所占比例为 1/4,B错误;前一种方法
7、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 正确;后一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7.(2018北京理综,30,17 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1)水稻对 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 。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 来确定。 (2)现有甲(R 1R1r2r2r3r3)、乙(r 1r1R2R2r3r3)、丙(r 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
8、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 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 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 R1、r 1、R 2、r 2、R 3、r 3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 F2不同植株的 R1、r 1进行 PCR扩增。已知 R1比 r1片段短。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 。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得到 F1b.用 PCR方法选出 R1R1R2R2R3R3植株c.R1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d.用 PCR方法选出 R1r1R2r2
9、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 1、R 2、R 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 Mp基因(A 1、A 2、A 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 R蛋白与相应的 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 R1R1r2r2R3R3和 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 a1a1A2A2a3a3的 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 。 (4)研究人员每年用 Mp(A1A1a2a2a3a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 1R1r2r2r3r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 。 4(5)
10、水稻种植区的 Mp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 Mp种群 ,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6)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 Mp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 答案 (1)性状 性状是否分离 (2)1 和 3 a、c、d、b (3)感病、抗病 (4)Mp 的 A1基因发生了突变 (5)(A 类)基因(型)频率改变 (6)将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轮换/间隔种植;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解析 (1)水稻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体,可让其自交。
11、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水稻为杂合子;若自交后代没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水稻为纯合子。(2)由于基因 R1比 r1片段短,可判断植株 1、3 中含有 R1,故植株 1、3 抗病。为培育 R1R1R2R2R3R3植株,可先将甲乙杂交,获得 F1(R1r1R2r2r3r3),然后将 F1与丙杂交,从二者后代中用 PCR方法选出 R1r1R2r2R3r3植株,再将 R1r1R2r2R3r3自交获得不同基因型的子代,用PCR方法从中选出 R1R1R2R2R3R3植株即可。(3)只有 R蛋白与相应 A蛋白结合后,水稻的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基因型为 a1a1A2A2a3a3的 Mp可产生 A2蛋白,故被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19 变异 生产 应用 夯基提能 作业本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8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