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10301110.doc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103011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10301110.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1-10 每题 2 分,11-40 共 1 分,共 50 分)1.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的现状,被提名为 2014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关于杂交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水稻利用了不同亲本染色体重组的原理B杂交能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C杂交后代表现出优良性状就成为优良品种 D该育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种2.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 400 人,在进行红绿色盲普查时,发现女性中有 10 人患色盲,男性患者有 22 人。1
2、2 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18 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请问,这个社区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 )A6% B7.5% C约 5.6% D约 8.1%4.华南沿海发现了电白牡蛎,与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相比,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长牡蛎的闭壳肌痕很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与环境作用无关B.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因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存在生殖隔离C.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有一定的差别D.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牡蛎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4.植物甲(2N=14)和乙(2n=14)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
3、 F1不育。科学家采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均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该种方法得到的 F2,可以弥补个别种类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效果不佳B.F1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数目为 28C.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使 F1代产生了可遗传变异,形成了新物种D.F2代可育植株的培育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使其表现出甲和乙的双重优良性状5.设某种群中只存在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下图- 2 -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正确的是A T 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
4、基因型频率相同BT 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 的基因频率为 0.5CT 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D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A B C D7.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 a 处,会导致 b 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 b 处,不会引起 a 和 c 处
5、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 c 处,a 和 b 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 a 处,b、c 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8.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以下 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与蛋白质无关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9.右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不需要做的是()A不放药物时,刺激 B 处,观察现象B药物放在 A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学C药物放在 B 处,刺激 C 处
6、,观察现象D药物放在 C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10.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跳水运动员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B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也能分泌激素- 3 -C激素只能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D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1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其在甲状腺细胞内的浓度高于内环境。131I 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是核电站泄漏的核辐射源之一。口服一定剂量 131I 可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据此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细胞受损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分泌激素的量增加B131I 能破坏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131I
7、 辐射可能诱发突变而增加细胞癌变几率D甲状腺细胞吸收碘需要载体但不消耗 ATP12.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B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C环境温度为 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13.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B胰岛素能降低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通透性C血糖升高时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 B 细胞,刺激胰岛 B 细胞产生胰岛素D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和
8、形成脂肪14.下图所示为水平衡调节机理及重吸收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4 -A图中的 A、B、C 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渴觉中枢B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C产生渴感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下丘脑和大脑皮层D肾小管(集合管)的对水的重吸收作用需要消耗能量1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大 气 中的 CO2太 阳 能 生 产 者 初 级 消 费 者 次 级 消 费 者X2 X3分 解 者X1ZZ1 Z2 Z3Y1 Y2 Y3大 气 中的太 阳 能 生 产 者 初 级 消 费 者 次 级 消 费 者分 解 者A生
9、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转化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还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的作用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 3的能量值最多为 X1的 4%DX 1、X 2、X 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 Z 过程释放的 CO2中碳16.比利时、法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将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并成功移植到了实验鼠大脑中,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对神经性疾病的研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脑干中的 S 区受损,患者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B当人从寒冷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大脑皮层内侧面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C胚胎干细胞与
10、神经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不同的蛋白质D一切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都是反射弧17.负反馈调节是机体和生态系统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下列调节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B玉米体内合成的赖氨酸过多时,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C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18.如图为两细胞间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及物质 M、N 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胰岛 A 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5
11、 -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 B. C. D.19.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 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20再适宜温度和大气 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强大于 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 O2 全部进入
12、线粒体B光强小于 1255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 CO2 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21实验发现,肾上腺素可以使心脏收缩增强;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属于拮抗作用B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C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失活D在上述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均属于体液调节22血液中 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
13、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传出神经的动作电位不能传递给肌肉细胞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 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6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23.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实验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C实验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来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24.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溶菌酶消灭细菌的机理是:溶菌酶有“颚” ,能够抓住并咬穿细菌的细胞壁,进而消灭细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菌酶和皮肤黏膜均属
14、于第二道防线 B溶菌酶消灭细菌的过程是非特异性免疫C溶菌酶对入侵的细菌不具有识别功能 D溶菌酶消灭细菌具有特异性25.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6.当血液流经下图所示的组织后,关于毛细血管 A、B 两端成分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组织为大脑细胞,运动时毛细血管 A 端的氧气浓度低于 B 端B若该组织细胞为肝细胞,饭后毛细血管 A 端的血糖浓度低于 B 端C若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鸡泽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2019010301110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