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人民版201901293220.docx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人民版2019012932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人民版201901293220.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规范练 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1.(2018 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期中,8)“宰相制度既然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那么,它一旦能够找到其他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由此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六部地位C.限制中书权力 D.给予内阁实权答案 A解析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根本意图就是强化皇权,故 A 项正确;废除宰相制度,客观上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提升六部地位并不是明太祖的目的,故 B 项错误;明朝的宰相就是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明太祖废除了中书省,故 C 项错误;内阁只是皇
2、帝的内侍机构,在明太祖时期内阁尚未形成,故 D项错误。2.(2018 福建福州毕业班单科质检,6)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无定员,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其官衔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譬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之类。这表明( )A.内阁非法定机构 B.六部直接行使丞相职权C.大学士地位提高 D.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答案 A解析 材料“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可知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故 A 项正确;内阁首辅并非宰相,六部尚书兼任内阁阁臣,并非直接行使丞相职权,故 B 项错误;由“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可知大学士地位不高,故 C 项错误;内阁的设置加强
3、了皇权,而非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故 D 项错误。3.(2018 安徽安庆二模,27)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内阁制彻底瓦解 B.宦官操纵威柄C.皇权专制的痼疾 D.内阁首辅无权答案 C解析 材料“元辅”“众辅”是对内阁大臣的称呼,说明内阁制仍然存在,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凡内官司礼监掌印”可知宦官操纵权柄的原因来自于掌印,即来自于皇权,故 B 项错误;材料“凡内官司礼监掌印”与“权如外廷元辅”说明原本无权的宦官因为掌握象征皇权的玉玺而获得内阁首辅一样的权力,这种现象本质上是皇帝专制的结果,故 C 项正确;材料说明司礼监
4、掌印权力很大,“权如外廷元辅”表明内阁首辅仍旧非常重要,无法体现其无权,故 D 项错误。4.(2018 四川广安三模,27)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2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答案 C解析 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可知决策权仍旧在皇帝手中,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和“采纳内阁票拟”可知内阁只具备建议权,而不是决策权,故 B 项错误;据材料“批红都会采纳
5、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可知中枢权力运行有序,故 C 项正确;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明清两代并未设丞相,故 D 项错误。5.(2018 广东肇庆三模,27)万历初,张居正为首辅,人称“张相公”,他认为自己“所理者,皇上之事也,所代者,皇上之言也”,“居正请广纳阁员,诏即令居正推。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皇权高度集中 B.内阁首辅大权独揽C.形成君臣共主的理政格局 D.内阁拥有国家政治的决策权答案 A解析 万历年间首辅权力的膨胀反映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故 A 项正确;内阁首辅的权力来自
6、于皇帝,不能独掌大权,故 B 项错误;首辅听命于皇帝,故 C 项错误;首辅具备一定的参政权,而不掌决策权,故D 项错误。6.(2018 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5)永乐九年(1411 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奴儿干都司是明朝设置的管辖边疆地区的机构,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故 A 项错误;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B 项正确;奴儿干都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
7、机构,没有改变中央行政体制,故 C 项错误;它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而不是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故D 项错误。7.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材料中的现象(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答案 B解析 明代时期,废除丞相,设置内阁,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内阁首辅的权力来自皇权,其地位与皇帝的信任有关,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8.(2018 湖南衡阳
8、一模,25)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秦 6 位 两宋 121 位西汉 47 位 明 4 位唐 182 位 清 03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B.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C.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D.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答案 B解析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的总趋势是不断削弱,但也有权力逆转的时期,元代的一省制就是如此,故 A项错误;唐宋为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设置的宰相数量很多,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而废除了丞相,明朝的宰相只有 4 位,故 B 项正确;唐宋时期宰相增多是为了加强皇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课时 规范 专制 时代 晚期 政治 形态 人民 201901293220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0296.html