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
《吉林省辽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辽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下学期高三 3 月月考语 文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2、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19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
3、教育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弟尚未广泛深入接触社会之前,丰富和健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比如秦风蒹葭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
4、、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菼,一名薍,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辨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思考判断(“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就记录了一则与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
5、爱的太子击封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章,赵答晨风黍离。熟悉诗经的文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敕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发现下裳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可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
6、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摘编自谷卿诗经里的物、事、情、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是一门课程。B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C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考方向。D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一次考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先论证诗经的认
7、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推进的。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C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D文章引用“父慈子孝”的事例是要论证使用诗经诗句是含蓄地传递信息的途径,并且具有保密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经能够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因此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B在前贤著述启发之下,陆玑撰成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C从汉至明,学人对诗经中提及的动
8、植物做出了各种详细的分辨与考证,这体现了古人求实严谨的治学精神。D人们可用诗经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只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贵族,就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二)(湖北十堰 2019 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网络媒体公信力是指网络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是网络媒体立身之本,也是网络传媒业的核心价值追求。其公信力的高低,决定着其舆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
9、位号 2论影响力的大小。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几年来,网络媒体渠道拓宽,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等对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加大,部分网络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传播许多与事实不符的信息,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众形象。这种现状的成因似乎特别的简单,一门心思地奔着有爆炸效应的、新奇的甚至是标题党、哗众取宠、有偿新闻的路子上去,谁还来得及去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只要在报道最底下写上“转载”这两字,似乎就可以规避所有责任。(摘编自网络公信力的流失)材料二:(摘编自2017 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材料三:移动互联网在推动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让互联网信息污染问题渐
10、渐凸显。“虚假新闻”“标题党”“植入广告”“新闻炒作”和“三俗信息”是最受网民反感的五大类新闻形态。用户对网络媒体的严肃性、可信度与权威性的满意度不乐观。报告显示,体制内媒体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商业类媒体;商业类媒体平台中只有少数媒体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等跻身第一阵营,成为网民访问量最大、用户选择度最高的商业类网络媒体平台。然而,越是有影响力的媒体,就越需要在用户信任度和社会责任感上加强,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更要认真审核信息,深度挖掘新闻,杜绝有偿报道等。其实,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要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关键是为用户提供价值,这个价值在于一要坚守媒体责任,杜绝虚假信息的生产与宣传、杜绝为利益裹挟。二要生产优质
11、的内容,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和更优质的新闻产出。网络媒体只有发布权威信息、厘清事实真相、正确引领网络舆论、生产高品质的内容,才能够治理互联网信息污染,满足用户对理性、客观、真实网络新闻内容的要求。新时代的网络媒体人要坚守职业道德,树立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共同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摘编自2017 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材料四:近年来,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报道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采访,把百姓当主角,努力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如中央电视台 2017 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新春走基层零点后的中国等节目,就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
12、果。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立法和治理力度。在宏观上,对网络媒体的传播要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网站的传播领域和新闻来源进行严格把关,避免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在微观上,网络媒体必须加强自己的行业规范和行业管理。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网站编辑往往以个人的判断和选择来发布新闻,责任由一个人来承担,这是一种很不科学、很不安全的把关模式,可以直接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诱因。(摘编自加强媒体公信力建设路径思考)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媒体舆论影响力的大小不是由网民访问量多少决定的,而是由其公信力高低决定的。B网络媒体上的报道即使在最底下标上“转载”这两字
13、,也难以将责任完全推卸给别人。C在各类体制内媒体与商业类媒体中,商业类媒体的网民访问量最大、用户选择度最高。D在网络媒体新闻发布流程中,若只由网站编辑一个人把关,就可能导致虚假新闻产生。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传媒业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于其公信力,但现在部分网络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B材料二显示,在调查中,认为网络新闻媒体应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资讯的人数超过六成,大于其他方面的人数占比。C在中国新闻客户端满意度排名得分前十位中,居于首位的是人民日报,其他的满意度得分也均高于 70 分。D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改进了报道方式,网络媒体传播就会有很好
14、的效果,受网民反感的新闻就不会产生。6目前网络媒体公信力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加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建设?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 分)(三)(福建莆田一中 2019 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到乌镇,看木心美术馆2015 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木心美术馆已经落成。人来人往的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一如木心从前慢的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行者以为千年往事都这般活在寻常巷陌里头,走
15、着走着,不免发现整个镇却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那些缠绵的温情,忐忑的相思,在水中,在摇橹声里,在拐角的小桥上,在长街夜色拥挤的人群中,盈盈绕绕,都陈列在眼皮底下,久了让人无味。西栅的美术馆却安静。一方宁静的水上,横竖几抹白色的墙,极简约的外观,像是一顶桥。听说临终的木心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自语。今天的美术馆,进门就见到这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想到桥这个意象,就想到读木心作品的感觉。木心的作品,很有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2007年春天,我初读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片错愕,随手在页眉上涂写:“看木心的散文有点颠覆传统的感觉,不是习见的散文,在形而上的思索中,隐约见到一些作者经历的影子,暗暗让
16、人揣摩其家当是大户,生当盛世自然顾盼生姿,乱世也见许多讲究。”我揣测木心也许是那种在欧美成熟的作家吧,眼界和视野都远较土生土长者开阔,也怪异。那时候不知道木心其人,不知道文字里头那些氤氲的味道,是做作还是自然流露?揣测的心境很像梁文道说的:“刚刚在大陆出版作品的时候,大家以为他(指木心)是台湾作家,或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海外作家;更早在台湾发表作品的时候,那边的圈子也在探听是不是一个民国老作家重新出土。”这么多年下来,木心也终于只是在读者圈中知晓。仅此而已。乌镇东栅有木心故居,西栅有木心美术馆,都不引游人注目。我们在故居门口排队,蜂拥而过的游客会偶尔驻足问,这里边有什么好玩的?得到一个回答后,“哦
17、”的一声,继续跟着导游的旗帜和小喇叭中的解说词远去了。“大家看门前的大狮子,传说王母娘娘”总是如此。劣质的导游词不知道谁写就,所有的景点都充斥着虚假的传说。游人们心底没有神话,对传说也“哦”的一声,和导游彼此心照不宣,又继续赶点去了。木心美术馆里并没有传说。庶几近之的,或者也有。陈列在展柜中细如蚊蚋的狱中书简,让狱中岁月一如传说。美术馆兴建背后的师生情谊,见古礼古风一如传说。传说有时候就是这不能言说的历史吧,有时候就是遗失不再有的情怀吧。我们在美术馆前面拍照,雪在栏杆上积得有些厚。朔风射眼,冻得南来的人瑟瑟地抖。步行的游客经过,也取个背景拍几张照,听说要再购票进入,追问一句:“木心是谁?”转身
18、走了。木心是谁?馆内还是有零星的介绍的,旧物如新,旧语如新,在展厅的光色声影中。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乌镇古镇其表繁华其里,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会不会被如织的游人的目光洗去特质,最终如不远处的茅盾故居一般,成了导游嘴里一处乏善可陈的老房子?木心的特质是什么?我曾经想,他的文字是荒原、雪域,越读越在阔大的平淡中觉出滋味。有时候,读到“花叶茜明、萧闲、葛蕊”这样的词语,会突然怔住,觉得自己落到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推门出去,却突然是古长安的街巷。推门进去,却是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木心美术馆融合着现代建筑的干练和明快。走进去,沉浸,逐渐沉浸,彻底地沉浸。灰白的展厅墙上,一行行镌
19、刻着木心的诗。那韵味,像一颗琥珀,闪烁着时光流逝的光芒。“你这样吹过/清凉,柔和/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梦中/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这些诗,是韦庄?晏殊?还是木心?思念的唯一,时空里头的荒凉,亘古以来的诗人各有意境,却有共同的悲凉。2015 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只看一个木心美术馆。(取材于吴合众的同名散文)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木心故居和木心博物馆不引人注目的根本原因,是木心其人和木心的作品并不为大家所知晓。B文章段中,作者对木心美术馆“传说”的解读和导游口中的传说是
20、不一致的,前者是真实的过往经历,后者是虚假的神话。C第 段的画线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木心诗歌的韵味随着时光的流逝,越发醇厚有历史感。D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形式相近,内容互相照应,使文章形成圆形抒情结构,给读者以回旋的韵律之美。8文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体现了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6 分)9“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河南上蔡第一高中 2019 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铭,御史。
21、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隆庆元年,巡抚畿辅。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俱报可。已,劾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观望,寇退则断死者报首功,又夺辽东将士棒槌崖战绩,帝敕焘、随卿还籍听勘。诏遣中官李祐督苏、杭织造。杰言:“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且内臣专恣,有司剥下奉之,损圣德非小。”帝终不听。驾幸南海子,命京营诸军尽从。徐阶、杨博等谏,不听,杰复争之,卒不从。刑部侍郎洪朝选以拾遗罢,上疏自辨,杰等劾其违制,遂削职。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
22、东。以督诸将击敌,录一子官。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督抚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帝谓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报,卒置成梁等不问,而心以杰为不欺。旋就进4右副都御史。日本陷朝鲜,朝鲜王避难将入辽,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召理戎政,进右都御史。日本封贡议起,杰曰:“平秀吉罪不胜诛,顾加以爵命,荒外闻之,谓中朝无人。”议不合,徙南京户部尚书。移疾归。起南京工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卒官。赠太子少保。(节选自明史郝杰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3、3 分)( )A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B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C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D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人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谕等事。B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
24、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的地区。C移疾:意为旧时官员上书称病,是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相同的说法还有“移病”“托疾”。D赠: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帝王或大臣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赐予其相应的称号,为“赠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郝杰爱护百姓,敢于为民请命。贼寇入侵永平,他上书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并得到了皇帝的应允。B郝杰正直耿介,弹劾有罪之人。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消极抗敌,贪取功劳,郝杰上书弹劾,使二者受到应有的惩处。C郝杰屡有谏言,但不为皇帝采纳。他认为恢复织造,是前后不一的政令;他反对皇帝命京营各军护驾至南海子,但都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辽河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